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海波多少能理解曾毅的心思,道:“小毅,趁热吃,吃完了好好睡一觉,等明天一早,咱们去看师傅他老人家。”
曾毅笑笑,拿起筷子开始吃饭。
外面的鞭pào声响了一阵,就慢慢消停了下去,这里只是一个偏僻的山中小镇,并不是荣城那样的不夜都市,乡亲们点了辞旧迎新的鞭pào,守岁就算是结束了,接下来就是睡觉,等待天亮之后的拜年。
天不亮,邵海波的其他几位兄弟,都拖家带口地过来了,他们就住在镇上不远,赶早来给两位老人拜年。按照镇子上的风俗,大年初一拜年一定要早,越早就越吉利。
一下来了二十多号人,原本挺大的屋子,顿时就显得小了,但这丝毫不影响屋子里的热闹程度,尤其是邵海波的那些小侄子小侄女,兴奋地在屋子里钻来钻去,给每一位长辈拜年,然后等着收红包。
邵海波是家里最有出息的,自然也是最受小孩子欢迎,因为邵海波给的压岁钱,比其他长辈要多很多。小孩子拿到压岁钱,就聚在一块,一边比着谁收到的压岁钱最多,一边高兴地商量着等天亮了镇子上商店开门,自己要买些什么东西。
曾毅和徐力去给邵海波的父母拜年,竟然也收到个红包,打开一看,跟那些小孩子一样的待遇,红纸包着十块钱,两人都是摇头苦笑。
等人员到齐,就在邵海波父亲的主持下,开始举行过年的仪式。
按照镇子上辈辈相传的习俗,大年初一这天,一定要先拜天,再拜地,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再在祖宗的牌位前献上供品,告诉祖宗在过去的这一年里,家里都添了哪几个成员,又有什么大喜事发生,比如谁考上大学了,谁光耀了门楣,最后祈祷祖宗保佑子孙都能平安健康,万事顺意。
等这套仪式结束,天刚好蒙蒙亮,已经看得清远处的景象,大家就开始出门,各自拜年去了。
曾毅此时和邵海波一起,提着供品到老宅去了。
老宅的门前,那块“生生堂”的招牌早就摘了,但依旧能看到门额上有很明显的四方块痕迹,推门进去,一切都和以前的摆设一样,当年曾文甫坐堂应诊的八仙桌,老式的靠椅,还有两排大大的药架子,此时仍旧能闻到药味,但药匣子却已经空了。
端前的墙上,挂着一幅清秀隽永的对联:“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井水jú花茶。”一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大医形象,跃然纸上。
邵海波是师兄,他把拿来的供品放在了师傅的牌位前,然后肃穆站立,道:“师傅,海波来向您报喜了:小毅如今出息了,他没有辜负你的教导,不仅医术jīng湛,如今还是南江省的一名gān部,帮助南云县几十万群众脱贫致富,还筹建了一所医学院,连那些洋鬼子都佩服小毅,老老实实地掏了钱;再过一段时间,小毅还要成立一个医学慈善基金,资助那些没钱治病的患者,师傅您听到这些,我想也该欣慰了……”
邵海波说着说着,声音就有些哽咽了,就是他背后的曾毅,也是簌簌抖动,有些qíng绪激动难抑。
“只是……”
邵海波看着跟师傅牌位摆在一起的那块“生生堂”牌匾,眼圈就开始发红,话都讲不下去了,道:“只是……只是我们没能……没能把生生堂办下去……实在是……实在是没脸……”
曾毅此时上前在邵海波的肩上轻轻拍了两下,若非如此,邵海波可能就要哭了出来,他这个做大师兄的,非但没有把生生堂办起来,甚至还改了行,心中非常地愧疚。
邵海波深吸一口气,才把激动的qíng绪压抑下去,转过身,开始跟曾毅收拾屋子里的东西。
曾文甫行医数十载,活人无数,方圆几十里内,有不少人的xing命,都是被他从鬼门关拉回来的,以前每到过年,总会有很多人过来给曾文甫拜年。曾文甫去世之后,还是有不少的人,过年拜年的时候一定要到曾文甫的牌位下磕个头,如果曾毅没回来、门不开的话,就在门口站上一会。
收拾屋子的时候,邵海波问道:“小毅,你现在走这条路,后悔过没有!”
