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彦德量不恒,其昌霸已。
”未几,西夷若罗拔能反,寇陷城邑。
轨命北宫纯、宋配等讨之,斩拔能,俘其兵卒万馀,民五万馀,大筑姑藏城以居之。
其城乃昔匈奴日逐王所建,南北七里,东西三里,蟠曲如龙之形,命名为卧龙城。
汉末有博士敦煌人侯瑾,谓其门人曰:“后来城西泉水当竭,竭后有双阙起其上,与东门相望,斯时当有霸者兴焉。
”至晋时,官属筑其地建学宫,造文昌、宗经二高阁于泉上,与东门相对,可通观望。
学成,适张轨至。
郡人以侯瑾之言,与酒泉太守张镇说之。
镇心嫉忌,乃与西平督守贾龛谋议,请尚书侍郎曹祛为凉州刺史,以代张轨。
又通本州大族土官张越,使说军司杜耽表请越为凉州郡丞。
越又重赂张轨别驾麹昆,许以要职,令其上状于南阳王司马模,密言张轨有图霸西凉之心,兼有疾痼。
南阳不知是众人之计,即上言于朝,依张镇、贾龛之请,表曹祛领兵赴镇。
祛先令河西巨族亲将麹佩来探消息,请交代之事。
轨听言不知所出,乃召众计议,欲迎祛交代。
其从事王融、参军孟畅谏曰:“今晋室多故,人民涂炭,实赖明公抚宁西夏,功莫大矣。
张镇等心怀妒忌,阴构此谋,思毙明公。
正宜先声其罪,上表于朝,讨而戮之,何可堕其奸谋乎!”有武威太守张琠知其谋,令子张坦赴京辨奏,亲至枹罕留轨。
坦至洛上言曰:“魏尚安边而获戾,充国尽忠而被谴,皆前史之所载,后人之明鉴也。
顺阳易任,为刘陶守阙者十人。
今臣琠之州,倚赖张轨若赤子之于慈母,旱苗之于甘雨,何得轻信细人之奸谋,代去张轨之良守。
今迩民心嗷嗷,夷下惊动,乞早罢交代,安民为上。
”奏拟未下,张镇之甥令狐亚时为西凉从事,亦奔说张镇曰:“舅何不审安危之甚也!思举曹祛而代张公,以图徼幸之贵,正犹驱狗逐虎,希获兽耳,吾知其不可也。
今张士彦德著河西,兵马如云,若有变反,正犹烈火之焚,欲待江汉之水以救扑之,恐不能及。
甥闻众情不服,大兵数万已出近境,舅宜自筹,非寻常敌也。
”镇曰:“若然,吾将何以自全?”亚曰:“急宜输诚归官,全老亲、保门户,方可免祸。
”镇曰:“此犹未可以幸免者。
”乃流涕叹曰:“人误我也。
”乃捉功曹鲁连,责而杀之,亲合张越,共讨曹祛以谢罪,命令狐亚约张轨起兵相助。
晋朝中亦以王弥寇洛阳,中原攘攘,只得准张琠之本,下诏安慰张轨,命诛曹祛以正营谋之罪。
轨得诏大悦,命子张实以兵二万,同大将北宫屯、尹员、宋配、张斐以奇兵越石芦树,至长宁出祛兵之后;田迥、王丰、张阆、马鲂等将兵明讨曹祛。
遣令狐亚合镇、越二人,先攻麹佩,斩之。
曹祛遣将田嚣、麹晁、麹儒,与轨前军田迥等大战,被张实出奇兵攻其左,张镇、张越以兵攻其右,祛兵大败。
追至破羌亭,获祛斩之。
于是西凉州郡尽皆愿附,以听张轨号令,无敢有异矣。
至是,留王融、张慕、张总、窦涛、尹员、阴预、张琠、张镇辅子张实共守西凉,自将大队人马起邺都,共同破汉。
第三路诸侯,乃簪缨世胄、平吴上公、幽州总管王浚,带领参军司马枣嵩与游畅、游统、裴宪,大将祁弘、王甲始、王昌、胡矩、孙纬、高柔等,将五万精兵,来讨伪汉。
按《晋史》:王浚字彭祖,乃王沉之子、王浑之侄也,以父功拜驸马都尉。
常希贾后旨,与宦官孙虑谋为宁朔将军、假节都督幽州诸军事。
时值朝中大乱,浚乃不愿归朝,固为自安之计,结好近郊夷狄,为之羽檄。
以长女嫁拓跋猗卢,次女嫁鲜卑都督段勿尘,族女嫁狄主苏恕。
延赵王伦谋篡,浚集众二十馀万,以书西说刘琨,欲霸北方。
琨以大义责之,二人成隙。
恐琨合兵攻伐,犹豫不敢。
又值成都王怪其与东瀛公欲合兵入朝,事闻于外,竟罢议守职。
至是奉诏来会。
第四路诸侯,扬州刺史陈敏,临机多变,智勇兼全。
部下有大将钱端、白耀、花如、夏文华、夏文盛、钱广,参军何康、钱象等,带兵四万,前赴邺城,以助征汉。
按《晋史》:陈敏字令通,庐江人也。
少有才干,补户部令史。
及赵王篡位,齐、成王等起兵靖难定乱,洛阳仓库空虚,京中饥馑,朝士忧之。
陈敏建议曰:“南方米谷丰稔,皆积十有馀年,无所支给。
何不取以应用,是亦裁多益少,济急之权宜也。
”朝廷从之,即以陈敏为广陵度支。
敏乃召募精勇,监运入京应济。
人感其德,咸投归之,有众数万。
荆阳反贼张昌东避刘弘,与贼党石冰将兵北掠寿春,寿春刺守刘准忧惶无计,问于陈敏。
敏遗书谓准曰:“此等反乱之人,原是逼于征蜀,见向奋被李雄所杀,不愿西去,致激变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