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孙坚在洛阳顶着董卓的压力,对于关东群雄而言,这都是一件令人安心的事情。
否则,董卓每个月派兵出虎牢关扫荡,关东群雄都不敢内战。
徐天尽量拉拢孙坚,孙坚镇守洛阳,相当于为以后布局。
“子云请留步!”
这个时候,一个洛阳的文官脚步匆匆,拦住了即将返回常山国的徐天。
徐天有几分意外,却是原来的常山相孙瑾。
孙瑾唏嘘道:“董贼掳走天子和百官,我侥幸逃脱,愿前往常山国避难。”
孙瑾要来投靠自己?
话说起来,徐天投靠大将军何进,顶替孙瑾担任常山相,孙瑾才会陷入如此处境。
如果孙瑾前来投靠,在常山国担任县令或者田曹等职位,也是一件好事。
毕竟,孙瑾作为前常山相,拥有73点基础政治值。
同时,孙瑾拥有“郡国治理”(蓝色内政特性)、“兴修水利”(蓝色内政特性)、“治安维持”(蓝色内政特性)等内政特性。
“如孙大人不嫌弃,不如暂且委屈,担任常山国一县令,将来有机会,再升迁太守。”
徐天目前只是常山相,所以只能给孙瑾县令的官职。
“逃荒之人,岂有诸多要求?如此即可。”
孙瑾也知道,现在徐天才是常山相。
董卓破坏了汉帝国原本的统治体系以后,什么三公九卿,如果没有掌握实权,那么屁都不是。
乱世,有兵有权,才是王道。
收下一个还算不赖的文臣,徐天的文臣班底从萧何一个人,扩大至萧何、沮授、杜畿、孙瑾四人。
乐毅、陈庆之等武将,实际上也可以治理一方。
“义弟,告辞。”
孙坚抱拳。
在孙坚身边,年少的孙伯符,瞪着徐天。
还有一个挂着鼻涕的、年纪更小的小屁孩。
此人来头不小,亲射虎,看孙郎,孙权是也。
“告辞。”
徐天率领讨伐董卓的军队,进入洛阳城的传送阵,返回常山国。
“徐子云返回常山国了,我们回渤海郡。渤海郡的人口,不比常山国少。我们的计划,也该实行了。”
“颜良、文丑,你们可有把握击败徐子云的部将?”
袁绍率领渤海军,在常山军离开以后,也进入传送阵。
颜良、文丑两员猛将,身披在与吕布大战中破裂的盔甲,彼此对视一眼:“我们二人,勇冠三军!除了吕布以外,其余武将,无一人是我们的对手!”
渤海军消失在洛阳城,袁绍留下了乌巢酒仙淳于琼,统领留在洛阳城的一小队兵马。
“我袁公路,已经是豫州刺史了,接下来,可吞并荆州刺史刘表。刘表单骑入荆州,在荆州缺少根基,我袁公路,有十二成胜算。”
袁术通过刺杀孔伷,吞并他的部众以后,胸有成竹。
然而,刺杀孔伷,会丧失诸侯在世家大族之中的声望,招募世家大族出身的人才,更加困难。
而且,单骑入荆州的刘表,也不是什么平庸之辈。
“徐天、袁绍、袁术都离开洛阳城了,接下来,我曹孟德该何去何从?兖州有张邈、刘岱、袁遗等人,难道要与他们火并?还是投靠袁本初?不,我曹孟德有兵有将,又何须依附袁本初……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曹操带领兖州军,返回东郡。
“玄德,我们回幽州,彻底灭掉乌桓部落,然后席卷天下!”
白马将军公孙瓒,统帅一队白马义从,返回右北平郡。
刘备听了公孙瓒的雄心壮志,并没有反对,只是沉默不言。
幽州军也离开。
各路诸侯先后离开,而孙坚带人修缮被董卓的西凉军破坏的宫殿、帝陵。
东汉区声势浩大的讨董大军彻底瓦解。
董卓势力转移至关中,依然是最强大的诸侯。
只要董卓愿意,随时可以再次进攻洛阳,横扫关东。
只是,董卓似乎被徐天、孙坚、曹操打到自闭,短时间内,没有再次进攻关东的想法。
李儒没有催促董卓第二次横扫关东。
一来,关中平原已经足够董卓势力发展。二来,江东猛虎孙坚镇守洛阳,防备董卓,董卓东进,与孙坚必定会有一战,各路诸侯的兵力也会迅速抵达洛阳城。
按照李儒的看法,等到关东诸侯内讧,西凉军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横扫关东,倒也不迟。
“牛辅被骁骑将军俘虏,这下可不好营救……”
与牛辅同乡的贾诩听说牛辅被徐天活捉,来回踱步,在苦思冥想如何营救牛辅,但贾诩也不好猜测,徐天要怎样,才会愿意释放牛辅。
第二百零四章 贾诩来换
“萧何,安排人手,按照图纸,建造这两座建筑,切勿耽搁。”
徐天将文庙、观星台的建筑图纸交给萧何,由萧何安排人力,建造两座特殊建筑。
萧何收下建筑图纸,简单扫了一眼,立即下去安排。
徐天又招募兵马,补充讨伐董卓的损失,并且,着手准备冀州攻略。
“董卓使节李肃,在真定县,已然久侯,求见主公。”
徐天刚刚回到真定县,未及休整,真定县文官来报,董卓的使节李肃等待接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angyou/b/h6Tf.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