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恪稍稍思考了片刻,重新站直了身体,改变了战术。
严格来说,不是改变战术,而是在原有的战术基础上,稍稍做出了一些变动。
本来,这是一个快速出手短传策略,现在则演变成为一个屏风短传战术。
同样是短传,区别在于出手速度和推进区域。
如果是快速短传,那么目标就在十码以内的短传区域;而如果是屏风短传,那么完成传球之后,期待着接球目标能够在队友的掩护之下,持续推进更远的距离。当然,接球目标的选择也可能有所不同。
根本原因就在于,陆恪希望引蛇出洞,利用恩达姆孔的迫切和冲动,赢得更多的推进空间。
修改战术完毕之后,进攻组所有成员们都没有变换自己的位置,只有陆恪一个人的站位产生了变化,从手枪阵型变成了散弹枪阵型,完全清空后场,摆出了一副强力传球的姿态。
底特律雄狮防守组球员们不为所动,似乎早就已经习惯了旧金山49人的故弄玄虚。
陆恪再次屈膝弯腰,摆出了进攻姿态——
“攻击!”
双手持球之后,陆恪快速后撤步,轻轻抬起下巴,做出了观察接球目标的姿态,但其实所有注意力都在自己的双脚之下,持续移动,如同猎人一般开始拉风筝。
一如所料,开球的同时,恩达姆孔就如同下山猛兽一般,脱闸而出,如同高速列车一般狠狠地撞开了艾利克斯·布恩,以绝对力量的优势将布恩撞了一个趔趄,然后脚步轻轻一抹,眼前就已经没有任何阻碍了,整个口袋毫无保留地展示在眼前。
但恩达姆孔是在陆恪预料之中的。
所以,陆恪丝毫没有慌乱,脚步朝着左侧快速横向扯动,再次拉开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留下了足够的传球空间。
问题就在于:其他防守球员没有上当!
防守锋线依旧坚守阵地!线卫和角卫依旧卡住位置!换而言之,屏风短传的战术没有能够赢得足够的空间,而接球球员没有能够扯出空档!
战术被识破了吗?
第755章 将计就计
屏风短传战术之中,四分卫利用防守锋线的上压,以自己为诱饵,将防守锋线和线卫群吸引过来,削弱短传区域的防守力量。
同时,接球球员沿着训练之中提前安排好的既定路线开始跑动,以人数的对位优势,撕扯出传球空档;更进一步地,利用球员之间的拆挡掩护,为接球球员制造出更多跑动空间,完成长码数的推进。
但此刻,防守锋线球员却没有轻易上前,开球的对冲之后仅仅只是象征性地撞击了一下进攻锋线,随后就立刻开始调整步伐和位置,死死地卡住了跑卫的空间,以及槽位的漏洞;线卫更是迅速散落开来,在短传区域之内布下天罗地网,掐断了所有潜在的传球路线。
显然,底特律雄狮防守组早早地做好了准备。
面对整个联盟之中第一波进攻得分率最高的球队,雄狮队防守组有意识地将更多力量集中于传球防守,并且针对进攻组球员的跑动线路进行了严防死守的封堵和拦截;尤其是当他们注意到了接球球员阵容的时候,就越发坚定了自己的防守策略——
外接手是泰德·吉恩和兰迪·莫斯,近端锋是弗农·戴维斯和洛根·纽曼。
反常地,旧金山49人没有派出迈克尔·克拉布特里,而是用老将兰迪·莫斯来进行第一波进攻,两名外接手的差别就在于,莫斯的区域跑动能力以及极限接球能力更加出色,而克拉布特里的短传卡位能力以及强力推动能力更加优秀。
那么,以莫斯搭档双近端锋策略,意图顿时就变得清晰明了起来。以吉恩来扯动中传和长传路线的注意力,然后由弗农与洛根在短传区域伺机接球,莫斯则是一个不确定的未知因素,打破防守组的既定策略。
这些全部是比赛之前分析录像之后,纸上谈兵的战术分析结果。现在只是第一波进攻,双方自然还是更多地按照事前部署的内容进行比赛。
在战术备战过程中,底特律雄狮的防守组教练略胜一筹;而且,面对陆恪的临场战术调整,他们也不为所动,反而是陆恪一脚踩进了陷阱之中——“二年生症候群”的症状已经初步显露出来,经验主义果然要不得。
……
陆恪依旧正在移动脚步,屏风短传战术没有能够奏效,他也丝毫没有慌乱,朝着左手边快速横向移动,持续拉开了自己与恩达姆孔之间的距离。
陆恪没有注意到的是,第一次面对面撞击之中被甩开的布恩却依旧没有放弃,调整脚步之后就再次朝着恩达姆孔撞击了过去,尽管在绝对力量对峙之中不占优势,但布恩还是巧妙地利用了身体惯性,将恩达姆孔的重心撞击地偏移了轨道。
这为陆恪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主动离开了口袋之后,陆恪持续地横向扯动,扬起下巴快速地扫描整个球场,几乎每一位接球球员都陷入了前后夹击或者左右包抄的困境之中,传球空档着实有限,他可以强行地冒险传球,效果却不会太好。
但是……
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空地!
弗农和洛根两个人都囤积在了右侧:洛根正在往回跑,做出了接应陆恪的姿态;而弗农则正在朝着中央区域快速移动,做出了接球手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