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续三国演义_[明]酉阳野史【完结】(409)

  他仓卒焉能为备?竟入朝中,劫出刘曜,李傕、郭汜之事成矣。

  那时任吾行移,何望彼封一职乎?”陈安曰:“不探虎穴,焉得虎子?参谋之计是也。

  ”于是尽提军马,即日望长安而进。

  先遣人奉表入朝,言:“臣安幸托天灭收平剧寇。

  前因小疾,未获朝贺。

  今得疾瘳,特将兵马叩阙称寿,聊以奉扬陛下天威,使邻国少知畏惧。

  乞降鸿恩赐赏,以旌入南之勤,他日好令出门来用。

  ”表至,刘赵主以安率职,议遣该部迎之入城,加封受赏。

  姜发、刘岳二人知陈安之谋,乃诤言曰:“陛下以为陈安真来朝贺也,即便听之?吾知其乃不见诏去慰劳,来索封赏也。

  设不谨防,精兵十馀万毕集城下,一时变起,陛下其将何以御之?昔日石勒朝王浚之事,今日复见于长安矣。

  ”赵主听姜发所言,大惊,骇曰:“若此,何以待之?”游子远曰:“机怕识破。

  可亟遣人前去止住其兵,言有小疾,不须朝见。

  宜回守上邽,听颁封赏,勿使秦陇有失。

  陈安见吾阻遏,以为朝中有人,自然退去矣。

  ”赵主大悦,差飞使前往阻住安军,言有疾、封赏等因。

  陈安见计不成,知朝臣多谋智,心中失望,乃复与诸将佐议曰:“今吾本欲出其不意,袭取长安,擒拿刘赵。

  谁想计谋不售,汝等再有何议?”赵募曰:“此计不成,已成猜忌。

  我兵今有十万馀众,皇与帝自当为之,何用看人头面,俯首低眉,甘为仆隶,听人使役乎?”陈安曰:“所言虽是,然则以一上邽陇西之地,欲自称大,岂不妄乎?”张明曰:“要谋自立,一面西通氐羌主休屠王石武,一面以兵收取下郡,开拓地土,事业何有不成乎?自古为伯王者,几个能有现成之业,皆由小以致大者也。

  ”陈安听言甚悦,乃命姜冲儿、赵罕、刘烈等循讨下县、长安近郡诸处,差杨伯友西通石武。

  边疆守臣被侵,迭连具奏上长安求救。

  赵主刘曜见之大惊,慌集姜发、姜飞、刘岳、刘贡、呼延实等议之。

  刘岳曰:“陈安之反,未见真实。

  今石勒遣石生侵寇潼关,风声甚急,未可轻动大兵。

  陈安之事,可令一大臣亲至界外,问其何故而反,可化则自无妨,可安即当安之。

  俟石兵退后,又作区处。

  ”赵主依议,乃命大将鲁凭、刘咸、石琮同太尉呼延实引兵一万,径至上邽界外,勘问陈安反状。

  实等至其境,乃遣人去见陈安,言:“圣上有旨,今陇右公既服杨寇,有大功于朝,何为听信细人之言,以弃前勋?”陈安见使臣至,乃与众将议曰:“今赵主差太尉呼延实来责反状,何以回答?且姜、杨、刘、赵诸将经略下县未回,若与相忤,必致加兵,恐难为敌。

  ”张明曰:“此亦易也,可将计就计,把兵马整起,于瞿谷口扎一大营,设座席于内隘处,使赵募、宋亭、陈建、辛源分四处埋伏。

  只道是姜冲儿背行掳掠,昨知其情,已曾擒矣。

  今请太尉、大将军面鞫口词,以见吾之忠心。

  待其来至,一鼓而执鲁凭、呼延实,下次无人敢再来惹我矣。

  ”陈安大喜,命四将引兵二万伏于瞿谷深处,自与张明、张选扎营,设宴于谷口。

  遣人奉下马拜见之礼,再上禀状。

  呼延实看毕受札,乃对使者曰:“据陇右公自陈之词,既是姜冲儿坏法,以陷公于叛逆,可斩首送来,并捉其党伙,待吾带上长安见主便是,何须又要审问?”使曰:“陇右公也曾要斩小贼,众副将曰:‘若即杀之,太尉爷不知真假,只道是掩饰是非。

  ’以此要请大驾降临,面同勘其词,好回圣上耳。

  ”实曰:“既然如此,明日我来拜谒陈公领教,汝可回话。

  ”使出,鲁凭曰:“贼智莫测,未可深信,岂宜轻许就见?设若他是真心,何不送至我营来审?”实曰:“陈安不过上邽一郡,敢有妄想?今来伏罪,何有不真?休得怀疑,使人不安。

  ”鲁凭、石琮终是疑虑,不言而退。

  次日,陈安遣人来催,言:“陈将军等候老爷,望赐早降。

  ”呼延实乃命鲁凭将兵马一齐俱至瞿谷。

  石琮曰:“兵马只在此间,待吾等整理以备不然。

  ”实曰:“还是同去的是,一则可以防身,二则可以使他人惊惧。

  留则安心虑吾等见罪,或有变矣。

  ”竟令俱往。

  至营将近,只见陈安挂甲戎装,空身素手,与一班儒服之人立于道旁等候。

  石琮曰:“趁此一到,将安等诸人拿下,可断长安之祸矣。

  ”实曰:“不可,彼有十万人马,岂无准备?今以至诚接我,我等亦当以礼待他,方是绥来之道。

  ”琮乃只得听命。

  实至营前下马,安送上帐,率众参毕,禀请更衣献茶。

  实见其恭敬,悦而允之。

  安转入后,忽然间炮声冲天而起,鲁凭等慌忙上马,陈兵四下杀至,东有赵募,南有宋亭,西有陈建,北有辛源,将赵兵一万围于中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