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希灵帝国_远瞳【完结+番外】(2929)

  如果没猜错的话,那些黑梭其实是跑错了路的探测器。

  塔维尔和深渊希灵在一些技术问题上讨论了很长时间,中间我也插不上嘴,只知道她们是在比较两个阵营的深潜技术,同时为下一步合作寻找“切入点”。毕竟新帝国和深渊区一直隔绝着,双方的深潜科技等于是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各自发展至今,现在这已经成了两个完全独立的体系,而双方要在这种尖端技术上搞合作当然不可能简简单单地各自出一堆专家,然后随便把所有资料都堆到一起就完事,提前必须进行高瞻远瞩的规划才能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好吧,我就是不擅长这种高瞻远瞩……

  “你们的深潜船在技术上已经很成熟了,起码方向没错,只要继续精进就能自然而然地制造出更先进的大型船,”深渊希灵在看到新帝国的深潜船之后做出了肯定——当然,她看到的只是基本架构,技术细节那是要等之后才能公开的,“现在你们的问题就是对深渊环境的‘适应性’不佳,只能靠硬抗来提升飞船的耐受力,一旦防护系统停机,飞船本身会被瞬间摧毁。”

  这句话我总算能听懂了,于是赶紧发表意见:“我知道,这就相当于外面穿了一身刀枪不入的装甲,但里面的身体却是维生素从A缺到Z……”

  深渊希灵默默地看着我:“你的比喻总是很精准……但总是很奇怪。”

  我跟莉莉娜在研究中心待了一会,大概了解一下塔维尔的工作进度以及深渊希灵带来的那些残骸、资料的状况之后便没什么事了,于是准备告辞离开。不过在离开之前我突然想起件事,便顺口问深渊希灵:“跟你打听一下,当年复仇军是你保护下来的吧?”

  “没错,”深渊希灵点点头,“虽然后来的‘回归方式’有点出乎意料,但这个计划基本上是我亲自制定的自救计划里最成功的一个了。”

  “那珊多拉感染的深渊你知道么?”我回忆着珊多拉身上那奇怪的感染状态,“她好像是被惰性深渊感染的,不过惰性不惰性倒还在其次,主要是她现在的状态有点古怪……”

  原本我只是随口问了一下,本没想着深渊希灵能有什么答案,毕竟筹划一个跨度数万年而且几乎全凭运气的计划就已经够逆天了,我也没太指望深渊希灵能在当年就把“深渊”这样不可控的因素也列入到自己的计划之内,却没想到她的眼神竟然一下子严肃起来:“她的状态古怪?给我说说。”

  我一看到深渊希灵脸上的表情就知道这事情不简单,赶紧摁住已经有点躁动的莉莉娜让这妮子安静下来,随后把珊多拉身上那古怪的“不可净化”状态原原本本地告诉深渊希灵。

  “……总之就是我说的这个情况,她身上的感染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样,在我身边这么多年了都没有减弱过,也没有性质改变的迹象。”

  深渊希灵皱着眉:“你确认跟其他人不一样么?或许只是改变幅度很小呢?”

  “确定,”我用力点头,“新帝国这边的感染者例子可不少,算上哈兰带过来的整整一个深渊独立团,我随随便便就能给你拉出数百万个症状轻重不同的案例来,这方面绝对不会判断错。”

  “那看来真跟我猜测的一样了,”深渊希灵沉吟着,“其实我也没想过会成功,毕竟当年我还不清楚架桥和虚空结构的事,那时候连惰性深渊也只是个猜想而已……”

  我急不可耐:“到底怎么回事?”

  “简单来讲,当初复仇军被‘安全隔离’的那个世界是特殊的,我知道那里有深渊,也知道那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深渊,”深渊希灵解释道,“在帝国崩溃前的最后几小时,有一个遥测探测站发现了那个世界的深渊现象,但那时候我已经检测到试验场的核心有异常,意识到一场灾难即将爆发,所以在那几个小时内我飞快地做出一个计划,就是暂时隐瞒遥测站的报警信号,并且把复仇军隔离起来。至于后面发射方舟之类的事情都是在大冲击开始之后慢慢完成的——这个你应该知道,帝国的崩溃持续了上百年,并非一瞬间完成的。”

  我点点头,示意深渊希灵说下去。

  而深渊希灵则首先给了我一个问题:“其实在外面征战的帝国远征军有很多,除了复仇军之外,还有数支军队当时也不在帝国区,你知道为什么我偏偏选中复仇军作为‘火种’么?”

  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信徒到了?

  “其实在外面征战的帝国远征军有很多,除了复仇军之外,还有数支军队当时也不在帝国区,你知道为什么我偏偏选中复仇军作为‘火种’么?”

  深渊希灵看着我的眼睛,抛出这么一个问题。

  我当然也好奇过:希灵使徒是个进攻性极强的种族,哪怕大扩张年代结束之后他们也随时有大批军队在外征战,珊多拉虽然是当年最热衷于开疆裂土的一个,却绝对不是唯一一个,她和她的复仇军只是当年在外远征的军队之一——既然都不在帝国区,那就都有机会作为火种保留下来,为什么深渊希灵会单单选择复仇军作为“火种”呢?

  深渊希灵没卖什么关子:“原因很多,首先是复仇军当时跑的最远,他们和帝国区之间的‘距离’足够安全,因此最适合被保留下来,其次则是配置,复仇军当时的配置最齐全,有最高统帅,有基础兵团,还有一个最至关重要的前线型主机,这都是复兴必不可少的,最后则跟他们当时恰好路过的那个世界有关:那个世界存在特殊的深渊反应。当时我还不知道架桥和虚空结构之类的事情,就连对岸文明也只是有个初步了解,因此还搞不明白那种惰性深渊是怎么来的,但我知道它不致命……”

  我有些好奇:“你怎么确定它不致命的?那时候帝国还没研究过惰性深渊吧?”

  “只是没有大规模研究而已,”深渊希灵笑了起来,“帝国跟深渊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可不是一直在闷头打仗不管其他的,各个擅长科研的天区都有专门的深渊项目,只不过奥卡姆的深潜计划是其中最大胆和领先的一个,因此存在感很高而已。其实当时有一些冷门研究组发现过惰性深渊的存在,但这方面的研究规模始终不大,归根结底是因为惰性深渊实在罕见,又是不可再生的东西,大部分情况下研究者们连用来分析的实例都找不到,只能靠纯理论来猜测,因此当年研究惰性深渊的人不多,知道它的人也不多,像珊多拉那样全部精力都用来打仗,所有科研项目也都在研发兵器的皇帝当然就更接触不到了。帝国上下虽然信息共享,但每个人对共享数据库也只是各取所需的,谁也不会全知全能。”

  我当下了然,深渊希灵说的没错,惰性深渊这东西不像常规深渊到处都是,它的稀少程度简直可以跟莉莉娜的良心相比,不说别的,神族家大业大还有那么多年积累,他们都没能对惰性深渊搞系统性研究,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kongbulingyi/hpS4.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远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