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续三国演义_[明]酉阳野史【完结】(236)

  ”遂杀稽绍,血溅帝衣。

  帝惊堕于草中,匍匐而逃。

  石超至,见驾中有玺,亟问众曰:“天子何在?”兵士曰:“适间坠车,步行逃去,只在前面。

  ”石超乃奉帝转至营中,令兵侍卫,自去剿杀馀党。

  原属石超所管京兵皆降,超发归营侍帝。

  时将辰末,帝饥甚,问兵索食,兵曰:“何不食肉糜乎?”超回营闻知,乃进水饮一碗饷帝。

  至午时,成将追赶司马越等未回,营中无食,军人摘樱桃献帝,帝食之称美。

  见身边无一人可与言议,乃思稽绍之忠,不觉泪下。

  后人有诗叹稽绍曰:  佳友先声佳马谕,忠臣正色答忠言。

  丹诚委质丹心赤,不为贪生快着鞭。

  牵秀等追赶东海王不着,乃亦收兵回转安阳,入寨朝见惠帝请罪。

  使人报捷至黎阳,成都王得报大喜,即与崔旷、孟玖等亲至安阳,迎帝入邺城驻跸。

  改元为建武元年,加封诸将官职。

  东海王司马越领兵十万出京,被石超等杀死二三万,降去二三万,只剩得带伤残卒四万馀人,折了大将五员。

  乃与陈眕、上官巳、王瑚、何伦、冯嵩、刘洽、刘佑、宋胄等逃回洛阳,奉太子司马覃为主,以上官巳、陈眕等辅之。

  自乃退回本镇,问于司马孙惠曰:“吾之本意,欲讨逆以靖朝廷。

  谁知反被石超所算,致兵折将亡,劫去天子,有何颜面以见天下之人!今将奈何?”惠曰:“大王勿忧。

  汉王数败,后能得国;楚王屡胜,终又败亡。

  岂可以胜败论兴亡也!今大王密请太子之诏,言石超劫驾至邺,残破洛阳,大逆不道,命宁北将军司马腾、平北将军王浚合兵攻其北,大王合上官巳等攻其南,必可以破成都王,而报安阳之恨矣。

  ”越曰:“但恐王浚不肯应召。

  使颖知之,又生仇怨,反为不美。

  ”惠曰:“前者成都王遣和演为幽州刺史,欲夺王浚之地,王浚以兵拒之,两家曾相仇杀。

  浚常患颖去攻,日夜提备,每欲报复颖恨,第未有便。

  今若召之,彼必忻然而来。

  但未知东瀛公肯从否。

  ”东海王信其言,乃连夜发使到二处会兵复驾。

  东瀛公腾见檄,亦遣使往会王浚。

  浚见东海王檄并东瀛公书,即聚众谋士共议其事。

  游畅曰:“此回必当赴召者,一则匡复惠帝转洛,二则报其夺地之恨。

  倘获成功,可免北伐之患。

  但当去约辽西、渔阳、平城之兵,一同勤王,则不见我乘报私仇之意,又可卜其必胜。

  ”王浚大悦,即发使命往三处而去。

  不数日,猗卢使鲜于长、乌桓羯朱领兵一万来助,段文鸯与苏恕延各引兵一万来至。

  王浚见三处到,即日起发。

  令祁弘领前锋,会同东瀛公,径望邺都而进,至平棘屯扎等齐。

  伏路守军飞马连夜报至邺城,言东海王会合东瀛公、幽州总管、平城、鲜卑、渔阳、辽西等,共七路兵马,已在平棘地方,来问杀长沙王、东安王,劫迁天子之罪。

  分作三路,不日齐到。

  成都王见报大惊,急聚众官僚等商议退兵之策。

  尚书令王戎曰:“王浚之兵犹可为敌,但鲜卑、乌桓之兵,粗猛可畏。

  为今之计,先以重利啖此二部主帅,使苏恕延与乌桓羯朱兵驻于途不进,则王浚又不足惧矣。

  宜亟行之!”牵秀曰:“以王公所言,则是藩王求和于虏,乃示以国威之弱也。

  且有宇文、拓跋、辽段数处,焉能必其即从也。

  ”戎曰:“此等夷虏皆是思利而来,欲到中土以图掳掠财帛耳,非实来为国家宣力。

  彼得利即止,不得利则必忿狠,其犷猛未易当也。

  ”石超曰:“前日东海王尽京城之兵而来,吾以数万之兵,杀他片甲不留。

  王浚远来至此,何足惧哉!”成都王壮其言,乃以王斌、李毅从石超北拒王浚,牵秀、和淳、王彦等拒司马腾之兵,公师藩、赵让遥拒鲜卑等兵。

  兵分三路,前后一齐起发。

  石超至平棘,离浚军十馀里,探得各军皆未到,超谓众将曰:“趁今别兵未集,先出兵与王浚一战。

  杀退其兵,则众皆气沮,不敢来矣。

  ”王斌、李毅曰:“彼是祁弘为帅,不可轻视者也。

  ”超曰:“吾等与彼历事多久,足知手段。

  只要二公相助,彼兵远至,易于战也。

  ”乃催兵向前布阵,王浚亦将兵出,两阵对圆。

  邺阵上石超出马曰:“王幽州素称忠义,乃中土名家,今何为勾引夷狄以攻中国士民,此愚夫愚妇之所不为。

  岂有堂堂大国,衣冠世臣,而侥此禽兽之幸哉!”王浚曰:“吾辈乃先朝勋旧,安忍贼子暴虐欺君,蠹国乱民乎!且长沙王忠闻天下,皇后、太子殊无过失,何该废杀?东安王不从为逆,妄自戮之。

  此皆汝等贼奴助桀为虐,妄谋不轨,尚敢巧言乱道,抗拒大臣!谁先出马,擒此逆贼?”道犹未了,先锋祁弘应声而出,石超挥刀接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