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续三国演义_[明]酉阳野史【完结】(34)

  ”元度曰:“同是汉人,丞相先贤,当偕往拜之。

  ”遂皆下马,步行入庙,果见诸葛孔明坐于上面,左侧马孟起,前面立着一碑,众人一齐下拜,放声大哭,三部羌帅亦皆下泪。

  刘渊再拜曰:“丞相能留二火初兴之记,何不预置二士越此之备,使我国家遭破,公之子孙被戮,哀哉痛哉,哀哉痛哉!”元度曰:“诸葛丞相,人中龙也,能记其谶而不制其至者,抑知天数之有在也。

  但愿圣灵阴中默佑,再兴兵革,报复国仇,重立汉基,乃以为重兴之基址,好屯军马,任自行移,约朔望日相会议事。

  ”刘渊拜谢,元度等乃设宴作饯。

  次日,合兀哈台点捡衣甲器械、行粮兵马,亲送刘、齐一行人往柳林川而去。

  三部总帅俱至郊外相别,马、卢二人自往东西两部,元度而回。

  刘渊等与兀哈台一路无辞,不日到于柳川地方,谢哈台归部,乃与众共议曰:“今喜撞出基居,有可望之处了,必须择个地面以安营寨。

  ”于是扎下军马,与参军枹菁等同上土山观看,但见山川秀丽,草木繁繄,果是好一方世界,田饶土沃,百里之外,山如城郭,周围固密,刘渊曰:“此地似有生息,何乃闲旷成弃?我今造城列栅,足以自守,可进可退,何愁大事不济乎?实天意不亡我汉耶!”乃伐木平基,前后安下四个大营,分合众兵屯田开垦积粮,招募精壮,不在话下。

  后人有诗赞曰:  避仇远遁汉刘璩,欲伸国恨虑无基。

  今日柳林堪召募,他时报晋可兴师。

  第十一回 晋武帝托孤杨骏

  咸宁五年十月,晋帝以卫瓘为尚书令。

  是时朝野纷纭,咸言太子昏庸,不堪嗣统。

  卫瓘每欲陈启,难于发言。

  一日,大宴群臣凌云台。

  席散,瓘乘兴入内,佯醉跪于帝床前。

  帝曰:“卿欲何为?”瓘曰:“臣有所启。

  ”帝曰:“所言何也?”瓘故意欲言者至再,又隐而不发,乃以手抚其床曰:“此座可惜,可惜。

  ”武帝已悟其意,乃亦故讹言曰:“卿真大醉矣。

  ”瓘乃不复敢言。

  帝归宫,闷闷不悦,密谓杨后曰:“太子庸懦,不堪大统,此事若何?”后曰:“古来承宗继祚,立嫡以长,不问贤否,法所不可轻动者。

  ”武帝忧思不能寐。

  忽报内城失火,乃亲同宫中人登楼,观望远近。

  有东宫才人谢玖所生皇孙司马遹年方五岁,在旁见帝凭栏观看,火光烛面,密牵武帝衣裾,至暗处言曰:“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可令人窃见皇主之面。

  ”武帝闻言甚奇之,因是深加宠恤,众亦重之。

  太子宫妃贾氏南风听知皇孙遹见爱于帝,自思非己所出,心中不乐,手杀监守宫人无数。

  一日闲行,睹见一妾有妊,乃大怒,亲自取戟,手刺妊妾之腹,其胎随刃而堕,嚷动后宫。

  武帝闻知怒发,立欲废之。

  杨后力劝曰:“妇虽有失,当看贾公之面,彼为社稷勋臣,老而无子。

  今因一时失手之讹,而废六礼之典,其父亦当有罪矣,可不忘其大功乎?”帝曰:“连太子一并黜之,有何不可?”杨后又曰:“太子虽庸,皇孙聪慧,有贤子以承之,何忧懦乎?”武帝被劝,以此不能定夺,乃出宫行而思之。

  忽见皇孙随后跟来,乃携手同往圈中玩猪。

  武帝甚称豕之肥,遹曰:“豕既肥,何不屠之以享有功之士,而使久费五谷哉?”帝闻言大悦,即使人烹之,分享诸士。

  因抚其背而谓廷尉傅祗曰:“此儿当兴大吾宗者也,不然,何数岁之孩,能明处若是耶?”次日早朝,帝谓群臣曰:“朕皇孙遹聪敏非常,前规观火之劝,后上烹猪之言,详睹吾诸子弟中,悉皆不及也。

  异日长大,不殊吾祖宣帝之才。

  朕每念太子恐难负荷,意欲易之。

  今见皇孙若此,宜当无改以乱国典也。

  ”杨骏与冯、荀等率群臣上贺曰:“陛下圣鉴不错,千秋万岁,永保无疆之庆者。

  ”独尚书卫瓘、少保和峤不悦众贺,私相议曰:“太子昏庸,终非鼎器。

  皇孙性敏质薄,况兼浅躁,恐亦不能临驭天下。

  诸大臣曾无一语及此,相率称贺,正所谓阿谀逢迎之徒,岂社稷之臣耶?”和峤曰:“吾等知而不言,亦非谅士,速当明言之,以尽吾等之心,从不从由他耳。

  ”翌日,和峤从容言于帝曰:“太子虽有淳古之风,恐末世以来,习俗奸侥,人多诈伪,怕终不了陛下家事。

  ”武帝不答,心固知之,亦不能决。

  越旦,和峤与荀勖独侍帝侧,帝曰:“向来不知太子近进何如,卿二人可往东宫,伺察其梗概,前来回话。

  ”勖、峤领旨,往谒太子,侍讲竟日,惟道欢饮娱乐之事及闲谈俚语,并无经国虑后之言。

  二人还见武帝,武帝问曰:“二卿所见何如?”勖曰:“太子明识雅度。

  ”和峤曰:“圣质如前。

  ”武帝不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