“有时候会这么想!”曾毅笑了笑,道:“只是穷则变,变则通,世事不会一成不变,走不下去了,就需要变通,虽然不做大夫了,但我想爷爷他会理解的。”
邵海波心里好受了一些,道:“以后有机会的话,还是要把生生堂办起来!”
曾毅微微叹气,谈何容易,现在谁都没有这个时间和jīng力了。
两人正在收拾,有人走了进来,喜声问道:“曾毅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曾毅去看,发现是自己的邻居,隔壁杂货批发店的老板王国利,便笑道:“昨晚回来的,正要过去给王叔你拜年呢!”
“好!好!回来好,是得常回来看看啊!”王国利呵呵笑着,走到曾文甫的牌位前,深深鞠了三躬,然后对曾毅道:“曾毅,一会到家里吃饭啊。”
“谢谢王叔,就不过去了,说好了要到邵师兄家里去!”曾毅客气着。
王国利就不高兴了,竖眉道:“跟我还客气什么,是不是嫌我的饭不好!”
曾毅就笑道:“好,一会的,一会的,王叔你先忙!”
王国利不放心,临走还叮嘱了好几遍。每年他总是第一个过来的,平时曾毅不在,这宅子也是王国利主动负责照看的,有个风chuī糙动,他就过来看看,免得遭了贼,或者走了水。
年轻的时候,王国利是走街串巷的小货郎,卖一些针头线脑的东西,家里穷,孩子又多,日子过得很紧巴,有一年可能是遭了事,他觉得可能挺不过去这道坎了,就抱着老婆孩子在家里痛哭。
从那天起,曾文甫再接病人,假如药费是一块钱,他就会拿出其中的两角,告诉病人这药太苦了,让病人拿钱去隔壁买些“过药”吃。
所谓的过药,就是指糖食水果,用来压住服药后口中的苦味。
就这么着,王国利把自己的挑货担子当了,开了杂货店,靠着曾文甫前期的接济,杂货店越做越大,后来做成了批发店。
王国利走后,又陆陆续续有不少人来拜年。
这qíng景让邵海波很是惭愧,自己现在也是一省的省人民医院院长了,论地位和影响力,已经远在师傅他老人家之上了,但多年之后,病人是否也能象这样记得自己呢?
第三百章 知道不?
初三早上,曾毅正在邵海波的家里吃饭,听到外面的院子里有人在喊:“请问,这是邵院长的家吗?”
邵海波放下筷子走出屋子,看到院子里站了个gān部模样的人,三十五六岁,便道:“我是邵海波,请问你……”
“邵院长你好!”那人立刻换上笑容,伸出双手就到了邵海波面前,热qíng道:“给邵院长拜年了,过年好!”
“过年好,过年好!”邵海波机械地握着对方的手,一头雾水,他根本不认识对方是谁,“你是……”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郑能福,是咱们白马县县政府办公室的副主任。”那人客气介绍着。
邵海波“哦”了一声,道:“原来是郑主任,你好,你好。”但还是不明白对方的来意。
“邵院长,是这样的,咱们白马县有个传统,每年过年,县里都要把从咱们白马县走出去的能人俊士请到一起,举行一场新chūn茶话会。大家都是我们白马人的骄傲,平时在外奔波繁忙,也难得回家乡一次,现在回来了,又恰逢佳节,家乡的人民自然要热qíng接待了嘛!”郑能福笑着拉开公文包,掏出一张火红的请柬,恭敬地递到邵海波面前,道:“时间就定在今天晚上,邵院长可是咱们白马走出去的大人物,还请务必赏光啊。”
邵海波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接过那张请柬,道:“一定到!还让郑主任跑这一趟,实在是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邵院长才是辛苦了呢!”郑能福客气了几句,就提出告辞,“那就不打搅邵院长了,咱们晚上见!”
“晚上见!”
邵海波把郑能福送到了大门口,然后拿着请柬回屋,顺手往饭桌上一搁,道:“这些当父母官的,可真是煞费苦心啊。”
曾毅呵呵一笑,刚才外面的话,他也听到了,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白马县是个穷县、内陆县,什么也靠不上,你让他们怎么办,就只能是自己多想办法了。”
邵海波无奈摇了摇头,道:“吃饭,吃饭!”
现在各地都在招商引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拉来资金和项目,各地的官员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