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作为黑山军首领,应该不会失去理智。
各支汉军收兵,仅仅被俘虏的黑山军青壮,就有几十万人。
冀州军、并州军、常山军,瓜分了这群俘虏。
“大人,我们又见面了。”
张郃牵着战马过来。
赞皇山大战八日,张郃却第一次与徐天相见。
张郃对徐天的好感度不低,又钦佩徐天在赞皇山与张燕大战鏖战的胆力,好感度更高。
影响张郃态度的还有沮授。
沮授到常山国担任县令,张郃一向相信沮授的目光。
“此次讨伐黑山军,多亏你来相助,否则会为张燕所败。等我们回到真定县,一定痛饮。”
“好。”
张郃同意下来。
有戏!
徐天可以通过张郃的语气推测张郃的好感度。
张郃愿意到真定县庆功,那么说明张郃已经认可自己。
“公与,此次你也居功甚伟。”
徐天更加重视沮授。
张郃没有沮授相助,也无法斩杀几十万黑山军。
沮授、张郃本来是冀州刺史的部下,谁担任冀州刺史,二人就效忠谁。
不过,在徐天的努力下,冀州刺史部的文武大臣归心。
沮授将功劳让给张郃:“张司马带二十万冀州军来援,功居第一。”
“好了,你们二人不必谦让,这些战利品,你们平分。”
徐天毫不吝啬,将部分战利品分给沮授、张郃二人。
并州武将张杨带着杨丑、眭固、高顺三人,前来向徐天辞行:“大人与黑山军鏖战,黑山军早已疲惫,在下实在胜之不武。如今黑山军败走,我等该回晋阳向刺史大人复命了。”
“你们助我击败黑山军,我当在真定县为你们接风洗尘……”
徐天可不想放走张杨等人。
杨丑,甚至张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高顺。
高顺的性格是死忠,只要高顺认定的主公,至死不渝。
在高顺认主之前,如果可以成为高顺的主公,那么就不怕以后活捉高顺,而高顺不会投降的情况。
所以,徐天设法将高顺留下。
张杨言语坚定:“近来我们的斥候暗中得知,南匈奴休屠各部与鲜卑人勾结,威胁九原、云中、雁门等郡,刺史大人为此感到困扰。此次我领二十万精骑进入常山,匈奴、鲜卑蠢蠢欲动,因此必须尽快将这支骑兵调回边塞。望大人见谅。”
“原来如此……”
怪不得这支并州骑兵这么能打,高顺也在其中,原来是守塞的精锐军团。
既然如此,徐天也不好强留张杨等并州将领,否则并州被匈奴、鲜卑骑兵攻陷,后果不堪设想。
历史上,并州刺史张懿,就是在与休屠各部交战时,被匈奴人所杀。
休屠各是南匈奴部落之一。
只能以后再想办法招募高顺了。
张辽听说南匈奴休屠各部和鲜卑窥视并州,不由动容。
张辽为徐天效力,其中一个条件是假使鲜卑入寇雁门,徐天要设法救之。
徐天低声对张辽说道:“文远不必担心,如胡人进犯,我必引常山国兵马败之。”
击败张燕,常山国发展起来,就有了四处征战的资本。
当前,徐天打算好好经营常山国,将常山国变为逐鹿中原的大后方。
“那么,在下告辞。”
张杨清点并州兵马,押着一群黑山军俘虏,返回并州。
高顺在临走前,瞥了张辽一眼。
在与张燕交战时,张辽救了高顺一命。
有时候,即使主公不亲自招募武将,部将之间也会有各种关系网,相互引荐……
黑山军渠帅眭固投降张杨,对徐天相当惧怕,不敢与徐天对视。
徐天简直成为了黑山军众人的心理阴影,一个法术灭掉几万黑山军。
“眭固最终还是成为了张杨的部将,看来两人有羁绊。”
眭固被张杨俘虏,为了活命,投降张杨,在汉末这个乱世,相当正常。
眭固是历史上张杨的部将,所以二人看对方都相当顺眼。
这说明一些武将之间有隐藏的羁绊。
比如张辽看高顺顺眼,高顺也觉得张辽不错。
并州军离开,徐天叹了一口气,高顺就这样走了,以后要怎么招募呢。
沮授似乎看出徐天对高顺有招揽之意,于是说道:“明公求贤若渴,却不必急于一时。此人既然在并州,以后公与想办法为主公招揽之。”
沮授一时半会无法出谋,但如果给他时间筹谋,了解高顺的性情、背景、关系网,沮授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信心把高顺拐过来。
第一百一十七章 封侯
并州军离开以后,冀州军也退出了山谷,回到元氏县。
赞皇山一战,汉军斩获无数,斩杀黑山军百万,解除黑山军对常山国的威胁。
另外,常山国各县见新上任的常山相如此凶猛,纷纷归降。
这也是徐天的目的之一。
以战立威,他在常山国的地位,不可动摇。
“大哥,这是我新收的副将。”
潘凤带着归降的李大目来见徐天。
李大目看向徐天的眼神畏畏缩缩,似乎对徐天感到恐惧,毕竟徐天击败了黑山军主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angyou/b/h6Tf.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