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起怕是以为这位只是得新帝宠爱,才能在小小年纪做到高位,想以主官的威风压一压。
他却消息灵通,连那位首相都被弄得焦头烂额,这位三元魁首,绝对不能以小辈对待。
所以他不会正面与黄尚交恶,只会坐山观虎斗,左右平衡。
果不其然,黄尚眉头一扬,放下茶杯:“我的本意是等待上命,不可轻动,大理此次内乱,怕是蓄谋已久,仓促出兵,恐非良策,只是忠言逆耳,怕在沈运使听来,就是畏缩之言了!”
此言一出,堂内气氛顿时一变,众人兴奋起来。
年轻气盛啊,这就杠上了!
沈起自然勃然大怒,他是转运使,身为黄尚的主官,被如此顶撞,若不能将之镇服,哪还有威信可言?
然而刚刚张口,准备引据论典,将黄尚驳斥得体无完肤,一股莫名的压抑感突然涌上心头。
仿佛回到数十年前,他在学堂中做了坏事,面对先生时的那种紧张与不安,只能伸出手挨罚。
体内的文气被引动,回忆纷至沓来,为官后的所作所为,与所学君子之道的背道而驰,更令他羞愧满满。
“嗯?”
杨兴本来期待一场骂战,没想到沈起面色青白不定,居然闭口不言。
怂了?
没道理啊!
你当过言官,最擅长喷人啊!
赶紧发挥所长啊!
在一众省委班子惊疑不定的眼神下,黄尚重新拿起茶杯,身子后仰,慢慢品茶。
什么是文曲星啊?
文气的主宰!
武官我管不着。
文官么,即便是宰相,都休想在我面前放肆!
说禁你言,就禁你言!
第012章 追剧
一场会议在诡异的气氛中散了。
众位大佬望向最年轻的那张面庞,不禁露出一丝敬畏,但结局并未改变。
以沈起的刚愎自用,虽然被一时禁言,可依旧坚定出战。
因为他认为,出战并不是错的。
只是这位管不住交趾肆虐边境的文官,已经忘记了,广西目前的战斗力,并不尽如人意。
早在商议之前,黄尚就去过军营视察。
北宋的兵,分为禁军和厢军,建国之初,大量养兵,士兵没有退役制度,到了赵二时,兵士老壮强弱不齐,不像样子,赵光义于是从中挑选年轻健硕者组成精锐之师,称为禁军,剩下的则称为厢军。
所以北宋的禁军,不止是护卫京城的军队,不少地方州府,都有屯驻禁军,尤其是边境。
整个广西,就驻扎了二十七营禁军,去救回段延庆,肯定是派他们。
而每营正常的兵数是五百人,满打满算不过一万三千多人。
已经觉得少了?
不,实际情况要少的多。
上官视察,一向是看不到真实情况的,黄尚也接触不到,不过有人可以。
当他回到宅邸,早有两人等候多时,当先一位魁梧雄壮,英气勃勃,正是张载门下,与黄尚同科的游师雄。
黄尚露出喜色:“景叔终于来了!”
同门相逢,游师雄也很开心,更是调侃道:“下官可受不起!”
两人相视一笑。
历史上,游师雄今年考中进士后,授仪州司户参军。
仪州就是后世甘肃省平凉市那一块,他去那里任职,倒是正好与张载互相帮衬。
此后经过八年升官,游师雄任秦凤路德顺军判官,与诸将计议边事,多有建树,使边境无患。
后来,朝廷议弃边地四寨,游师雄极力主张坚守,但意见未被采纳,以致西夏得寸进尺,边境再无宁日。
黄尚来广西前,向赵曙进言,将游师雄调任为邕州军事判官,借他之手来整顿军务,清查空额。
不仅是他,当黄尚进了正厅,还看到种师道笑吟吟地起身行礼。
种家对这位三元魁首很是看重,而种师道没有功名,暂为幕僚。
张载门下铁三角,齐聚广西,大干一场。
“广南西路的禁军只剩五千人?亏空严重到这种程度?”
三人入座,当游师雄和种师道将暗中调查的情况道出,黄尚都大吃一惊。
游师雄其实早就动身了,之所以现在才来见黄尚,就是要调查广西兵力的真实情况。
如今的大宋,军中吃空饷、喝兵血的情况,已经极为普遍。
足额满编,这四个字就是笑话。
黄裳的老家,荆湖南路的不少州,吃空饷到达五成。
那已经够夸张了,而广南西路更是到达荒谬的程度,有的营甚至只有两百人不到,吃空饷到达七成!
种师道解释:“这并非禁军糜烂至此,而是水土不服,北人如果在这里驻扎,回去的时候,十名禁军往往回不去一半,故而禁军畏惧两广如虎,到了荆湖一带便称以病重,在附近找个州县养病。”
黄尚问:“上面不管?”
游师雄苦笑:“朝上诸公大约是知道的,只是这种事情得过且过,闹起来,谁都不好办。”
福祸相依,游师雄资历尚浅,本来这个调派不容易,但正因为这里是广西,才能安排。
大宋其他地方冗官,官员数目臃肿至极,到了两广岭南,没人愿意来,尤其是前途远大的进士。
既然说到军事实力上面了,黄尚趁机讨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angyou/h5CX.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限流 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