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那就照此办理吧!”
这一刻,欧阳朔语气中不带一丝感情,理智的让人心寒。
此话一出,将影响两百余万大军的命运,影响周围十余个行省的劳役调配,影响帝国大半年的粮草物资储备。
重若千钧,欧阳朔却已学会轻拿轻放。
“诺!”
张良、杜如晦以及贾诩三位大臣齐齐行了一礼,告辞离开。
……
七月下旬,在阿育王朝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大夏掀起了一场自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后勤大作战。
在枢密院的统一调配下,在南疆都护府以及诸行省衙门的配合下,数以千万计的粮草物资,如潮水一般,涌向西海、蜀地、云南以及河套四行省。
按朝廷统一要求,关西行省跟河东行省,对接西海行省,也是最北的一条运粮路线;荆楚行省跟湘南行省,对接蜀地行省。
川北行省跟川南行省,对接云南行省。
河内行省对接河套行省,也是最南面的一条运粮路线。
也就是说,为了筹划吐蕃之战,大夏足足动员了十一个行省的资源,这不仅在大夏绝无仅有,就是放眼全球,也是绝无仅有。
为了这一战,大夏真是拼了!
第1255章 都输不起
七月二十五日,大夏发布一项将领任免。
西北战区统帅、上将军李靖,卸下兼任的飞熊军统领一职,由河东军统领左宗棠接任。大唐降将侯君集,接任河东军统领一职。
即将开打的吐蕃之战,由西北战区统一指挥调度,为了减轻李靖负担,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场大战之中,朝廷适时解除了李靖的飞熊军统领一职。
战区统帅不再兼任集团军统领,本就是大势所趋。
左宗棠熟悉西疆,本身又是第一流的名将,兼且擅长火器作战,凡是种种,使其在角逐飞熊军统领一职时,脱颖而出。
大夏军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如果野战军统领序列出现空缺,大抵从边防军统领中升任。新投将领除非才能不凡,无可取代,否则只能先担任边防军统领,就像此番接任河东军统领的侯君集。
侯君集乃唐朝名将,官至兵部尚书。
早期不学无术,而以勇武自称,后入秦王府随李世民征战,立下战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与尉迟恭力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
唐统一后,侯君集官位越来越高,开始学习,参与选拔人才,曾随李靖学习兵法,却诬告李靖有造反之心。
贞观年间,随李靖讨平突厥,后又领大军灭高昌国。
功勋卓著的侯君集,开始居功自傲,因讨灭高昌时私取宝物而被下狱,得释后开始心生怨恨,先后劝大将张亮、太子李承乾谋反。
贞观十七年,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受到牵连被处死。
由此可见,侯君集带兵打仗的能力是有的,就是个人秉性有缺,兼且私德有亏,不算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将领。
欧阳朔只希望,有历史教训在前,侯君集能收敛一点。
……
一直到了八月中旬,大夏的异常终于被阿育王朝察觉。
作为一个NPC王朝,吞并吐蕃是阿育王朝第一次涉足国外战场,也是在那时,才借助吐蕃本土百姓,组建对华夏的情报机构,开始对大夏的渗透。
可以想见,这样的情报机构是何等的稚嫩。
尤其是在山海卫的围剿下,在华夏基本上是寸步难行,大夏如此大阵仗的粮草运输,阿育王朝的密探时隔近一个月,才打探到消息,实在是失败至极。
到了此时,大夏第一批粮草物资已经运送就位。如此也就意味着,大夏已经具备了开战的条件,后续粮草物资大可在战争期间持续运输。
天竺区,阿育王朝,德里城。
阿育王是古代天竺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他的统治时期,是古天竺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也是天竺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如果非要有一个不太准确的对比的话,阿育王在天竺的地位,基本类似于华夏区的秦皇汉武。
十八岁时,阿育王被任命为阿般提省总督。
约公元前二七三年,宾头娑罗身染重病,朝中未立太子,为了夺取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护的帮助下,加入了争夺王位的斗争。
传说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九十九人,最终,阿育王获得了胜利,约公元前二六九年,举行了正式登基典礼。
阿育王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称为“无忧王”。
现身荒野的阿育王,刚过四十,兼具壮年时期的好战嗜杀以及晚年的睿智,实在是一位不可轻视的帝王。
也就难怪,像孔雀王跟笈多王这样的天竺娇子,都要对其礼让三分。
这样的阿育王,字典里自然是没有“不战而退”一词的。
因此在得知大夏正在积极备战的消息,阿育王没有一丝犹豫,直接下达战争动员令,势要守住刚拿下的吐蕃王朝。
要知道,在拿下吐蕃,踏上华夏土地的那一刻,阿育王在天竺的威望上升到一个全新高度,风光无限,连一向活跃的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都暂时失声。
因为这是两大王朝曾经想做,却没有做成之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angyou/hl.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