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130页。
[500] 张培森主编《张闻天年谱》,第658页。
[501]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第368页;参见章学新《推动延安整风的关键性会议——真诚革命者的反躬自省和王明的诿过、倒算》,《党的文献》1997年第6期。
[502] 章学新:《推动延安整风的关键性会议——真诚革命者的反躬自省和王明的诿过、倒算》,《党的文献》1997年第6期;参见《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第195~199页。
[503] 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第234、235页。
[504] 章学新:《推动延安整风的关键性会议——真诚革命者的反躬自省和王明的诿过、倒算》,《党的文献》1997年第6期。
[505] 章学新:《推动延安整风的关键性会议——真诚革命者的反躬自省和王明的诿过、倒算》,《党的文献》1997年第6期。
[506]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第329页。
[507] 杨奎松:《毛泽东发动延安整风的台前幕后》,《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
[508]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第199页。
[509]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130页。
[510] 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第237~238页。
[511]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第370页。
[512] 章学新:《推动延安整风的关键性会议——真诚革命者的反躬自省和王明的诿过、倒算》,《党的文献》1997年第6期;杨奎松:《毛泽东发动延安整风的台前幕后》,《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
[513] 杨奎松:《毛泽东发动延安整风的台前幕后》,《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
[514] 《谢觉哉日记》上册,第339页。
[515] 中央档案馆资料党史研究室:《延安整风中的王明——兼驳王明的〈中共五十年〉》,《党史通讯》1984年第7期。
[516]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130页。
[517] 王明:《中共半世纪》,第31、51页。
[518] 《王明诗歌选集(1913~1974)》,第143页。
[519] 王明在《中共半世纪》中说是10月6日和7日(第31页)。但据毛泽东10月8日的发言,这次谈话应在10月7日。
[520]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131页。
[521] 中央档案馆资料党史研究室:《延安整风中的王明——兼驳王明的〈中共五十年〉》,《党史通讯》1984年第7期。
[522] 杨奎松:《毛泽东发动延安整风的台前幕后》,《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132~133页。
[523] 张学新主编《任弼时传》,第474页。
[524]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132页。
[525] 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第242页。
[526] 中央档案馆资料党史研究室:《延安整风中的王明——兼驳王明的〈中共五十年〉》,《党史通讯》1984年第7期。
[527] 中央档案馆资料党史研究室:《延安整风中的王明——兼驳王明的〈中共五十年〉》,《党史通讯》1984年第7期。
[528] 王明:《中共半世纪》,第31页。
[529] 《写作要目》。
[530] 即统一指挥、统一编制、统一武装、统一纪律、统一待遇、统一作战计划、统一作战行动。
[531]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第201~202页。
[532] 《杨尚昆回忆录》,第210~211页。
[533]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133~134页。
[534] 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第243页。
[535] 该刊资料室编《关于王明治病和出国的材料》,《中央档案馆丛刊》1986年第3期;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134页。
[536] 王明:《中共半世纪》,第32~33页。
[537]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148页。
[538] 因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谈到他准备在政治局会议上作的关于苏维埃运动后期“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的结论草案要点,而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是13日下午召开的,所以估计这次书记处会议是当天上午召开的。
[539]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第222~224页。
[540]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第374~375页。
[541] 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下卷说这篇文章是在起草《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线结论草案》之前写的,而《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线结论草案》是10月22日开始起草的,故可以判定这篇文章是10月22日之前写的。见该书第734页。
[542] 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第734~735页。
[543]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第51~52页。
[544] 《驳第三次“左”倾路线(节选)》,《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345页。
[545]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132页。
[546]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第50页。
[547]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第215~217页。但据杨奎松考证,毛泽东《关于一九三一年九月至一九三五年一月期间中央路线的批判》文章中批判王明的很多内容,是毛泽东在1943年修改时加进去的。他说:毛泽东在1941年9月会议后写这些笔记时,“他的矛头还是指向博古的,情绪还较为平和。这时,毛泽东显然带着极大的愤怒重读了这些文件,因而大大修改了原来的笔记,不仅加上了王明,而且转而把王明视为那条‘左’倾路线的头号罪人了”。见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149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