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玄机∶清王朝皇权角逐中的平步青云者_高冕【完结】(60)

  湘军奠定曾国藩一生功名之基。曾国藩的命运,与湘军紧紧连在一起。曾国藩说自己从编练湘军开始,就走上了“以杀人为职业”的道路,按此说法,湘军就是他手中的杀人利器。

  湘军从咸丰四年二月出师“东征”时的一万七千人,几起几落,逐渐发展壮大,发展到后来的十二万人,取代绿营的战略地位,将强大的太平军送上毁灭之路。

  湘军兴,曾国藩官运亦兴;湘军挫,曾国藩官运亦挫。

  咸丰四年四月,湘军首战先挫后胜:兵败靖港,曾国藩投水自杀被人捞起,咸丰帝革去其侍郎之职,青灯黄卷二三十年博取的官职,被一撸到底;三日后获得湘潭之捷,咸丰帝赏他三品顶戴。

  同年八月,湘军克复武汉,咸丰帝闻奏立即赏给曾国藩二品顶戴,命他署理湖北巡抚。

  同年十二月,太平军夜袭泊于九江江面的湘军水师,曾国藩座船被俘、文件尽失。见水师惨败,曾国藩再次投水自杀,再度被人捞起,但他见大势已去,想以策马赴敌方式又一次自杀,被人劝止。

  咸丰九年(1859年)闰三月,清军江南大营在太平军猛攻下溃散,金陵以东再无朝廷可用之兵,湘军遂成中流砥柱,曾国藩临危受命,咸丰帝赏加其兵部尚书衔,命其署理两江总督,不久正式委任两江总督,并授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

  咸丰帝死后半个月,即咸丰十一年八月初一日(1861年9月5日),湘军攻陷安庆,太平军一万六千余人大部被杀,突破太平天国上游屏障,湘军顺江东下,挥师进攻太平天国都城天京(金陵)。清廷赏加曾国藩太子少保衔,命他督办江、皖、赣、浙四省军务,巡抚、提督、总兵以下文武官员全部归他节制,曾国藩权力急剧扩大。三个月后,清廷给予他更高荣誉,擢升他为协办大学士。

  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初,曾国藩部属曾国荃率部进驻金陵雨花台,掀开湘军围攻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序幕。经过两年多惊心动魄的激战,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1864年7月19日),湘军曾国荃部以五万之众,攻陷太平军万余人死守的“天京”城,实行血腥屠城,太平天国宣告失败。随后,太平军余部坚持与清军作战两年多。太平军从发动金田起义以来,奋战十四年之久,起义烈焰席卷十八个省,北伐太平军震撼京津,极大地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曾国藩创建的湘军,在王朝岌岌可危之际,砥柱中流,将太平天国屠戮于血泊之中,力挽社稷之倾颓,使清廷免遭灭顶之灾。曾国藩扶倾定危,位列同治中兴名臣之首。

  扶倾定危(12)

  高冕

  曾国藩的官运,由进入巅峰状态的湘军,托举到蒸蒸日上的境界。他成为同治朝政坛上最耀眼的明星。

  湘军攻陷天京后八天,清廷赏加曾国藩太子太保衔,赐封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赏戴双眼花翎,宠荣备至,风光无比。

  扶倾定危的皇皇巨功,加上功成不居、远嫌避疑的作风,使他长保荣宠,即便遭遇跌挫亦能隆隆直上。

  曾国藩剿灭捻军师老无功,虽于同治五年十一月(1866年12月)回任两江总督,剿捻差使由其昔日部属、江苏巡抚李鸿章接替,但仕途并未受到影响,返回两江总督府两个月后,由协办大学士荣晋体仁阁大学士,荣获清代文官最高品秩。清王朝要倚重这位能臣之处尚多,他们想用他练兵之才,为皇家训练一支湘军那样强大的部队,拱卫京师重地。同治七年(1868年)四月,清廷再次赏给他巨大荣耀,将他荣晋为武英殿大学士;当年七月二十日(9月6日),同治帝降旨,将他调任直隶总督。直隶为天子脚下畿辅重地,地位在全国所有省份中最为重要。因此,直隶总督向来居清代各省总督之首,位同宰辅。直隶总督全称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简而言之,就是一人独揽畿辅重地大权。曾国藩于十一月初四日从江宁乘船北上,十二月十三日抵京师,寓居贤良寺。随后,陛见慈禧太后和同治帝,拜访军机大臣及内阁、翰林院各位官员。从咸丰二年六月离京起,弹指一挥间,十六年过去了。十六年后的京城,风雨沧桑,物是人非,很多熟悉的面孔不见了。他的恩师、道光帝宠臣穆彰阿,咸丰帝即位后即被革职,已经作古十多年;昔日令他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咸丰帝,也已宾天多年。他偷闲走访了穆彰阿故宅,见到他的两个儿子,目睹其家境败落,车马稀少,回想当年其府邸荣华盛况,感慨万千。同治八年(1869年)正月十六日,曾国藩进入紫禁城,赴乾清宫廷臣之宴。满汉大学士、尚书分列两排就坐。当年亦师亦友、现居文华殿大学士高位的倭仁,排在满大臣之首,坐在西面;曾国藩排在汉大臣之首,坐在东面。东西对坐的倭仁、曾国藩,紧挨着同治帝的御座。曾国藩位列汉大臣班首,与天子同宴共饮,享受生前最高荣誉。二月初二日,曾国藩走马上任,正式接直隶总督关防,成为最为显赫的汉大臣。同治九年(1870年)十月十一日,曾国藩六十岁生辰,同治帝赐给他“勋高柱石”御书匾额,评价之高,一时无比。

  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触怒国人,痛遭唾骂,清廷只好让他回任两江总督。这是他第三次担任这一职位。两江总督管辖最富庶的江南,控制着王朝的钱袋子,其地位在全国各省份中仅次于直隶总督。同治九年秋,曾国藩将直隶总督官印交给高足李鸿章,启程南行,奔赴金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