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政治书记处政治委员会给中共中央的电报说:你们关于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组成人员的建议,总的来说,我们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其中政治局和书记处组成人员中都有王明。[121]
10月8日 与康生联名致信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122]
10月9日 在共产国际政治书记处会议上发言。[123]
10月13日 在共产国际政治书记处会议上发言。[124]
10月19日 出席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会议,布置代表团当前要做的工作:1.准备文件,其中包括反奸细文件,关于满洲问题的文件等;2.准备参加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十三次全会的报告,确定报告人;3.写文章等。
10月27日 与康生给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写信。
信的内容共分四个部分:“现在我们要说的是反日运动和组织民族革命战争的策略问题”;“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具体纲领”;“这个文件的目的,主要的有下列几点”;“此外还有几件事顺便告诉诸同志”。
关于反日运动和组织民族革命战争的策略问题,信中说:“所谓‘抗日救国’是目前中国民众最中心最主要的问题,谁能在实际上证明他能解决这个政治问题,谁就能取得广大民众的拥护,谁就成为政治斗争的胜利者。”在当前情况下,“我们的党,除了继续努力,揭穿国民党一切武断宣传的欺骗外,首先必须给广大民众一切共同的非常具体的非常简单的,明了的对日作战行动纲领”。目前中国的政治环境,“非常迫切的需要广大的非常灵活的具体运用这一民族革命战争的策略”。
《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说:“中国人民唯一自救的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为此,“目前有绝对必要提出几点最具体最根本的办法来,作为我们武装抗日的共同行动纲领”。其要点是:1.全体海陆空军总动员对日作战;2.全体人民总动员;3.全体人民总武装;4.立刻设法解决抗日经费;5.成立工农兵学商代表选举出来的全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6.联合日本帝国主义的一切敌人。
信中还说,“这个文件的目的”,是“给全国民众一个具体的明显的容易懂的对日作战的行动纲领”,“尽最大可能团结一切反日力量,来建立真正广大的民众的反日统一战线”。[125]
这封信的基本思想,可以说比1月17日的宣言又进了一步,统一战线的对象已从愿意实行三条件的武装部队,扩大到愿意抗日的除国民党以外的党派、团体等中间势力及其上层人物。
在寄这封信的同时,王明等人还寄给中央政治局一种《红军须知》小册子。他们希望中央将小册子“很快的送给苏区”。
王明等人起草的这个《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具体纲领》,后来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经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1779人签名,于1934年4月20日发表,题为《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同日,中共上海中央局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中央致各省委、县委、市委的一封秘密指示信——关于开展反日反帝运动和组织民族革命战争的策略问题》,将王明、康生1933年10月27日的来信转发全党。
《传记与回忆》说:《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是“由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李杜、胡汉民、章任卓等知名人士和上海工人代表共三千余人,作为委员会发起人签名发表的。后来,全国各地有数十万人在这文件上签名赞同,因而不仅引起了抗日运动普遍的高涨,而且在海外华侨中,也成立了类似的组织”。
10月29日 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会议上作《中国形势与中共任务》的报告。这次会议还听取了周立[126]关于“列宁学校中国班清党问题”的报告,大家进行了讨论,最后王明说:接受意见后“向清党委员会报告”。
10月 撰写《致巴比塞、罗曼·罗兰及一切出席行将在巴黎开幕之青年反战大会的代表们》,发表于《共产国际》俄文版第8期、中文版第10期。《写作要目》说:此文“号召为保卫革命中国,反对帝国主义而组织群众斗争”。
11月3日 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政治书记处政治委员会会议上发言,指出中国共产党工作中的两个不足:一是“我们党组织和代表团同黄色工会中的工人群众联系不够。例如在上海,有一个很大的黄色邮电工会组织。他们有合法出版物、合法报刊等。如果我们打算同他们取得联系,召开会议或举行大会,这可能是可以做得到的。那里有我们的革命工会反对派党团,并且工人情绪高涨。如果同这些工人取得联系,这会对暂时还参加国民党黄色工会的工人具有更大的意义……以后要纠正这些不足之处,并要更加深入到工人中间去,把他们吸引到这个运动中来,揭露国民党的卖国政策和黄色工会的伪善。还有一个不足,这就是我们尝试同帝国主义驻上海的军事力量建立某种联系不够”。接着,他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第一,在中国方面,应该加强我们在上海的反战委员会,除了吸引地下的和诸如宋庆龄等半地下的人士参加外,还要吸引广大公开的人士、新闻记者、教授、教师、学生等参加,以便使我们的委员会以后在行动中有更多合法的或半合法的机会。第二,建议世界反战委员会[127]向上海派常驻代表,他在那里可以公开活动并同公开的和半公开的人士建立联系。第三,建议在上海创办固定的机关刊物,一方面使用英文,另一方面使用中文。[128]第四,建议在阿姆斯特丹和巴黎反战委员会的协助下,不仅同上海的反战组织而且同中国所有其他城市的反战组织建立更多的联系,以便从中国内部和外部一起采取行动,在这些城市的工人、知识分子和学生当中建立反战委员会,使我们的活动能够在全国展开,首先是在那些我们有很大可能做这方面工作的地区。还建议效仿美国建立中国人民之友协会。[129]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