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们暂时也只能做一些调查,距离形成结论还为时过早。
有了这个批示,我们就方便多了。
拿到批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这个时间是个很尴尬的时间,说晚不晚,天还亮着。说早不早,去办事的话,稍微一耽搁天就黑了。
但是我们现在考虑不了那么多了,拿到了批示,我们这个暂时的办案组就成立了。
为了案情,为了奖金,为了查出鬼画师,我们也需要拿出一点雷厉风行的作风了。
我们驱车直奔了展览馆,展览馆的大门紧锁。孟瑶早已经联系了相关人员,在我们到达之后不久,看过了批示之后,过来把大门打开了。
展览馆的大门一开,就有一股阴湿的气从里面吹了出来。
这真冷气吹得我们全都打了个哆嗦。
孟瑶问那个开门的,“这里面是开了冷气还是怎么的?”
开门的苦笑道:“都封了,还开什么冷气啊。这里面空间比较大,展览的时候人多还好,这么一空着,时间长了,里面就阴冷阴冷的。”
我知道这算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在平时参观展览的时候,如果那展厅够空旷够大,人少的时候,的确是感觉到阴冷。有一种寂寥的感觉,在那种地方,即便是没有什么诡异的事情发生,也会感觉怪怪的。
孟瑶摆摆手:“我们进去看看,你就不用跟着了。我走的时候打电话给你,你再回来锁门就好了。”
那人点点头,离开了。
我们从展馆的入口走进去,发现在走廊都有廊灯在亮着。不知道是因为我们来了才点亮的,还是这灯二十四小时不熄。
这些昏黄的灯,把空旷的展馆衬托得无比阴森。
很快,我们穿过了走廊,迎面就是更加空旷的展厅了。
这座展览馆在省城来说,也算是数一数二的规模了。展厅很大,这里不时举办各种展会,甚至有一些国际性的展览也在此举行。
所以这次出现了这样的事,才会引起诸多注意。
空旷的展厅周围的墙上,挂着一幅幅的画作。
想象一下,在没出事的前三天,这里一定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大家纷纷观赏着墙上的作品,看得如醉如痴,啧啧称赞。
但是现在,这里是如此冷清。那些画作像是没人欣赏的一张破纸,没有了欣赏它们的人群,再好再美的作品,都显示不出它们应有的价值。
廖光明眯缝着眼睛,从入口开始,一张一张地看下去。
在每一张画前,他都要驻足良久,看的仔细。
我知道他对这国画艺术一窍不通,还不如我呢。他看的那么仔细,肯定不是在观赏艺术,而是想找出那张诡异的作品,能够吸魂的作品。
那张画,就有可能是鬼画师所作。
我跟在廖光明的身后,低声问他:“鬼画师的画,有什么特征吗?”
廖光明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我也是靠感觉而已。”
我又问道:“不是说他们是以画鬼闻名吗?找到那张鬼画,是不是就能确认了?”
廖光明苦笑了一下,看了我一眼:“双七,你认为,如此高端的画展,会有一张画上画的是鬼吗?”
我点点头,感觉这问题自己问的的确是很白痴。
这展览汇聚了国内名家作品,可以算的上是国展了,甚至有很多大领导来现场。这种场合,的确不可能有鬼出现,哪怕是在画上。
但是廖光明所说的凭感觉,我却弄不清楚什么样的感觉才对。
我们紧紧跟在廖光明的后面,也跟着他一张一张地看过去。
虽然我们几个都是外行,但是看到上面的作品,真的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这些作品,有山有水,有花有鸟,有人物有动物,大千世界几乎都被收集在了这里,跃然纸上。
第有个通知,看一下哈()
今天是7月1日,而《凶宅》一书也已经将近一百一十万字了,其实在一百万字的时候,十三就想跟大家说点什么。但是一直耽搁到现在。借着月初的机会,和大家聊两句。
十三最想说的,就是感谢二字。一百多万字,无论成绩好坏。对我来说都算得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这里要感谢一直追随本书的你们。是你们的宽容,你们的鼓励让十三走到了现在。但是本书还要继续,所以感谢的话就不多说了。说多了。颇有些伤感的意味,好像本书要完结了一样。
接下来的话,恐怕要对大家说句抱歉了。
这本书,从2月份开始更新,一直到了六月底,前后四个多月,十三没有断过一天更新。这段时间更是每天坚持9000字的更新。其实十三是兼职,白天还需要上班,有很多事要忙,只能靠着早上早起,还有熬夜来坚持码字更新。这也就是读者群里,有读者说,怎么感觉十三像是24小时在线的一样的原因。
这本书,十三还想继续把故事写下去,但是再坚持这样的更新量,十三有些吃不消了。十三现在除了上班,写书,基本没有任何的活动,这导致了自己严重的颈锥病,时不时就犯,现在腰似乎也不太乐观。
既然选择了写作,身体原因就不应该作为借口。但是身体是一方面原因,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书的前期大纲已经写完了,往后的剧情,需要重新规划和铺垫。当然十三也可以水文,但是那样的话,这本书就废了。所以十三想腾出一点时间整理一下剧情,目的也是让剧情更好,让大家看的更过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kongbulingyi/hrKt.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