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手摸了摸那神庙的外墙,发现这墙壁竟然是用一截一截白色的类似树干的东西搭建而成。
我问褚幺歧:“你发现什么了?这庙是怎么回事?”
“这……这难道真的是鱼骨神庙?”褚幺歧激动得双手都在颤抖。
“鱼骨神庙?是什么东西?”
“不准胡言!”褚幺歧突然呵斥了我一句。
我一愣,这褚幺歧自和我见面以后,相处得不错。而我和赫连双也时不时和他开个玩笑,他从来都不往心里去,更没有发什么脾气。但是今天因为我的一句话,他大声呵斥起来。
可能是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他忙着解释:“对不起,不过这神庙不可亵渎。”
“这神庙……有什么说法?你刚刚说什么?鱼骨神庙?这……难道是用鱼骨做的?”
我问完了这句话,再次审视面前这座神庙。发现这庙宇不但颜色独特,而且整体建筑风格更让人惊叹,气势一点不输于我所见过的任何一座庙宇道观,可以用恢弘来形容。
再加上那白玉一般的质料,更让这神庙显得超凡脱俗,如玉雕一般。
褚幺歧见我们不解,便给我们解释说道:“关于这鱼骨庙,其实就是所谓的龙王庙。但是这种以鱼鳞做瓦、鱼骨做梁形成的鱼骨庙,更能彰显龙王的威严。这里面还有一个传说,据传说,龙王三太子见水族受网罟之祸,于是一心求仙学道,决心变成鱼,以感其苦。以后的许多年,三太子功德圆满,又变回龙形,鱼的躯壳被丢弃,随水流漂到岸上。那鱼骨硕大,绵延几里地,当地善良的人们不知那大鱼只是躯壳,便用尽千方百计想把它送回海里,但无果。最终那躯壳在人们的祈祷中变成了一堆白骨。一堆20米高的白骨,人们以为它是神,便纷纷祭拜.最终人们将它拆解,建成了一座庙宇,就是鱼骨庙。那鱼骨庙全部用鱼的骨骼砌筑,顶部镏金,汇集渔民全部智慧与虔诚。”
我听了褚幺歧的介绍,不以为然说道:“你也说了,这不过就是一个传说吗?世上真的有鱼骨庙吗?这不会只是个鱼骨的造型,实际上是用别的东西做的吧?”
“不,鱼骨庙是真实存在的。在全国的很多地方都有过发现,比如河北黄骅市冯家堡,天津津南的邓岑子村都有鱼骨庙的存在痕迹,只是都没有保存完好。而众多鱼骨庙中,名头最大的还是日照鱼骨庙,因为有康熙皇帝给鱼骨庙赐名。并提一联:“百年鱼骨为梁架,千年龟髓附至尊”。意思是说这鱼骨庙的房梁檩架为鱼骨所造,庙中神像底座为千年龟壳。不过此庙在清朝道光年间因鱼骨断裂而塌毁了。”
褚幺歧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摩挲着那神庙的外墙,眼睛里尽显虔诚。
他停顿了一会,又接着说道:“时至今日,其实在很多地方还存在着鱼骨庙。通常是建在河岸海边近水的地方,是当地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祈求风调雨顺,船行平安。不过的确如你所说,用来建庙的鱼骨十分罕见,不可能所有的鱼骨庙都用鱼骨来做。所以大多数的鱼骨庙都是冒用其名,其实使用其他材料建成的。但是这一座,看来除了一些必要的地方,其他的的确是用鱼骨所建。”
赫连双看了看,推断说道:“我想是因为其他的地方都是在外面所建,难免不受风吹雨淋日晒,时间长了,肯定会很难保持得完好。而这里是在山体之中,没有更多的风吹雨打,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气温极低,很多地方都结了冰,而且常年不化,这就相当于在鱼骨神庙外附加了一面冰墙。所以它能一直矗立在这里,也不奇怪。”
我听了赫连双的话,对她敏锐的洞察力,和推理功底由衷地敬佩。
褚幺歧也点点头:“你说的没错,也许就是有人选择在这里建鱼骨庙的初衷。还有一点别忘了,这里是七宝葫芦第。风水宝地加上鱼骨神庙,这里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地方了。”
我看了看周围,我们到来之后,一切都还是静悄悄的,似乎我们的到来并没有惊动什么人。
我问褚幺歧:“你不是和廖光明一样是方士吗?修习的是方术,可是这鱼骨庙里供奉的是龙王,和你们好像八竿子打不着吧?怎么看你对这鱼骨庙这么虔诚呢?”
“这和修习无关。而且这龙王本身就是来自道教的一尊神,而方士和道士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之间也不能说一点瓜葛都没有。难道这鱼骨神庙的神奇,古时匠人的鬼斧神工,不值得我们虔诚吗?”褚幺歧笑着解释道。
我的问话,算是被褚幺歧解释过了。只是我总觉得他好像有什么事情并没有说出来,他对这鱼骨神庙的虔诚,绝对不仅仅是对匠人的神技的折服。
赫连双朝着那神庙的里面望了望,问褚幺歧:“既然如此,咱们是不是要进去拜一拜那龙王了?”
褚幺歧点点头:“我们乘坐那个小船,在被鲨鱼围攻,马上就要葬身鱼腹的时候,遭遇了暴风雨,那些鲨鱼适时退去,并没有对我们造成一丁点的伤害。而我们在暴风雨之中,又险些葬身河底,然后又峰回路转,小船被甩到了那处避风港,随后又到这水洞之中,遇到了鱼骨神庙。现在看来,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应该是龙王爷庇佑,都是拜龙王爷所赐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kongbulingyi/hrKt.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