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末世有套房_晨星LL【完结】(1626)

  “我知道。”江晨摆了摆手,“我就是说说,怎么可能真拿大炮去打蚊子。”

  望着那座炮塔,江晨停顿了片刻后,继续问道,“这么一座炮塔,造价大概多少?”

  “忽略掉研发成本的话,这台样机造价大概得10亿新元。”

  10亿新元!

  听到这个数字,纵使身为新联储大股东的江晨,也忍不住咋舌。

  哪怕规模化生产能够削减一半的成本,那也是5亿新元。如果要在战舰上列装上百门电磁舰炮,这还不得把地球防卫同盟给搞破产?

  见江晨脸上的表情不太好看,隐隐猜到了些什么的凌涛,连忙解释道。

  “之所以这么贵主要是因为制造工艺上的问题,很多零件以现在的加工技术根本生产不出来,只能用工业级3D打印机。等生产技术升上去了,这炮塔肯定不会这么贵了。”

  听到这句话,江晨总算是好受了点。

  再过几天地球防卫同盟委员会又要开始了,而下次会议讨论的内容,就是关于第一艘百万吨级星际战舰该采用哪个舰种。

  其实无路是哪种舰种,电磁炮这种常规武器都是必不可少,所以无论最终讨论出来是个什么结果,未来人军工的订单都是跑不掉的。毕竟未来人集团在电磁炮上的技术优势,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

  只不过这将近10亿的造价,实在是太贵了点。

  江晨自问,如果换自己是委员会中的一员,恐怕也不会在预算上轻易松口的。

  地球防卫同盟毕竟不是他自家开的,各成员国可是按照GDP的百分比与人口权重在出钱,光是华国一年就拿出了三万亿元!这钱怎么可能让其他国家的公司轻松赚去?

  身为执行官的他拥有决策权,但委员会也是否决权、投票权以及预算审核权的。

  一想到这,江晨便不由头疼了起来。

  该怎么忽悠那些委员?

  似乎还真不好忽悠……

  ……

  随着八月份越来越近,19年亚太联合军演的预期逐渐升温,然而星环贸易的反应却相当的平静,就好像根本没有将那支停在门口的航母战斗群放在心上。

  三万六千公里高空之上,梭型的飞行器在长约数千米的钢铁骨架间穿行,如一根根牵丝引线的银针,在幽跳跃的电火花中编织着属于地球文明的未来。

  那里是星环第二造船厂,目前工程进度才进行到百分之十五。

  占地上百亩,耗资近两百亿新元的新造船厂,就如一座悬浮于星环城身侧的卫星城,由石墨烯轨道与太空电梯相连。

  六根长约三公里的主轴平行悬浮在同步轨道,由钛合金骨架相连,就如一樽狭长而中空的六棱柱,已然勾勒出了整个造船厂的轮廓。

  近千台曾参与太空电梯施工的工程机器人,在神经接入技术的帮助下,由人类工程师远程操控,将一块块合金钢板焊接在骨架上。梭型的飞行器在工地中穿行着,将材料和施工设备送往工程机器人的手中。

  往后星环贸易、地球防卫同盟所有五十万吨级以上的战舰,都将由这座新造船厂生产。

  而关于这座造船厂的第一个订单,地球防卫同盟内部已经连续开了十几次会议,但依旧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有人提议发展导弹舰,也有人提议优先发展航母与无人舰载机……

  最后结束争论的,是一位叫卢炜的华国代表。

  在第17次会议上,他提出的“功能舰理论”,获得了大多数委员的赞同。

  “用19世纪的火炮去打20世纪的战列舰无疑是可笑的,不过19世纪的战舰经过20世纪火炮系统的改装,依旧可以在战场上发挥余热。与其争论究竟用弓箭还是长矛武装我们的船,不如先把船造出来,然后再去考虑往上面装什么武器。”

  将选择使用何种武器留到以后去考虑,先把预留有改装空间的裸舰生产出来。哪怕往后随着造船技术的革新,这艘裸舰最终被淘汰,也能以较低的成本改装成工程船,在基建领域发挥余热。

  卢炜的提议也让江晨松了口气。

  至少就现在来看,他不用为如何说服委员会购买十亿新元的大炮而伤脑筋了。

  第1118章 万亿级别的预算

  将战舰标准化,就意味着往后所有战舰无论是航母还是战列舰,都将参照第一艘战舰这个模板,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生产。而所有的武器、功能配件,也都将围绕此模板提供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

  这就好像现在的空间站,基本上都是使用的星环贸易提出的6X4标准。若是有人脑袋犯抽设计个6X5的接口出来,根本找不到一个能与他对接的接口,只能飘在太空上自个儿玩。

  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将掌握未来半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的行业话语权。

  由此可见,这首艘百万吨级裸舰的订单,究竟是多么的让人眼红。

  如果不是华国和俄国连五十万吨级的技术门槛都尚且没跨过,百万吨级更是连门都还没摸到,这首艘裸舰的订单说什么也不可能让未来人重工独吞了!

  然而现在有信心完成这艘百万吨巨舰的,也只有未来人重工一家而已,虽然华国和俄国在星环城上也有自己的造船厂,但主要接的都是些小型航天器的订单。

  而未来人重工就不一样了,不但已经成功生产了三艘五十万吨的“海鸥级”运输舰,现在更是正在生产第四艘“海鸥”。四艘海鸥级不但为未来人重工积累了丰富的造船经验,同时也使得其旗下造船厂的造船工艺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kongbulingyi/hxS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