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席御医/首席医官_银河九天【完结】(669)

  很多人都以为曾毅是靠背后的巨大能量,才取得了这耀眼的政绩,但做为所有事件的亲身经历者,李伟才却是非常清楚,曾毅完全是一步一个脚印gān出来,其中的凶险程度,更是别人想也想不到的。

  平海集团的项目,是曾毅争取到的;南云医学院的建设资金,是曾毅一手筹措的;小吴山就更不要说了,曾毅非但没有得到上面的帮助,反而是在市里省里都不给于帮助的困难qíng况下,硬是闯出了一条生路。

  能够遇到曾毅这么一位宽容、大度、有能力、有抱负、一心为民的领导,李伟才觉得自己是非常幸运的。

  半个小时后,两人到了小吴山,此时小吴山的几个项目,已经建设进度过半,灰色的水泥墙皮在绿色之中乍隐乍现。

  曾毅站在南云医学院投资的养老服务中心前,道:“小吴山的立足之本,就是生态养老,这条主线绝对不能乱,对于任何破坏生态的行为都必须坚决打击,要积极开展养老产业方面的研究工作。要和南云医学院、戴维基金这样的机构合作,探讨出一条养老服务的标准,一个什么等级的疗养院,应该配置什么样的服务设备,环境和空气质量要达到什么程度,要有多少名理疗师,有多少名营养师,要提供多少种服务,周边应该具备什么公众服务设施,这些都要形成一个标准。”

  李伟才点着头,刷刷在本子上记着,这些都是曾毅还没有完成的规划设想,也是曾毅让自己要做的事。

  “现在是个服务标准化的社会,实行标准化的好处有很多,具体我就不讲了。这个标准如果能够确定下来,可以叫做‘小吴山标准’,不仅可以在全区所有服务机构推广,还可以向外输出,在养老产业中打响我们小吴山的品牌。”曾毅又道。

  李伟才记的时候,心里也是很受启发,曾毅的想法不仅可行,而且给小吴山指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路。

  如果真的能够确定这么一个标准,那小吴山的养老产业就大有可为了,不仅可以吸引全国的游客来这里体验高标准的养老服务,而且可以当做一块品牌、一种标准来推广。就像是酒店门口的星级标准,什么样的是三星,什么样的五星,今后全国的疗养院,门口也可能会挂一块牌子,标注他们符合小吴山养老标准的几级水准。

  离开小吴山的时候,曾毅又道:“基石基金这次投资星星湖是迫不得已,但今后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cao作,这笔钱的xing质你是清楚的,绝对不能投资股市、房市这样风险大的项目,每笔投资不得超过基金总资本的十分之一,每笔投资不得超过投资项目总投资额的十分之一。”

  “曾主任放心,你定的这几个规矩,绝对不会破!”李伟才表着决心,他也清楚那笔基石投资的xing质。

  两人又回到高新园区,随便进了几家工厂去参观,并没有通知工厂的领导前来陪同。

  在一家加工厂的生产车间外面,曾毅看着生产线上的那些员工,都是些十八九岁的样子很年轻的人,曾毅就问道:“李主任,你说这些工人,都是什么人,是从哪里来的?”

  李伟才就道:“一部分是咱们白阳市下面县里的农民子弟,一部分是外地来的,都是来进城打工的。”

  “拿你说说看,他们在这里打工,赚了钱又会做什么呢?”曾毅又问道。

  李伟才微微摇头,道:“不好说,应该会攒着钱,然后回老家盖间新房,或者娶媳妇吧!要么就是家里还有上学的兄弟姐妹,等着他们赚钱养家呢!”

  曾毅就问道:“没有人想着要留在这里,当一名高新园区的市民吗?”

  李伟才被问住了,曾毅的意思肯定不是这个,他是问为什么高新园区不愿意留住这些人。

  曾毅也不需要李伟才的答案,道:“我们国家的大政策,是推进城市化进程,让大多数人成为城里人,但政策最后能不能落实,还得看我们这些基层的具体执行人。在高新园区的发展中,这些外来的工人做出了贡献,他们做大了企业,繁荣了高新园区的经济,做为受益的一方,我们不能在自己发达之后,就竖起壁垒,只欢迎有钱人成为市民,而把他们一脚踢开。有没有人能够告诉这些工人,他们在这里gān满多少年,就可以解决户籍问题,gān满多少年,就有资格购买市里的经济适用房呢?”

