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晋武帝赏功以讫,乃赐吴主皓为归命侯,以其子为郎官,故吴旧臣皆咨访录用,吴之官属皆随才擢任。
吴君臣一齐拜舞谢恩。
时吴族降将、晋骠骑将军孙秀在旁,不胜忿恚,悲孙氏沦亡至此,因大悔向南流涕曰:“昔讨逆将军孙伯符以一校尉能开创大业,以成数世之勋。
今嗣主失德,举江南而弃之,悠悠苍天,此何时哉?”乃闷闷回第,形忧于色。
其子孙会问之,秀曰:“昔信陵不归故国,薛公笑之,乃趋驾还魏以破秦兵,千载之下,人皆仰其芳名。
今吾避祸至此,羁身寄迹,心实未忘本国。
不意一朝吴国见亡,我心如割,不忍本宗沦没,是以悲耳!虽然不能复取,俟其有隙,吾必阴以图报司马氏也。
”后来果坏晋家天下,秀为之始也。
一日,武帝见吴蜀皆平,四方无事,乃命设宴于殿庭,庆贺平吴,饮诸出征将士。
文武毕集,乃先上酒称寿武帝。
帝执酒垂涕曰:“此举实羊太傅之功,先与朕首创其谋,后有杜预、张华力赞成之。
今幸平吴,诸卿皆在,惟羊太傅已殁,不得见也。
”因深叹惜之。
又谓杜预曰:“当日兴兵伐吴,众诸将士咸言一时不能即进,而大臣辈又皆以为不可轻进,宜俟明冬再议而行,独张华与卿坚执以为必克,朕固善之。
及后又有劝朕宜且召回诸军,恐或一朝挫衄,虽腰斩张华不足以谢天下,朕亦以为未然。
今乃幸而奏凯,汝三子之功茂矣。
今日当尽欢而饮,毋得推拒。
”贾充乃深怀惭愧,伏地谢罪曰:“臣愚昧,计不及此,孰若圣武神文,明见万里乎?”帝以其勋旧大臣,抚而慰之不问。
当日宴罢,帝命询访江南遗臣,人以诸葛靓之贤上对。
帝即遣人四下寻之,靓乃深匿逃避。
其友或劝之仕,靓乃巽谢曰:“亡国之臣既不能以身殉国,又不能匡救其主,反欲为偷生之计以求荣,此诚禽兽之幸耳,吾何为哉!”遂拂袖而别,乃走匿于其姊之大宅中。
姊乃其父诸葛诞之次女,与靓同胞,时为琅琊王司马伷之妃。
帝访知在其家,遣使再四强之,坚不肯从。
帝乃亲幸琅琊王第,乘其机以召见靓。
靓闻晋帝至,乃逃于厕中以避之。
武帝唤琅琊王之家臣,勒问其实,言:“诸葛靓汝等藏于何处?”家臣对曰:“臣等焉敢欺上?但渠闻陛下驾至,躲于厕屋中去也。
”帝不忍捕,乃亲如厕侧,迫而谓之曰:“仲思何见避之深也?”靓不得已,乃出拜,俯首涕泣曰:“臣父得罪于先帝,避祸江东,实受吴禄。
今家国俱亡,前既背于魏,今复负于吴,有伍员吹筼之耻,无豫让吞炭之风,思见圣颜,实怀惭愧,是以深逃避耳!”帝曰:“今吴、魏俱亡,天下已归一家,幸勿以为意。
”即面授靓为侍中之职。
靓不肯受,再拜固辞,乞归乡里。
帝优容之,以全其忠。
于是敝裘归乡,终身不游晋市,席亦不向晋而坐,偃仰甘贫,后数年终于家。
其子恢为晋侍中。
后人有诗赞曰: 智比殷微清比夷,一绳难挽预知机。
厕前拒帝求归野,迹并严陵架足齐。
第五回 郴岭吴将败晋兵
晋太康元年,武帝以正月出师,四月平吴,五月引见归命侯于正殿,赐坐于偏殿。
帝顾谓吴主曰:“朕设此位以待卿至久矣。
”皓对曰:“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矣。
”贾充见皓答语之意,乃亦问曰:“闻君在江南,凿人目,剥人面皮,此何刑也?”皓曰:“人臣有弑其君及奸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充默然无答,深以为愧。
武帝见皓言辞敏捷,似非愚庸失国之君,何一旦遽至于此?乃问其从臣薛莹曰:“孙皓以聪幼之资,承数世之业,何卒至于亡国?”莹对曰:“吾主因昵近小人,刑罚泛滥,大臣诸人皆惧不自保,常恐被诛,言路梗塞,此其所以亡也。
”武帝善之,随命赐宴于别殿,给皓府第。
时杜预与张华又上言曰:“吴侯虽已归命,尚有几处州郡未下,还当命将巡讨,招安抚按,毋致养虎遗患不便。
”武帝依奏,分令冠军将军罗尚、左将军刘弘、右将军山简、先锋周旨、副将于钦、俞赞、皮初、应詹、护军刘准、刘乔、陶镕等,引兵十万,前往招讨岭南、交广诸处未下州郡。
再命贾模持节,统领平东将军夏侯骏、左军副将解系、右军副将皇甫重、破敌将军辛冉、御敌将军李微等,引兵十万,招讨湘东、建平未下州郡。
众将得命,领兵出朝,分头望二处进发而去。
且说广州刺吏陆晏,乃陆抗之长子,深通韬略,敏有祖风,闻知晋兵四路伐吴,乃大会诸守将士,商议国事。
有副守滕修字显尤,极有智识,乃南阳西鄂人也。
当下建谋曰:“可急会苍梧太守王毅、始兴太守闾丰等,一同起兵,共赴国难。
”晏从其议,遂差使命往会二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