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续三国演义_[明]酉阳野史【完结】(325)

  移檄部郡关津,言:“石勒听吾前书之劝,悔过改正,求拔幽州,正王浚叛主之罪,效力将来,以谢累年之愆。

  今听所求,受任通知,不得以逻兵巡察阻其归向之心。

  ”石勒得报,使董肇持伪表先行报浚,言冀州牧自引轻兵来上尊号。

  浚私受表,不与裴宪等知之。

  勒遂以轻骑先发,大将军张敬带劲兵三万,持火夜行继进。

  勒至柏人,执主事者游纶杀之。

  恐其报兄游统,记前斩伻之恨,先声漏泄故也。

  再至易水,易水守督孙纬觇勒动静,知其非为来奉戴意,乃欲遣使驰白王浚,先使人约会游统,共阻石勒。

  统知勒兵少,止纬莫报。

  勒乃前进,将到郡,浚将王甲始等请出兵击之,可擒石勒,以剪巨擘,建不世之勋矣。

  枣嵩素受石勒厚馈,力劝王浚莫阻归向之心。

  浚乃怒叱众将曰:“石公此来,正欲奉戴孤耳,敢言击者斩首!”众不敢再议,浚乃命设席铺馔以待之。

  勒晨早至郡门,叱门吏启闼,心中尚疑有伏,乃先驱牛羊千馀向前,声言上礼,实欲塞诸巷道,使兵难进耳。

  得至府第,遂分兵把住门闼。

  时王甲始见浚不听,将兵出巡宁朔,王昌等皆遣出。

  浚见勒至,文武久不入请,心中疑惧,或起或坐,出衙来看,只见石勒戎服坐于政事堂,命石虎、石闵带甲士入内,执浚立于案前,使徐光让浚曰:“君位冠元台,爵列上功,据兹骁悍之镇,跨全燕突骑之乡,手握强兵,乃至观京师倾覆而不援,致天子被掳而不救。

  妄思自尊,专任奸暴,杀害忠良,肆情恣欲,毒遍燕壤,自贻至此,岂非天也!”王浚听言,怒骂曰:“胡奴敢调汝乃公,何往逆之甚也?”时浚将只有胡矫、王昊在郡,知勒有变,不及点兵,仓卒带领五千部属,将欲杀入,忽见张敬帅铁甲军兵三万来到。

  二人知势不敌,乃走出城,往广平、宁朔报知王昌、王甲始而去。

  石勒以精卒五百骑,遣牙将王洛生送浚父子于襄国城去。

  徐光知之,急入阻曰:“路途非止一日,倘易水、柏人诸隘有兵袭夺,必为后患,宜当斩之。

  ”勒急召时,洛生已发,随后赶时,隔远不能及矣。

  石勒甚悔。

  张敬曰:“待吾将兵万人,兼程而进,护过二处,有何惧哉?”由是即携干粮就起。

  勒乃点集浚兵,有万馀不肯至者,尽皆杀之,分遣流人各还桑梓。

  停二日,不见兵发,勒乃召枣嵩、田矫、田徽、朱硕、朱愿,责以贪贿乱政、残暴生灵,皆斩之,尽去浚之腹党牙爪攻具。

  又使人收游统,治其不忠之罪,戮之。

  召裴宪、荀绰,复其官,辅理州事。

  授晋罢任旧尚书刘翰为宁朔将军,行幽州刺史。

  焚烧浚伪宫殿,大掠库藏,载回襄国。

  将米粟据执不放,兵民饥甚,尽生怨怒,又皆念浚,多逃出城追从胡矫、王昊。

  昊奔广平见兄王昌。

  矫至中途,遇王甲始兵转,告以其事,二人大哭一场,昌曰:“吾固知主公骄悖,必然有失,以此放心不下,未到彼处而回。

  谁知果被贼掳,如之奈何?公可疾往易水,去请孙守督同来商议。

  我今亦往广平,会王右军兄弟去也。

  ”于是两人别去。

  矫至易水见孙纬,告其事,纬哭而叹曰:“昨日张敬兵过此处,吾见其往返日期之近,以为石勒不曾有变。

  若知王左军等出外,主公被掳送上襄国,邀而夺之,反掌中耳,何如此之悖心失志也!”懊骂不已。

  胡矫曰:“事已往矣,悔不转了。

  即今王左右二军广平相合,共向幽州恢复,将军可速前去,一同破勒。

  ”纬曰:“猾贼必然有备,恐未易胜,二公何足急也?”矫曰:“不妨,石勒所将三万七千人马,张敬分回一万,所存只有二万七千。

  且彼杀吾燕兵万人,执粟不放,兵民皆怨。

  且有裴宪、荀绰在内,人不为用,易于破也。

  ”纬曰:“吾不被游统所误,石勒不知几时被擒,连襄国亦属我矣!”矫曰:“到郡之时,若依我与王甲始等之见,张敬未到,擒勒如拾芥耳!奈乎主公自悖,以至如此。

  ”于是二将引兵三万,不合王昌等,径望幽州杀进。

  石勒在州中布置,忽报王浚旧将王昌、孙纬等合兵十万,分两路杀来,将及至城矣。

  石勒大惊曰:“内兵未附,外兵又迫,如何与战?”连忙分付收拾东还,乘夜即起。

  次日辰牌,遇胡矫、孙纬兵至,布阵阻路。

  石勒下令不须整伍,一齐冲杀过去便是。

  众将听命向前。

  孙纬看知其意,亦下令曰:“贼兵已无战心,队伍不整,可卜胜者。

  汝等须竭力抵住,莫容走去。

  ”及至孔苌、张雄、邵攀、赵鹿等一齐冲进,幽州兵士奋力死战。

  胡矫佯叫曰:“广平、宁朔两路大军杀至矣!汝等竭力,成功只在顷刻,切不可退!”兵士见勒将殊死冲路,恐其突过,乃一齐以弓弩射之,箭如飞蝗,汉兵不能得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