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比赛正在越来越紧张,越是濒临第四节的后半段,留给49人追赶乃至于反超的空间就越有限,更重要的是,对方防守组的状态依旧没有崩盘,始终保持着强势的专注姿态;但,再次登场的时候,陆恪还是保持了绝对冷静,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战术安排。
随后,双方球员快速完成了列阵。
旧金山49人这一侧,大胆地摆出了散弹枪阵型和多线路进攻阵型。
陆恪站在了距离中锋七码的位置,清空后场,两名外接手、两名近端锋和一名跑卫全部都派了上场,似乎打定主意,这就是一次传球进攻,对自己的长项表现出了绝对的自信和强势。
左翼是重兵囤积,弗农·戴维斯、迈克尔·克拉布特里和泰德·吉恩——不是凯尔·威廉姆斯,而是克拉布特里,这也意味着,一名近端锋加上一名大外接,再加上一名速度优势的外接,战术的排列组合就充满了无限可能。
右翼则相对轻盈,洛根·纽曼和马库斯·林奇。其中,林奇位列槽外接的位置,而洛根则反常的站在了靠近边线的外侧,与角卫形成了对位。
匹兹堡钢人这一侧,厚重而稳健地摆出了标准防守阵型,他们这一次选择了区域防守,因为当马库斯移动位置的时候,两名内线卫也跟随着交换了位置,这也意味着,詹姆斯·法瑞尔是盯防马库斯的球员。
尽管是区域防守,但钢人队也不得不跟随着49人的战术布阵做出调整,他们的右翼这一侧,聚集了威廉·盖、拉马尔·伍德雷、瑞恩·克拉克和特洛伊·波拉马鲁等四名球员,其中波拉马鲁的位置稍稍偏向中间一些,而另外一名内线卫拉里·福特交换位置之后,稍稍偏向了右侧一些。
钢人队的左翼这一侧,艾克·泰勒对位洛根·纽曼,法瑞尔对位马库斯,另外还有任何时候都不能小觑的外线卫詹姆斯·哈里森。
烛台球场之中,鸦雀无声;球场之上,风平浪静。完全看不出任何一样,安静而平和。
然后,陆恪沉稳的声音就呼喊起来,“攻击!”
开球瞬间,左翼和右翼的四名接球球员同时启动,按照自己的既定跑动路线快速冲刺,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马库斯·林奇没有前进,而是后退,转过身,几个大步就来到了陆恪的身边,做出了准备接球的打算。
难道,这是一次跑球进攻?而不是传球进攻?散弹枪阵型完全就是一个烟雾弹?
匹兹堡钢人却对如此情况早早地做好了防备。
重兵囤积的一侧,内线卫福特没有上前冲撞,而是和伍德雷一个交叉换位,福特开始快速后撤步,加入了区域防守的行列;而伍德雷则一个箭步冲了上前,试图撕开进攻锋线的防守,擒杀四分卫。
相对薄弱的一侧,法瑞尔在自己的直线之上左右移动着,视线死死地盯住马库斯,不管这名跑卫是跑球还是接球,他的任务就是掐断马库斯的所有跑动。
但问题就在于,马库斯没有冲出口袋,于是,法瑞尔也就无计可施——他们之间间隔了一条进攻锋线加一条防守锋线,除非撕破口袋,法瑞尔和马库斯也就是鹊桥两端的牛郎与织女。
然后,法瑞尔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三名防守锋线球员对阵五名进攻锋线球员,人数的劣势,这使得钢人队还是在施压,而不是突袭,但整个施压过程却不够凌厉。右翼,站在最外侧的亚当·施耐德居然分出了时间,拦截了伍德雷;左翼,乔·斯坦利没有来得及后撤步,被哈里森形成了突破——
哈里森和伍德雷准备再次完成包抄,尝试擒杀四分卫。即使无法擒杀,至少也让陆恪在口袋之中跳舞起来。
现在,伍德雷被卡住了位置,而哈里森虽然突破了进去,紧接着,法瑞尔就眼睁睁地看着,马库斯迎了上去,与哈里森对位纠缠起来。
“糟糕!”
……
陆恪快速后撤步地调整着脚步,视线一个横扫,随即就将整个场上的局势收入眼底。
左翼果然是重灾区,三名接球球员足足牵制了四名防守球员的区域覆盖,不过波拉马鲁的脚步还是在中央区域快速移动着,并且在伺机地往前扑。陆恪知道,他的预判是正确的。
简单来说,钢人队判断49人应该是选择短传或者跑球,于是他们选择了突袭,伍德雷和哈里森联手三名防守锋线完成突袭,并且利用一名内线卫法瑞尔来牵制马库斯,最后利用区域防守来封杀所有潜在的传球可能。
同时,波拉马鲁伺机上前,要么在短传区域协防,要么补防马库斯。
在防守阅读之中,陆恪捕捉到了伍德雷和福特的位置变化,两个人的重心呈现出不正常的偏移,于是,陆恪大胆地做出了判断,并且将计就计,将马库斯召了回来,然后形成人数优势。
前线,六名进攻球员对阵六名防守球员;左侧,三名进攻球员对阵四名防守球员。
其中,在进攻锋线与防守锋线的对决之中,马库斯对上了哈里森,废掉了法瑞尔,然后在进攻锋线之上形成“五对四”的人数优势,构建了一个固若金汤的口袋保护。至于个人能力非常之强的哈里森,陆恪并不担心,只需要马库斯阻挡一瞬间就可以了。
因为空档已经形成——
右侧,一名进攻球员对阵一名防守球员,换而言之,就是洛根·纽曼对着艾克·泰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angyou/hyqk.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