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因为听从旁白的建议选择了重氪模式,结果游戏口碑崩坏,虽然赚到了钱,但之后的续作扑街,被旁白嘲讽;
第二次,乔梁学乖了,选择良心模式,结果游戏因为付费点不足,玩家付费率太低收不回成本,又被旁白嘲讽;
第三次,乔梁完全听从旁白的指示,结果这次扑得更惨,还被旁白给疯狂嘲讽……
乔梁简直气得想要摔手柄。
坑爹啊这是!
怎么打都是坏结局,这游戏还能玩?
但是很多次的挫折之后,乔梁细细品味,立刻发现了这其中的深意。
玩家在游戏中扮演的是一名游戏制作人,而他体验到的内容,不正是游戏制作人的日常么?
那个讨人厌的旁白,可以看成是内心的贪念,也可以看成是在旁边指手画脚的嘴强王者、路人。
旁白会提出一些建议,有些是恰巧蒙对了,有些是完全错误的。
作为一名游戏制作人,很难不受到干扰。
完全没有主见,必定失败;
一意孤行,完全听不进去建议,也多半会失败;
只有听取建议之后仔细分析、认真思考,在几十次的决定中做对绝大多数的决策,才能够最终获得成功!
其实不仅仅是游戏制作人,任何文化行业的产出者,不都是如此吗?
在这条道路上,大部分创作者是孤独的,是艰难的,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最后的胜利果实才是甘甜的!
不知不觉间,乔梁发现自己的眼角有些湿润。
因为乔梁自己也是一名内容创作者。
做视频和做游戏,都是一种文化产出,在心态上何其相似!
乔梁不由得回想起自己经历过的那些事情。
呕心沥血做出一期视频,却无人问津;
为了生存,不得已接一些恰饭邀请,被很多粉丝追着骂,好几天不敢露面;
每次有粉丝发私信长篇大论地表达自己是多么失望、要取关,都会有些难过;
不过,很快就慢慢习惯,毕竟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对新粉丝热烈欢迎,对老粉丝始终如一,真有人脱粉了,就互道珍重,各自安好。
也许某一期视频,因为蹭到了某个热点而突然爆火,看似是因为运气,但其实也要有大量的积累作为前提。
在《游戏制作人》这款游戏中,乔梁Get到了这些共鸣。
他发现,这个制作者简直就是个天才!
这款游戏看似很虐、很残酷、很恶心,但这不就是现实中的真实状态么?
现实中的游戏制作者,哪个不是遍体鳞伤,哪个不是从无数人的嘲讽、蔑视中走过来的?
有的人精疲力竭,黯然退场;
有的人披荆斩棘,不忘初心;
有的人放弃理想,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每一种心态,都被做到了这款游戏中,只有深入地体会才能发现!
就像是一杯香茗:
初尝会觉得有些苦;
慢慢地,会尝到一些回甘;
细细品味,才发现这里面是人生海海,世态炎凉;
茶喝完了,却回味无穷。
乔梁坐在电脑前,心中突然充满感慨。
“原来,我错怪裴总了……”
“能做出这种游戏的人,怎么会是一个小心眼的人呢?”
“我要再做一期视频!”
乔梁再度打开番薯网后台。
看了一下自己现在的两个栏目,分别是“垃圾游戏大吐槽”和“新游推荐”。
他犹豫了一下,这两个栏目,好像都不太适合。
稍作考虑之后,乔梁新建了一个栏目。
“封神之作”!
第117章 如何扭转风评
4月3日。
腾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包旭、吕明亮,所有的员工,都在关注着《游戏制作人》的情况。
公司的气氛有些凝重,大家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三天时间过去了,从各方面来看,《游戏制作人》的开局都非常糟糕!
初期宣传,不仅没有起到积极、正面的效果,反而劝退了许多玩家。
而第一批体验游戏的玩家,对这游戏的评价也并不高,属于一种毁誉参半的状态。
和之前的游戏不同,有《鬼将》和《海上堡垒》这两款游戏所凝聚的人气,《游戏制作人》刚一上线就获得了不少玩家的关注。
可翻一翻游戏的评论区就会发现,很多玩家根本就没有理解到这游戏背后的深意,浅尝辄止之后打了个差评就跑了!
“做的这是什么鬼,一点都不好玩……确定这是《海上堡垒》的研发团队做的?质量下滑也太严重了吧?”
“也就只有画面算得上是优点了,玩法单一,挺无聊的,尤其是那个旁白,是故意做出来恶心人的吗?”
“感觉被骗了,不是我的菜!”
“玩不懂,感觉设计师是小学生。”
“设计组飘了还是玩家拿不动刀了,是《海上堡垒》太成功了,让你们产生了做什么都能赚的错觉吗?”
诸如此类。
而大部分玩家所纠结的,都是游戏初期的体验,真的能坚持玩下去、体会到深意的玩家,属于少数人。
这也就导致了《游戏制作人》这款游戏的口碑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打五星和打一星的人都很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angyou/h5Md.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