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判看看他们两个,干脆把手中的稿子放下,对大家说道:“我们究竟生活在哪里,是空中,还是土地?我们的脚下是不是像阳光下的人类一样,也是一个梨形体呢?现在有人告诉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魔兽上面。”
魔兽,两个字,陆判故意提高了声音,震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耳膜,大家似乎有些不相信,这个问:“陆判说什么,魔兽?”
那个人回答:“好像是这俩字,我再给你问问,喂,我说,刚才陆判说的是魔兽呗。”
这边的人又说了:“我这儿正跟他打听呢,陆判是不是搞错了,我们怎么在魔兽上面呢,魔兽一张嘴,早就把咱们吞了,咱们还能活到现在。”
那一边的又说了:“你说陆判这是让谁忽悠住了,生活在魔兽上面,小孩子的想法,异想天开,居然他还信,把咱们聚到这来。”……
下面是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人声鼎沸。
阎王也不制止,任他们讨论。
“哈哈哈”这时,女娲娘娘的笑声响了起来,大家把目光投了过来:“太好笑了,阎王,你这个会开的好呀,笑一笑,十年少,你让我老婆子这么开心,延年益寿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大家好像受了传染,你看我,我看你,也都跟着笑起来,互相调侃道:“延年益寿,娘娘说得对,延年益寿!”
“娘娘说话最有资格了,既然她说是玩笑,就是玩笑。”大家放松心情,把刚才的提议当成小孩子的话,扔到了一边。
“可是,我不是在和大家开玩笑,我是有理由的。”陆判严肃认真的声音在笑声中响起来,大家看向陆判,有人笑着说:“瞧他,演得多像,真跟真的似的。”
还有人直接站起来:“陆判说得好,陆判说的妙,逗得大家哈哈笑。来,大家给呱唧呱唧。”说完,带头鼓起掌来。
下面的笑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有的人起身,向女娲娘娘走去,问候道:“娘娘近日无恙啊?”
女娲娘娘说:“没什么大问题,这么大岁数了,小病小灾,就算是正常。”
说完,女娲娘娘指着陆判:“还是这孩子有心,给我们讲了一个冷笑话,亏得这孩子想的出来,逗我们开心。”
整个会场有些乱,陆判望望阎王:“阎王,会还要继续吗?”
阎王站起身,张开双臂,对着大家做了一个稍安勿躁的姿势,说道:“大家先不要动,陆判之所以这么说,是有他的理由的,不妨先坐下听听。”
有人说:“哦?陆判还有理由,说出来看,我们看看是不是比这更可笑呢?”
站着的,坐着的,停止了议论,纷纷侧目过来。
女娲娘娘张开没牙的嘴巴,对身边的人说:“听听他的理由是什么?”
陆判找了一块儿很大的板子,支在了前面,他继续说道:“我说一些我们阴界的地名,看看大家是不是还能记起来。”
陆判看大家终于严肃起来,拿出一个小本本,念到:“耳眼洞”
下面有人呼应:“知道,我的几个亲戚就在那里居住。”
“爪子岭!”
“这个我知道”
“口水溪”
“我知道”又有一个应答的。
“你一次都把它们念出来,我们挑挑哪个不知道的,不就行了吗。”有人是急性子,听着一个个问来,有些着急,提议道。
“对,一口气都把他们念出来。”
“好吧,大家听好了:巨头山,双眼湖,无底大峡谷,黑毛林,上侯春,下侯春,东五爪,西五爪,五福高原,双笔丘陵,分成的是大毛笔和小毛笔,席上平原,席下平原,知照湾,墨洋。”
陆判念完,看看大家:“刚才我说的都是我们阴界的,主要的地理地形名称,在座前辈,不知道还能想起来否。”
有一个明朝学究说道:“这双笔丘陵,分成大毛笔和小毛笔,我还是头一次听说。”
身边一个唐朝人说:“你哪里知道,在唐朝晚期的时候,小毛笔突然消失了,只剩下一个,沿袭下来,还叫双笔丘陵。”
旁边的一颗脑袋凑了过来:“春秋的时候,岂止有大毛笔,小毛笔,大毛笔就有两个,一东一西,小毛笔也是两个,同样,一东一西。”说话的来自于远古夏朝。
这时只见一个老者,弯腰对女娲娘娘说道:“娘娘住在席下平原,那里这几年建设的怎么样啊?”
女娲娘娘说:“孩子们早跟我住腻了,席下这几年不知道因为什么凭空又多出来很多土地,那里空气新鲜,植物繁茂,环境好的不得了,有几十个孙子搬那里住了,我呀,让他们说的,也想搬过去看看。你呢,还在知照湾附近住吗?”
那个老者说:“对,还住在那里,我这人有些古板,恋旧,身边的街坊四邻住熟了,谁也不想离开谁,不准备搬了。”
女娲娘娘说:“你那个地方好,有山有水,年年去旅游的人无计其数,正是颐养天年的好地方。”
……
陆判从座位上下来,围着大家转了一圈,他发现大家已经偏离了他的讨论话题,回到座位,阎王问道:“大家议论的怎么样了?”
陆判说:“他们更多的是叙旧,聊天,似乎把我们的话题忘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kongbulingyi/pm/h542.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