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又说之曰:“大王以为赵王有连和之心,故深信之。
依臣度之,渠乃假意耳。
今彼既篡大位,知齐王等决不甘忍,必兴问罪之师,何不宣召大王入朝共理政事,聊慰人心,又可以抗敌齐王?胡乃一应中外重权悉委孙秀,岂非诳王之言乎?且淮南王有莫大功劳于彼,尚谋而杀之,况王未尝有德于渠,安可轻信?今既无意起兵向洛,亦当出兵于途,以勉诸王之意,看紧慢而进,毋得坐视众王成功,日后取悔无及。
”河间王乃从其言,遣张方为大将,以吕朗、刁默为左右,马瞻、郭伟为后军,将兵三万,出屯陕东,观察胜负而动。
又道齐王第三使至湘阴,进见长沙王司马义,呈上文书,拆开看其来意,亦聚长史何勖、亲军将军皇甫商、王瑚、宋洪、王矩、陈眕、上官巳等,计议其事。
何勖曰:“今赵伦无道,听信贼奴孙秀,擅废国君,妄篡大位,布置亲党,以乱晋统,正乃宗亲仗义枕戈之日也,何待议哉?当速起兵,不须犹豫。
”长沙王然之,即往下县催趱兵粮,不过旬日,各皆解送至府。
长沙王乃亦遣人持书遍会诸王,期同赴洛阳,以靖国难。
齐王得报大喜,遂择日先行至颍阴下寨,以待诸路之兵。
却才完备,新野公司马歆引兵先到,齐王大悦,曰:“初行下寨,助兵即至,大事定成。
”乃遣人迎接入寨。
相见礼毕,歆曰:“吾职轻地弱,闻王檄至,亦聚些小人马来听指挥,同伐逆伦以清朝乱,共复惠帝。
”齐王曰:“贤弟之心,可谓忠贯日月者矣。
”数日之间,报道东海王司马越、琅琊王司马睿各皆带人马来到,兵威大振。
河间王司马颙接得长沙王约会之书,心中惊悔,及探得成都、东海、新野悉皆发兵讨逆,急召李含商议曰:“前日不听长史良言,失于大计。
今闻诸镇皆起兵应赴齐王,长沙王又有书到,倘事成之后,义旗反指,以众兵来问不赴国难之罪,那时何以应之?”含曰:“事犹未晚,可急驰檄催张方率兵前赴,乃言关中路远,主公不敢擅离,贼甚多广,恐怕变生肘腋,特遣臣等将兵前来,共讨孙秀。
如此,则可以转祸为福也。
”河间王曰:“此言极善,但恐张方先建不去之议,恐未即肯往听指使耳。
”席薳曰:“大王急写慰谕文书,小臣亲去,管取无误。
”司马颙大喜,遂命薳行。
薳至张方军中,传上王书,方见中间言各王皆集,知赵王不能敌,乃亦引兵前进,去会齐王。
齐王使人约会成都王,将兵马分作三路,一齐同起。
河南地界上官府,迭将各王起兵之事报入洛阳。
赵王见奏齐王会兵,不约而至,心中大惧,急召孙秀、闾和等入朝商议曰:“前承卿等劝朕废帝自立,今坐未安位,而诸镇藩王皆起兵来问罪,事将奈何?”孙秀曰:“此亦不足为惧。
昔日苏秦立合纵之法,连五国之兵,以侵秦关,秦王以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
所以然者,众心不一故也。
今诸王虽然合兵来此,料无统绪,犹如群犬同吠,但击其一,众犬皆走。
宜以大兵分路拒之,倘得一路胜之,各皆惊疑,溃回镇矣。
往者董卓乃一臣宰,十八路诸侯尚不能成什一之功,陛下今为大朝天子,焉患此乌合之众哉?”赵王听言,转忧为喜,调遣前将军闾和、左将军蔡璜、右将军张林,以司马雅为监督,领兵十万,从延寿关出伊阙,拒敌齐王司马冏。
又命征虏将军张泓、中坚将军孙辅、积弩将军李俨、徐健等领兵五万出堮坂,以拒长沙王司马义。
又命驸马孙会,督领士猗、许超、伏胤诸上将,率张衡、卞粹等统兵八万出黄桥,以拒成都王司马颖。
又以东平王司马楙、次子司马馥、三子司马虔,持节监督三处将士。
又遣杨珍宣告太庙,拜方士胡沃为太平将军,以禳祈福祜。
密令近侍诈作仙人王子乔之书,称言赵王应天图瑞,国祚长久,伪为符篆以愚朝野官民,诳其尽心扶赵,不在话下。
再说齐王探得成都王等已皆起马,乃聚东海王、新野公共议进兵。
忽流星飞马报到,言京中分兵三路,来拒我等,共有三十馀万。
今此一路,乃主将司马雅,现屯阳翟源阻住路道,不容我兵近洛。
大将葛旟曰:“据彼所言,无过十万人马,以吾三镇之兵,战有馀力。
趁此初到,我亟催军前进,可破彼矣。
”齐王曰:“汝言是也。
”遂激励将士,拔寨而起。
过颍阴七十里,司马雅知之,亦将兵来阻。
两军相遇,摆开阵势,三通鼓罢,门旗下齐王冏亲出打话。
戴金凤之盔,束蟠龙之带,彤杆鈇钺,日月旗幡,黄罗伞盖,紫锦征袍,手持银简,左有葛旟,右有董艾,其下长史带领名将八员:卫毅、韩泰、郭镇、路秀、刘真、王义、张午、俞通等,依次摆列,两翼上东海王、新野公各带将佐,皆威风凛凛,壮气昂昂。
齐王指司马雅等曰:“今赵王昏悖不道,听信贼臣孙秀,杀戮贤良,废主乱政,汝辈皆晋室忠良,何为助逆背国乎?”赵阵上闾和、司马雅曰:“小将等甲胄在身,不及朝拜,望惟恕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