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雁长只好苦笑着站起来对着几百个道士作揖,“多谢林前辈抬举厚爱,雁长绝不会藏私!”
吴雁长坐下来后,老道士又讲了一些关于修练内丹需要注意的方面和细节,讲的很仔细,采药、呼吸吐纳、观想运气、大小周天等面面俱到。
一番讲解下来,竟然花了近两个小时,但老道士依然神完气足,举手如意,丝毫没有疲惫的神情,杨凌也是暗自赞叹不已。
其实对于杨凌来说,今天还真的来对了,他虽然已经修练至练气境,但却从来就没有系统的接触过中国道家的这些修练方法,一本通脉炼魂诀练的稀里糊涂乱七八糟,基本上是靠系统的井水催熟的,只能算一个早熟品种,根本就含糖量不足,而听了这两个小时,他才发觉自己还真是一个修练小白,完全还没入门。
杨凌不禁赫然,修练一途,果然……运气很重要啊!
老道士讲完后,有些听经的不时站起来问一些问题,老道士也耐心地一一解答,特别是那几个外国道士,简直就是几个话篓子,几乎不停的在问,问的周围那些神定气闲的道士都脸皮直抽抽,一个个脸上开始现出怒容。
其实道士这个群体的人脾气都不怎么好,他们讲求顺应天道,自然通达,也就是平常说的无拘无束,率性而为,逍遥自在,只为求一个长生,所以嬉笑怒骂都算是天性,从来都不怎么压制。
全真教还算好点儿,其他传承汉晋以前道义的教派,更是无法无天,整天背着一把剑游历世间,他们不像和尚喜欢练忍术做缩头乌龟,往往一言不合就会大吼一声“今天道爷就斩了你这个妖孽!”,然后抄家伙乒乒乓乓打的头破血流。
遇到看不过眼的也是一剑解决了,名曰除魔卫道,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
所以,许多的朝代,造反的群体都有道士的身影,因此也受不少朝代帝王的猜忌打压,这也是道教在中国起起落落,一直不温不火没有发展成西方教那种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教派的原因。
眼看让几个老外再问下去场面有失控的迹象,老道士遥遥铃铛,“好了,各位道友,今天的交流到此为止,下面请华山云台观的吴雁长道友来给大家讲一下他的修练心得。”
老道士笑着做个请的手势,吴雁长只好站起来往台上走去。
吴雁长坐下后稍稍想了一下说:“今天没准备就被林前辈赶鸭子上架了,我就简单的给诸位同道讲一下传自陈抟老祖的先天无极功吧!”
“当初陈抟老祖曾隐居武当山二十余年,后移居我华山云台观,曾留一副铭图于华山石室,其言:为圜者四,位五行其中,其下而上。初一曰玄牝之门,其二曰炼精化气,练气化神;次三五行定位,曰五气朝元,次四曰阴阳配合,日取坎坤离;最上曰炼神返虚,复归无极,所以谓之无极图,无极之极,是为道,故,合虚方为道……”
第403章 法器演示
虽然吴雁长明言没有准备,但数十年对于练功的苦心研究,特别是本身云台观对于陈抟无极图的无数代人的研究,他显然也是张口就来,说的口灿莲花,行云流水。
要说武当派和云台观其实是一脉相承,武当派修习的是张三丰用他所理解的去芜存菁、去伪存真改善过的陈抟的功法。
而云台观的道士包括吴雁长在内,修习的是陈抟原版的功法,说不上谁好,但主要看修练的效果,但明显吴雁长这个修练痴汉走在了前面,自己竟然摸索修练出了真气,这绝逼是个异类,同时也让武当派的道士吃味不已,他们目前主要还停留在太极拳这种形式而非的武功上,至于内功,有些拿不出手。
吴雁长也是洋洋洒洒的讲了将近一个小时。
对于道士这个群体来说,平时主要是一个人闭关清修,感悟天道,即便是有交流,也就两三个好友在一起讨论一下,比如吴雁长和薛道士,更多的时候几年都不会凑到一起,像这样大规模的交流非常少,而且几乎都是半吊子,没几个人摸到真正内丹的修练皮毛,所以交流起来也不怎么藏私,一是希望和同道印证修练心得,二是也没什么值得藏的,藏来藏去,人说不定就老死了。
吴雁长讲完后准备下来,林老道士显然不准备放过他,满脸堆笑的说:“吴道友,听闻你已经突破玄牝之门,找到了内气运行之法,不知道今天可不可以演示一下,让我们开开眼界?”
吴道士看看杨凌,杨凌微微点了点头。
吴雁长站起来再次稽首作揖,如今的他,已经在杨凌的帮助下打通任督二脉,突破到先天境界,而不是林老道士说的刚刚真气入门的境界,其实心里也颇有些得意。
常言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练武的人,总有一个与人一争高下的念头,这倒不是争强好胜,而是想检验自己到底修炼到了哪个地步,只有干倒一个对手,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到了另外一个层次。
吴雁长苦修几十年,如今可以说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借着这个机会表演一下,也能看看同道的反应,或许其中还有人走在自己前面也说不定。
几百个道士都屏声静气的看着台上,吴雁长从怀里掏出一块通体紫色的玉璧,玉璧不大,巴掌大小,在阳光下散发着浓郁的紫色光晕。
林老道士眼睛一亮,忍不住问:“吴道友,这难道就是云台观的镇观之宝,传承自陈抟老祖的紫玉九龙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angyou/hCs.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