  李伟才无言以对,这些问题他已经习惯了忽视,或者说是视而不见,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体制都是这样做的。但曾毅却记着这些生存在最底层的人,替他们想着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些具体执行政策的人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曾毅也不为难李伟才,道:“有那么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困难并不可怕,因为做任何事qíng都会有困难,怕的是回避困难。办法是人想出来的,直的不行,可以曲的,政策面解决不了,可以用奖励的办法。”

  李伟才就记在里本子上,他没有曾毅那么大的魄力,但也可以办成一些事,自己稍微做一丁点的事,就可以让这些工人觉得还是有希望、有奔头的。

  曾毅说的,是如今体制的一个大问题,往往上面在制定一个政策的时候,出发点是好的,但问题出在上面只点了这道菜,却没有给出菜谱,也就是没有相关的后续配套政策。

  一个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一条政策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在保证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就必须对政策作出微调,得拿出配套的政策来解决问题,如此才能保证这个政策有条不紊地落实下去。如果没有后续的配套政策跟上,那之前的政策就不是政策了,而是目标,为了实现目标,谁还会在乎用什么手段呢!

  出了工厂,车子又从南云医学院门口绕了一圈,曾毅道:“小吴山的核心产业是养老,高新园区虽然有平海集团这样的核心企业,却没有自己的核心产业,对一个企业的依赖程度过高,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qíng,有了自己的核心产业,就不怕没有企业来,也不怕留不住人。”

  李伟才就道:“曾主任的意思,是打算发展医药产业?”

  曾毅点点头,道:“有南云医学院这么一个聚宝盆放在这里,届时会有大量的医学人才聚集在这里,所产生的聚合效应非常大,如果我们不加以利用的话,就太可惜了。戴维基金和平海集团资助的那些研究课题,也都非常不错的,要给予高度的关注。”

  李伟才道:“曾主任是医学权威,这方面你最有发言权!”说着,他又把这件事记在了本子上。

  从南云医学院穿过之后,李伟才提议再到星星湖那里去看看,曾毅却给否决了,那里实在没有自己放心不下的东西。有基石基金来负责星星湖后续的开发,基本不会走歪路的,顾宪坤会帮着把关。跟昭阳集团的仓储购物中心项目,目前也已经谈妥,进入了实质xing的cao作阶段,再有半年的时间,星星湖必然会爆发出猛烈的生命力,将高新园区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到管委会把私人的东西简单收拾了一下,曾毅准备离开。

  等下了楼,楼下已经站满了管委会的gān部职工,这次没有任何人组织,大家是自发来为曾毅送行的。曾毅到管委会这两年,把一个濒临倒闭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的园区,打造成了白阳市的经济龙头,又为大家解决了待遇的问题,争取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他用无可争议的实力征服了管委会所有人的心。

  “曾主任,在你学习的这段时间,我们一定会按照你平时的要求,兢兢业业,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等着你回来检验!”大家围上前,有人主动伸出了手。

  “好,好!”曾毅笑着跟大家挨个握手。

  “我们大家都等着曾主任能够早日学习归来!”

  “曾主任,你这次参加完学习,肯定又有进步,我们大家都为你高兴。你这样的好领导,就应该走得更高!”并不是所有人的人,都认为这只是一次简单的学习。

  曾毅跟大家一一握了手,然后双手合什,抬高了对所有人拱了拱,道:“谢谢,谢谢,感谢这段时间大家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能够和大家一起共事,也是我的荣幸!”

  足足耗了有半个小时,曾毅才上了车,在大家的集体目送之下,离开了高新园区。

  跟荣城的几位老朋友都打过招呼,做了道别,三天之后,曾毅就带着简单的行李,起身前往了京城。

  中央党校位于京城的西郊,对面就是鼎鼎有名的颐和园。

  党校位于颐和园北门,而玉泉山位于颐和园西,满打满算,中间也就是几步路的距离,这也就是翟老为什么说要让曾毅在家里住的原因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