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_熊逸【完结】(191)

  [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Tristes Tropiques, by Claude Levi-Strauss, Librairie Plon 1955 et 1973),王志明/译,三联书店,2000年。

  [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张絮山/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Les Formes Elé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Le Systeme Totémique en Australie, by Emile Durkheim, Alcan, Paris, 1912),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法]摩莱里:《自然法典》,黄建华、姜亚洲/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法]让·梅叶:《遗书》,陈太先、睦茂/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法]古朗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李玄伯/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

  [法]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

  [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周红/译,三联书店,1992年。

  [德]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意]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The Ruling Class, by Mosca, G. The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 New York.),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

  [美]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Local Knowledge, by Geertz,C.),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美]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by Benjamin A. Elma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赵刚/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美]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 the Chang-chou school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y Benjamin A. Elman, 1990),赵刚/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美]伯克富:《基督教教义史》,赵中辉/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美]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China Turning Inward: Intellectual-Political Changes in the early Twelfth Century, by James T. C. Liu,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赵冬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A 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 7th edition, by Stavrianos, L. S., 1999),董书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Th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Roman Empire, by M. Rostovtzeff, 1957),马雍、厉以宁/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美]爱德华·罗斯:《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 A Survey of the Foundations of Order, by Edward Alsworth Ross, The Macmillan Company, New York, 1920),秦志勇、毛永玫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陈仲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

  [美]夏含夷:《古史异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The Story of Christian Theology, by Roger E. Olson,2002 CEF 校园书房出版社),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The Sacred Canopy: 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 by Peter L. Berger, Doubleday and Company, Inc. Garden City. New York, 1969),高师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美]贾志扬:《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赵冬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汪荣祖:《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中华书局,2003年。

  [美]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曹幼华、单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The Theory of Democracy Revisted, by Giovanni Sartori, 1987),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

  [美]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Hobbes: Its Basis and Genesis, Strauss, L. 1963),申彤/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

  [美]赫希曼:《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The Passions and the Interests, by Albert Hirschman),李新华、朱进东/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美]S.E. Taylor L.A. Peplau D.O. Sears:《社会心理学》(第十版)(Social Psychology, 10th Edition, 2000),谢晓非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vol.1, by Will Durant, 1935),东方出版社,1998年。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日]西田几多郎:《善的研究》,何倩/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

  [日]竹添光鸿:《左氏会笺》,富山房编辑局,明治四十四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