“他为何这么做?”
李长生有些想不通。
能获得十殿阎王青睐,这前程似锦,这九爷不是傻子,为何要偷逃出幽冥地府。
崔判官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住内心的愤怒,说道:“这幽冥地府再好,哪有这人间好?这花花世界,权力富贵,哪一样,不比幽冥地府有吸引力?”
李长生顿时恍然。
看来这九爷,是舍不得这有烟火气的人世之间。
这样想来,倒也能理解。
若有机会,能留在人世之间,这自然是最好的事情。
以九爷的本事,在人间想要得到荣华富贵,简直不要太简单。
幽冥地府的职位,听上去虽然不错,但终究是无尽的地狱深渊,这样的地方,每日与冤魂厉鬼为伴,日子过得是单调无趣。
说实在话,幽冥地府之中的那些死神阴差,又何曾没想到过偷逃到人世之间?
只不过,他们有贼心,没贼胆罢了。
一旦偷逃出来,以幽冥地府的能力,要抓他们,轻而易举。
但万万没想到,就连护法神之一的九爷,竟然也做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崔判官说道:“马洪明有‘鎏光宝鉴’在手,能够掩盖住自己的气息,寻常死神阴差,也找不到他,而且……这件法器十分强大,乃是用来镇压九幽的圣物,牛头马面和黑白无常,即便能寻到马洪明,怕也不是他的对手,我身上事务繁多,现如今幽冥地府,能派出来人间的强手,已经没有了,正因为如此,我才来找你。”
“银海?”
李长生沉吟了片刻,没有说话。
崔判官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这地方,你想必没有去过?”
“没去过。”李长生笑了。
银海是地处东南沿海一带的城市,这地方,经济还算发达。
不过,东南沿海之地,向来最为复杂。
那里有不少的民间法教,在当地颇有威望。
有句话,叫东北多出马,沿海多乩童。
九爷躲到这样一个地方,估摸着也是等同于混在一群牛鬼蛇神之间,要想找到他,就更加不容易了。
第99章 九爷
民间法教盛行之地,多半位于沿海一带。
其中,以两广地区、福建更胜。
这些地方,也是信仰繁多。
当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多数情况,并无固定的信仰,只是见神拜神,遇佛拜佛罢了。
这些地方的民间法教之中,较为人所知的,便是民茅。
民茅弟子,多半对外宣称自己是“茅山”弟子,实际上,此“茅”非彼“茅”。
茅山是道教之中的大派。
早年间,张道陵张天师,于龙虎山创立正一盟威道,又名“天师道”,设下“正一宗坛”。
后来,这教派之中根据职位不同,分封不同,也建立了不少的宗坛。
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天师道祭酒魏华存的上清宗坛。
上清宗坛,可以称之为茅山最早的雏形。
后来,魏华存与天师道闹翻,带领一干教众,反出天师道,自立成门派。
这便是茅山的由来。
但是,论起北茅,为人所熟知的,是“三茅真君”。
这里需要捋一下魏华存魏夫人的上清宗坛,与三茅真君的关系。
魏华存反出天师道,创立茅山之后,与一干教众,其中有一位众人耳熟能详的道门大成者,便是陶弘景。
他们被称之为茅山祖师。
但是为何,提起茅山,大众会误以为是三茅真君创立的?
实际上,茅山所在之地,最早三茅真君修行之地。
而三茅真君修行之时,道教并未成立。
简单点说,老子李耳,被封为道祖,但他所在的年代,乃是春秋战国时期。
后世东汉,一直到张道陵张天师,创立道教之后,这才奉老子李耳为教主。
所以,三茅真君同样如此。
早年间在修炼之时,道教并未完全确立,但道教没有确立,不代表修炼体系并不存在。
这也是为什么魏华存、陶弘景等人反出天师道后,奉“三茅真君”为祖师的原因。
道教沿袭的是道家的思想,却又脱胎于道家之外。
一个教派,要想流传千古,就必须要确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便是老子、老庄、列子、三茅真君所带来的。
天师道后来平定内部动荡,改正一宗坛,为万法宗坛。
而茅山上清宗之中,后世有不少道门大成宗师,其中最为出名的一位,便是葛洪。
葛洪,又名“抱朴子”,他在南方修行,并传承留下香火,被后世称之为“南茅”。
而魏华存和陶弘景的茅山,则被称为“北茅”。
葛洪乃是道门大成宗师,其留下的道门九字真言,为后世最多人知晓。
北茅和南茅的关系,梳理清楚后,这里就要提到一个非道门所承认的民间法教,民茅。
民茅的创始人,最早也是道教弟子。
但所修炼的术法神通,并不仅存于道门术法,同时也吸收了大量黑巫、萨满、鬼蛊等各种民间术法。
因为修炼的术法神通很杂乱,这种情况下,自然也没有正规的理论体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