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人物传记_郭德宏【完结】(804)

  7月上旬 中共中央要长江局在《新华日报》上刊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但王明等借口文章太长不予登载。随后中共中央要他们分期登载,但王明等仍不同意。由于同样的原因,《群众》周刊也未刊载。以后,只是在《新群丛书》中作为第15种出了个单行本。1941年10月初,毛泽东在与王明谈话时对王明的这个做法提出批评。10月8日王明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的发言中搪塞说:“我对这小册子只有两点不同意见的,一点是认为西安兰州会失守,另一点是国际援助问题”,根本不承认他不同意关于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结论。在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当有的同志再次批评他时,他在3月7日的发言中更把拒不刊登《论持久战》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说什么好像他是同意发表的,不同意的只是别人,对《新华日报》不刊登《论持久战》一事,他没有任何责任!但很多材料说明,不同意《论持久战》观点的正是王明本人。晚年他在《中共半世纪》一书中说:“这篇文章在延安发表后,毛泽东曾把它送到武汉,要求在《新华日报》上发表(该报编辑部是由我领导的)。我和秦邦宪(博古)、项英、凯丰及其他同志一致不同意这篇论文的内容,因为它的主要方针是对日消极抗战和坐待日本进攻苏联。这是既不合乎中国的民族利益,也不合乎中共的国际责任的……因而我们决定不把《论持久战》一文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此外,我曾把我们对毛泽东《论持久战》一文的意见,请当时在武汉的一位苏联同志转告斯大林和季米特洛夫同志。季米特洛夫同志下令不准该文在《共产国际》杂志上发表。”[240]

  有的学者认为,王明那时不在《新华日报》发表《论持久战》,并不是对毛泽东的不尊重。文章说:“1938年7月,正是武汉会战的关键时刻,我广大爱国官兵正与敌人浴血奋战,此时应该宣传的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牺牲精神,来激发斗志,鼓舞士气,而抗战前期失败不可避免的理性分析显然不符合当时的气氛。所以当时《新华日报》、《群众》周刊主要刊登的是鼓动军民保卫大武汉的社论、文章和报道。当然到8月下旬,知道武汉失守已经不可避免的时候,就需要镇定人民的情绪,不致因为一时的失败而对前途悲观绝望,此时对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理性分析显然就是鼓舞人民长期奋斗的最好的精神食粮了。所以王明马上就大张旗鼓地宣传毛泽东的持久战思想。专门出了单行本,并在8月的《新华日报》上刊登了37次广告,并将它誉为‘划时代的重要文献’、‘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的指南’。”[241]

  7月12日 在国民参政会上作《关于“拥护国民党政府实施抗战建国纲领提案”底说明》,第二天以陈绍禹的名字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提出此案的意义、基本内容、抗战建国纲领与其他党派纲领的关系等。此文又名《国共合作在发展和加强》,同时发表于《群众》周刊第2卷第6、7期合刊,《解放》周刊第48期,《共产国际》俄文版第10期,并曾收入解放社1939年4月出版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南》第6册。

  7月中旬 据有的著作说:武汉党组织召集部分工厂支部负责人开会,有人提出把工人组织到农村去打游击,王明却说“军队干部派不出来,打游击不行”。

  长期以来,很多论著认为在王明的影响下,武汉党组织对动员工人到农村打游击的工作,抓得不及时,不得力,使华中地区的敌后游击战争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但有的论著认为:“这种看法是对历史的歪曲,不符合王明的实际”;王明到武汉虽然主要是为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但对这方面的工作也是重视的,“王明是拥护支持游击战争的,华中游击战争的开展是迅速的,华中游击战争的迅速开展与王明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这是王明对待游击战争的主流。当然也可以找到王明对开展游击战争一些缺点和错误,但是不是主流。因之过去对王明‘反对游击战争’的一切不实之词,应予以推翻,以恢复王明和华中游击战争的本来面目”。[242]

  7月13日 《新华日报》、《悉尼华人报》刊登王明的《国共合作的发展和巩固》,此文还发表于《共产国际》俄文版第10期。

  7月30日 与周恩来、博古、凯丰致电毛泽东、洛甫、陈云、康生、胡服[243]并林伯渠、任弼时转冯文彬:“对于以西北青救代替民先、取消民先问题,我们有不同的意见,提议在政治局会议以前各地青年工作照旧进行,停止取消民先的言论和行动。”[244]

  7月 撰写《用笔来发动民众捍卫祖国》一文,希望文艺界同仁“抗敌不忘文艺,文艺为着抗敌,工作不忘创作”。此文以陈绍禹的名字收入1938年7月出版的《陈绍禹(王明)救国言论集》。

  同月 汉口中国出版社出版《陈绍禹(王明)救国言论集》一书。[245]

  同月 继王明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的王稼祥从莫斯科回国。行前,季米特洛夫同他和前去汇报工作的任弼时谈话。

  王稼祥在1968年写的《我的履历》中回忆说:“他(季米特洛夫)说:应该告诉大家,应该支持毛泽东同志为中共领导人,他是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其他人如王明,不要再去竞争当领导人了。”[246]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