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缺说的不无道理。
虽然黄裳暗地里是喜欢自己的,但迷情剂失效,这些古人矫情得很,万一憋在心里不说出来,那可难办。
结为同伴,以他们俩人之力,攻克黄裳的机会无疑大上许多。
到时候,她得到黄裳的心,无缺就算得到黄裳的身体,还能争得过自己不成?
夜莺觉得自己真是个心机女孩,矜持地点了点头:“我考虑一下吧!”
……
且不说两位轮回者的暗中交易,黄尚琢磨着方才一战,温故而知新。
朱颜的实力绝对不低。
无论是内功火候,还是招式技巧,在江湖中都能闯荡出名声。
而他从正式修炼开始,至今才两个多月。
两个月战二十年!
赢了!
这其中固然有出其不意的因素,但也证明了黄尚的思路正确。
他此刻就感到眉心内一股蓬勃的力量,微微跃动,带动着真气,在四肢百骸内运转。
这就是初步开发祖窍后的成果。
武侠中经常有这个概念,要打通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使得浑身上下气息真气贯通,才是内力大成。
但实际上,打通经脉这个说法,用词不太准确。
因为这些经脉本来就是通的。
《黄帝内经》里面有这么一句话:百病源于经络堵。
民间也有一句:经络不通,走路中风。
经脉不通,人都中风了,还练个屁的武。
所以与其说是打通经脉,不如说是拓宽经脉。
经脉原本是通的,但很细微很脆弱,经不住真气,只能供气血流通。
唯有拓宽经脉,让经脉足以承载真气,武者才能提升功力。
经脉那么脆弱,这个过程自然很艰难。
越是精妙的内功绝学,越能提升效率,保证安全。
这也是武者追求神功的原因所在。
但即便是再好的内家功法,修炼过程也不免小心翼翼,循序渐进。
可黄尚不同。
他没有一条一条经脉的拓展,而是以上丹田祖窍,炼出一丝细微精纯的真气,在每一条经脉内流动,构成周天运转。
在周天运转中,他的经脉自然而然地拓展,内力也就飞速壮大。
别人从零开始,他直接从打通任督二脉开始。
先上车后补票。
这操作可真太秀了。
确实,没人像黄尚这样练的。
那些得到高阶传承的,都在天地元气浓郁的诸天世界,不需要多此一举。
没有那条件的,只能在低武世界里按部就班,也没办法这样做。
“不能膨胀,如今的我,真气的量还很微弱,无法跟那些强者相比。”
“但那些强者也是从弱小时上来的,他们打通任督二脉,开始大周天运转时,其实岁数已经很大,气血都开始衰竭,需要用真气来维持生机。”
“这样一算,也许二十年时间,我就能在功力上赶超他们!”
“那还是不考虑文气进步,神魂壮大的情况。”
想到这里,黄尚看向贡院的方向:“科举考试,正是我实力跃升的机会,解试,我来了!”
第032章 解试
“你听说了吗?仙姑去寻仙求道,再也不能为我们问卜吉凶了!”
“我阿娘昨夜哭了半宿,后悔没有为问一问前程。”
“唉……”
仙姑庙内的战斗,无人得知。
但从那之后的一个多月,整个永州乃至荆湖南路,都暗流涌动。
黄尚不知道无缺和夜莺的具体操作,但从他们昼伏夜出的活动来看,那些官员士绅,几乎都被拜访了遍。
普通人就算发现仙姑的真面目,若敢去拿捏权贵的把柄,下场必然凄惨。
但星级轮回者是什么人物,略施手段,就将那些人治得服服帖帖。
何氏与其背后的明教,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构建的人脉网,就这样被他们所用。
之后,就是捂盖子。
此前还信者众多,无比狂热的仙姑庙,随着庙宇一封,就这么人走茶凉。
事实证明,世上没有谁离了谁,是完全活不了的。
而这段时间,黄尚仅仅归家了一次,就搬了出去。
因为要防止明教的报复。
何氏和朱颜没有死,被囚禁了起来。
她们的失踪,可以被认为是叛教离去。
但各州县高层的动向,就在向明教明白无误地展现出敌对的信息。
明教必然震怒,做出反击。
无缺和夜莺没有掉以轻心,在这个关头,他们不能分心保护黄尚一大家子。
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就在轮回者忙里忙外之际,黄尚借宿在一座道观内,用心苦读。
士子在考前借住在寺庙中,这是常态。
道观不似佛庙人来人往,黄尚乐得清静,读书习文,为解试做最后的准备。
此时他就在研读《孟子》。
后世总称孔孟之道,将两者并称,但在宋朝,孟子其实还没达到那样的高度。
在汉唐时,孟子只是儒家先贤之一,并不出众,直到韩愈横空出世,推崇孟子,创立道统论,说儒家道统是尧传舜,舜传禹,禹传汤,汤传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孔子,最后由孔子传给孟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限流 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