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能继续调查血月,可从目前掌握的线索看,根本无法锁定凶犯。”我忧心忡忡说。
“我承认血月凶案的匪夷所思,但血月并不是完美到无懈可击。”景承若有所思说。
“血月有破绽?”
“我现在还不清楚算不算是破绽,但至少有三点很可疑。”
“哪三点?”我们异口同声问。
“血月在凯撒的授意下,用凶案来重现我儿时记忆,每个受害者都是曾经在我记忆中出现过的人,唯独南溪湿地凶案。”
“无名女尸。”
“血月刻意在掩饰受害者的身份。”景承点点头。“是不希望我们,不,是不希望我知晓这个人是谁,可见该名受害者对于血月来说至关重要。”
“你去南溪湿地放风筝时还有谁和你同行?”陆雨晴问。
“没有,我是一个人去的,没有告诉任何人。”景承不假思索回答。“包括后来我被雷电击晕然后苏醒,身边一个人都没有,说实话南溪湿地的无名女尸凶案是这几起案件中最让我吃惊的。”
“也是啊,之前几起凶案虽然你没有告诉过任何人,但身边却有目击者,唯独你在南溪湿地放风筝的事却无人知晓,凯撒到底是怎么知道的呢?”我疑惑不解。
“关键不是这个,受害者是一名女性,如果凯撒在谋杀我的记忆,那么这名女性一定和我有着某种关联,我应该认识受害者才对。”景承用手撑着下巴说。“可我梳理过所有可能的对象,都和这名受害者不吻合。”
“血月在行凶时毁坏了受害者的指纹以及一切可以辨别身份的东西,到现在警方始终无法确定这名受害者的身份。”陆雨晴说。
“既然血月如此在意受害者的身份,那说明受害者很有可能是整件案子的关键,所以当务之急是想方设法确定受害身份。”
“第二点呢?”苏锦接着问。
景承目光移到我身上:“你利用戚微微写那篇专访稿,目的是为了激怒血月,你的目的达到了,但你的做法却是错的。”
“如果当时你在……”
“你认为我也会做出同样的事?”
“难道你不会?”
“不会。”景承的态度很肯定。“相反我认为你做了一件极其愚蠢的事。”
“结果比过程重要,这是你教我的。”
“结果是什么?戚微微因为你的谎言受到血月的惩罚,她对你的恨无以复加,在心理学上恨会成为依赖和信任的诱因,你把一名无辜的人推进了深渊。”
“依赖和信任?她,她信任谁?”
“血月为什么没有杀她?”景承反问。
“杀了戚微微就等于欲盖弥彰,承认戚微微专访稿件的真实。”我回答。
“血月是最像凯撒的人,你认为血月会幼稚到介意别人对其的评价?不,绝对不,你让血月看见了戚微微的影响力,在血月的施暴中戚微微展现出来的不是抗争而是妥协和畏惧,她的意志在血月面前已经彻底崩溃。”
“你,你的意思是说,戚微微会对血月产生依赖和信任?!”陆雨晴大吃一惊。
“精神臣服源于恐惧,没有什么比血月更让戚微微恐惧的人,她无力去反击和应对,因此戚微微唯一能做的只有敬畏。”景承不慌不忙对我说。“如果你仔细看过血月留下的视频,你就会发现血月一直在引导戚微微明白,到底是谁害了她,戚微微畏惧血月但憎恨的却是你,这里面有一个哲学问题,既然你在那篇专访中说了谎,那么真正的血月就应该和你阐述的截然相反,戚微微会把对你的憎恨演变成对血月的认同。”
“斯德哥尔摩效应!”陆雨晴脸色大变。
“血月没杀戚微微还有其他目的。”景承深吸一口气。
“什么目的?”
“血月契约。”景承重重叹息一声。“严烈当年答应血月契约其实就是一个错,我不从道德和操守上去评价严烈做法的对错,他和你父亲都没有看清血月契约背后的真实意图。”
“真实意图?”我眉头紧皱。
“凯撒授意血月提出契约最想得到的是什么?”景承一本正经反问。
“警方向罪犯妥协,摧毁警方的公信力以及权威性,动摇民众对警方的信任。”苏锦回答。
“对,但不全对。”景承漫不经心说。“你说对了凯撒的目的,但问题是,凯撒想要得到的这些东西怎么实现呢?难道你们真以为凯撒会仅仅通过严烈而获取满足?”
“凯,凯撒会公布血月契约的内容!”我恍然大悟。
“这份契约的时间越长造成的影响就越大,警方向一名罪犯妥协了十几年,还有比这个更打击警方公信力的吗?”景承点点头,视线依旧在我身上。“而你,你帮凯撒完成了这个阴谋最后一步。”
“戚微微,最具有影响力的专栏作家。”陆雨晴慢慢张开嘴。“她已经向血月屈服,接下来血月一定会把契约的始末告诉她,戚微微出于对文彬,不,文彬代表着警方,戚微微会把怨恨放大到整个警方层面,她会公布契约的内容,再加上自己的遭遇会让所有读者站在警方的对立面,并且信息会灾难性的在民众之间传播。”
“这才是凯撒最想得到的东西,凯撒一直在质疑并且试图证明警方和律法的失败,他要让所有民众都信奉自己的法则。”景承靠在椅子上冷静说。“所以根本没有什么三个月的限期,戚微微公布血月契约只是迟早的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