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场景让人想起西方的油画,与我们传统传说中的地狱简直天壤之别。
第一眼就给人一种洞天福地之感。
正如胡丽丽所说,那是享福的所在。
草地的中央有一个湖,四条溪流从四个方向汇集到这里,湖中水非常清澈,可以看到鱼儿在游来游去,十分逍遥自在。
湖的一角是荷塘,粉红的莲花开在绿叶之上,大大小小的蜻蜓在荷池上飞舞,时不时歇在高高挺出的莲蓬上。
如果在人间见到这样的环境,如今可能习以为常了,顶多认为这是当下有钱的富人区,不过一想到这里就是传说中阴森可怕的地狱,也真叫人难以置信。
我问丽丽姐,这里真是地狱吗?
她含笑地说,先不要着急,一层一层看下去,你就知道是不是地狱了。
我听出她的意思来,越往下才越阴暗,这里是明丽之处,是属于福利顶层。
我想知道是哪些人在享受如此好的福利。
可是这里看不到一个人——或者说一个鬼。
“那些享福者呢?在哪里?”我问道。
“现在是午夜时分,他们都在别墅里安睡呢。”
“天这么亮怎么是午夜呢?”我不解,以为她是开玩笑。
胡丽丽介绍说这里没有四季,也没有昼夜,所谓白昼是以冥钟来区分的,冥钟一共有两种敲法,敲一声就是白天,敲两下就是夜晚,一旦冥钟敲两下,所有的人就要进屋休息,不得在外面闲逛。
“嚯,这算什么,军事化管理?”我惊叹道。
胡丽丽一笑说:“无人管理,是大家自愿的约束,白天活动了一天,夜里要让空气纯静下来。搞好环境嘛。”
这么说这里的享福者素质普遍好高,也许这就是他们能够享福的一个原因吧。
但我没能亲眼见到他们,总是有点不甘心。胡丽丽告诉我,其实在这里的享福者,就是在人间时立下过特殊功绩的人,但他们不是具有高职位高地位,也就是在人间没有享受什么好的福利,但他们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某种理想而牺牲,比如以身殉职的,向人施救的,积劳成疾的,度人有功的,总之都是人间的小人物却品德出众舍生忘死的,他们的阳寿本不该绝,但由于过度的付出被迫压缩而早逝,死后就被安排在这里,享受美好日子。
我赞叹道:“这是对他们品德和过于付出的补偿吧,看来地狱也是人性化呀。”
“这叫善有善报。”
“地狱也讲究善报恶报的?”
“怎么不讲究?地狱本来就是审判之所,惩恶扬善嘛。”
我很想趁机提醒她一句,那就别再做恶事了,多多行善吧。不过又一想她这个女鬼好像已经逃过了审判这一关,如今的她是不受地狱束缚,甚至不属于地狱之鬼,而是超出地狱了。
我问她,地狱之外似乎还有场合,比如我们最初穿过墓道到了一片谷地,那里有很多残女,还有我被穆桂英拉下水,到了水潭那边又见到很多溺女,而当我从洞口跑出来到了弱水河边,经过彩虹桥,碰上我太公太婆和爷爷奶奶,好像又是另一片区域。那么地狱究竟属于什么区域呢?
胡丽丽说:“你说的那些其实就是阴间,地狱只是阴间的一部分,阴间可大了。”
我问道:“可我们通常提到的地狱,好像就是阴间了。”
“那是人们的误解,阴间是很复杂的,地狱只收容了很少一部分亡灵,而大多数逃脱了地狱之手跑到阴间其他地方去了。”
“那不是更有自由了吗?”
胡丽丽咧咧嘴,“自由?那也是有代价的呀。不进地狱,就休想轮回了,永远在阴间游荡。”
我大吃一惊,急忙问:“那你的意思我太公太婆和爷爷奶奶也是不得轮回了?”
“你都看到他们了,说明他们还在阴间,没有转世投胎。”胡丽丽说,“不过他们也没受苦,因为生前勤劳质朴,与世无争,所以死后既没有下地狱受审,也没成孤魂野鬼,是到了平安谷,在这里有众多像他们一样的,安安宁宁地过着,倒也不亏了。只是他们一见到你,才唤取了凡间记忆,如果你回不了阳,他们就要永无宁日。”
胡丽丽说到这里问道:“好了,第二层也给你介绍了,现在想不想去欣赏第三层?”
第九十三章 摹霄殿
“第三层是什么内容?”我问道。
“跟这里区别不大,反正从九层以上,基本是安置那些在人世间不做坏事,没有背负罪孽的,那是地狱中的泽恩层,如果你要看惩恶层,就得去第十层再往下。”
“十层以下是不是锁链,铡刀,斧头,利刃,油锅了?”
“呵呵,你自己想吧。”
我顿时毛骨悚然,心想我何必要去欣赏地狱的刑罚呢,那肯定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严厉残酷非人类可以目睹的,也许我承受不起酷烈的场景昏倒,毕竟我还是人的自我意识,不是标准的鬼呀。
我说我不去了,反正我这辈子也不想干恶事,所以以后老死了虽不一定进入享福层,但也不至于跌到十层下去受斧斫刀锯,下油锅煎炸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