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皆曰:“大人明见是已。
此非与贼交通之例,有益无损者,亟宜应承,使其安心行事。
脱彼有故,吾自相势而作区处,成败是彼自当也。
”逖亦然之,召使入,谕曰:“汝主既来托我阻拒外兵,一从李荥阳老爷之议,若只荥阳界上阻得住,我亦发兵助之,若阻不住,李爷向长安,我即向平阳,助你主公,有何惧哉?汝回拜上靳爷,放胆为之。
平阳我晋久弃,亦不愿得,定是汝主所掌,但二帝梓宫可要送来与我,不可负信。
”使者求讨回书,祖逖曰:“不须用此,大丈夫一言为定。
途次之中,倘有人见,反致漏泄矣。
”使乃辞去,回至平阳,将李矩、祖逖从允,并阻兵袭长安救平阳二计之说,从头细讲一遍。
靳准大喜,乃决意干事以害刘灿矣。
祖逖既得靳准之书,言奉梓宫还晋,遂亦使人至江东上言其事。
晋主见奏甚悦,即议使人去豫州,令祖逖暗催靳准行移,速还梓宫。
王导以邓攸乃南阳人,使为行人,往豫州候迎,朝廷从之。
按《史》:邓攸字伯道,南阳人。
其祖邓殷常与诸葛孔明为邻。
因梦闲行水边,见一女子洗手,身旁有大囊一个,囊上画一兽头。
忽有一猛兽走来,咬破其囊,以头撺入。
欲趋救其女,忽然惊觉。
醒来起问于人,人皆不解其意,乃造孔明问之。
孔明贺曰:“他日当为太守,主宰万民也。
”殷曰:“何以知之?”孔明曰:“兽者,守也。
女在水边,乃汝字也。
洗手者,握掌也,应为汝守以掌一方也。
囊者,袋也,即同代字,外兽撺袋兽头而入,是新守代旧守也,非君代汝州守,则汝州守代君任也。
”殷谢而识之,后果代邓叔升为汝南太守。
殷子生攸兄弟二人,父早丧,与弟孤居,自教以书籍,又先为弟娶妇,自宁鳏居。
镇南将军贾混闻而嘉之,厚遇邓攸。
攸诣混府致谢,值混与民断讼,不能明决,混言于攸。
攸详而剖之,曲折中理。
混依拟断之,各皆快服。
混甚称赞其能,攸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何若爱民公赋,使得安生之为上也?”混愈加敬重,使人作伐,以女妻攸。
后混死,石勒攻掠河北郡县,人民逃窜。
时攸弟已丧,妻亦痛伤而故,惟存孤子邓绥。
攸乃亦以牛马负妻贾氏并侄,徙避刀兵,思故旧父执与父祖故主琅琊王俱在江东,亦欲南行。
将过淮,陡遇石勒之军,牛马盘费悉为所掠,衣囊一空。
攸夫妻乃徒步携子侄而走,因无粮资给,日食一餐,艰苦特甚。
攸无奈,投大户求寄小儿,其人不纳,问以来历,知是宦门忠良子弟,赠银一两而别。
奈乎舟船不通,日行不过三十馀里,以贾氏素生宦族,不曾历此艰辛,又有二子为累,耽迟日月,银又用乏将尽。
贾氏曰:“江东尚远,身无馀资,何时能到?”攸曰:“再行五七日,可搭船去矣。
但无船钱可还,又思你们不能耐苦趱程,二子呱呱哭泣不已,我抱向前里许,返转再来顾你二人,以此耽阁,期还未定也。
”贾氏曰:“今我夫妻流离止此,进退无倚,多因是死,走他则甚?”攸曰:“我亦步步思想,一死俱了,必然死不为难。
但虑邓、贾二氏祖先不得血食,吾之罪也,故此忍死强捱。
若得老天见怜,延至江东,瑯琊必定垂念先人,讨得一官半职,上可以光显祖宗,下可以不绝祭祀,中可以酬汝半世相从劳苦。
只得勉强,图后少冀耳。
”贾氏曰:“言虽如此,我们一身自不能顾,有此二子初离襁抱,俱要背负,你一人焉能保全而去?”攸曰:“吾背一子,扶你共行,犹可以往。
但多一个,恐终不能兼济也。
”贾氏曰:“然则勉舍邓绥,可能度得性命否?”攸曰:“骨肉悉难割舍,且吾弟少亡,止遗此子,安可使他绝祀?我思和你年方四十,尚可再生,理当弃子存侄,以全大义。
或者神明默佑,稳达江南,赐育好子在后,未可谅也。
且叔子吾养,即吾之子一样。
”贾氏泣而从之,乃撇儿于道而行,其子大哭,随叫不止,贾氏痛哭,攸以言绐之。
转步以带将儿缚于树上,诳妻以为适见有一老人在于田间,将儿把与他去了。
妻信之,相与南走,又历无限苦楚,饥至一二日,无饭亦行。
得到江东,不待人引,竟至朝中求见元帝。
帝念其祖父世为琅琊府旧臣,遂任为中书簿署。
见攸贤而有才,改授东宫庶子。
以王导所举升行人正,往豫州候迎梓宫,回朝伏命。
因吴郡缺守,就补攸为吴郡刺史。
到任莅事,一清如水,使亲人载米自给。
三年任满当迁,人民遮道攀留,拥住舆马,不肯放之登舟。
攸乃只得转辔至府,唤父老辈分付,慰使往上讨保,肯准即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