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陈绍禹给米夫的信》,《资料丛书》第9册,第226~228页。
[163] 《王明诗歌选集(1913~1974)》,第78页。
[164] 《资料丛书》第9册,第16页。
[165] 《陈绍禹给米夫的信》,《资料丛书》第9册,第252~253页。
[166] 指中国革命。
[167] 指莫斯科。
[168] 指中国共产党。
[169] 即王明,下同。
[170] 《陈绍禹给米夫的信》,《资料丛书》第9册,第269~270页。
[171] 王明在延安写的简历说“8月~10月江苏省委宣传部干事”。曹仲彬、戴茂林《王明传》认为是7月底,见第170页。
[172] 李海文、曹仲彬:《访问李初梨谈话记录》,转引自曹仲彬、戴茂林《王明传》,第170页。
[173] 曹仲彬、戴茂林:《王明传》,第170~171页。
[174] 《传记与回忆》。
[175] 即米夫。
[176] 指在莫斯科的人。
[177] 即共产国际。
[178] 指中国共产党。
[179] 《陈绍禹给米夫的信》,《资料丛书》第9册,第342~343页。
[180] 《王明诗歌选集(1913~1974)》,第77页。
[181] 张国焘之弟,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1930年5月被捕,7月5日被绞杀于南昌。
[182] 《王明诗歌选集(1913~1974)》,第73页。
[183] 《王明诗歌选集(1913~1974)》,第75页。
[184] 李初梨:《六届四中全会前后纪事》,《中共党史资料》第73辑,第46页。
[185] 即李立三。
[186] 《柏山发言》,《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第390页。
[187] 曹仲彬、戴茂林:《王明传》,第467页。
[188]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册,第322页。
[189] 《周恩来政论选》下册,第817页。
[190] 指李维汉。
[191] 指向忠发。
[192] 指中国共产党。
[193] 指周恩来。
[194] 指莫斯科。
[195] 指中国革命。
[196] 《陈绍禹给米夫和马耶尔的信》,《资料丛书》第9册,第378~381页。
[197] 《王明诗歌选集(1913~1974)》,第289页。
[198] 指共产国际。
[199] 指中国革命。
[200] 指进行中国革命。
[201] 《陈绍禹给米夫的信》,《资料丛书》第9册,第438~439页。
[202] 刘峰、周利生:《论王明等与米夫的通信与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党史文苑》2009年第22期。
[203]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第645、650~651、644~645页。
[204] 于吉楠:《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和陈绍禹上台》,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专题讲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123页。
[205] 张秀华:《“调和主义”的实质:以王明取代瞿秋白》,《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1991年第2期。
[206] 李初梨:《六届四中全会前后纪事》,《中共党史资料》第73辑。
[207] 《王明诗歌选集(1913~1974)》,第79页。
[208] 戴学稷:《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二三十年代的留苏浪潮与中国革命运动》,《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米夫与中国革命关系纪事》认为中山大学是1930年夏停办的,见《米夫关于中国革命言论》,第583页。
[209] 亦译为基尔珊诺娃。
[210] 《回忆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革命史资料》第19辑,第100~101页。
[211] 王健英:《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历届中央领导集体述评》上册,第314页;戴茂林《关于王明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考证》说王明得知“十月来信”精神的时间约在1930年10月末或11月初。见《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2期。
[212] 《周恩来政论选》下册,第818页。
[213] 曹仲彬:《访问李初梨谈话记录》,转引自曹仲彬、戴茂林《王明传》,第181页。
[214] 曹仲彬:《访问黄理文谈话记录》,转引自曹仲彬、戴茂林《王明传》,第182页。
[215] 李初梨:《六届四中全会前后纪事》,《中共党史资料》第73辑,第47页。
[216] 这份材料存在王明档案里,未署名。
[217] 原件无年代,此日期是文件戳记上填写的时间。
[218] 《秦邦宪陈韶玉给中央政治局信——对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围剿”苏区的意见》,1930年11月13日。
[219] 盛岳:《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第239页。
[220] 原件无年代,此日期是文件戳记上填写的时间。
[221] 应为:《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
[222] 李初梨:《六届四中全会前后纪事》,《中共党史资料》第73辑,第47页。
[223] 杨奎松:《向忠发是怎样一个总书记?》,《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224] 黄允升:《毛泽东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创新》,第297页。
[225] 张国焘《我的回忆》说米夫“于一九三〇年夏季由共产国际派往中国”,见《我的回忆》第2册,第411页。盛岳《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说11月或12月去中国,第240页。《米夫与中国革命关系纪事》说是12月上半月到中国,见《米夫关于中国革命言论》,第585页。黄允升认为是12月10日到中国,见《毛泽东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创新》,第298页。戴茂林《关于王明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考证》说米夫是1930年11月中旬来华的,见《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2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