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暴富年代_语龙【完结】(33)

  “我知道你是书法鉴赏家,对主席的字尤其有研究,冒昧打扰,不知余老板对我所说的感不感兴趣。”

  余世杰的胃口被吊了起来。

  “什么时候看货?”

  “明天!”

  陈少雄欲擒故纵。

  当晚,余世杰和何家全就住在白天鹅宾馆,没有回鹿港。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到正日拍卖行去看字。

  主席的字遒劲有力、气魄宏伟,感染力很强。

  余世杰一看就爱不释手。

  他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长城最顶端的石碑上就镌刻着毛主席这句名言。这幅《六盘山》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要多少钱?”

  “二百万。”

  陈少雄尽量搂着,没有往上加价。

  “好,这幅《六盘山》我买了。”

  回到鹿港,余世杰把这幅《六盘山》找人带到香港,转手就卖了四百万。一进一出净赚了二百万。

  余老板兴致大增,他的天婵画廊也如期开张了,那位在白天鹅遇到的公关小姐成了画廊的经理。

  余老板果真是一诺千金。

  余世杰很是得意:

  “无论任何人,只要按我说的好好干,都可以发财。”

  他似乎有点石成金的神通。但这一切却让何家全的心里很不平衡。他感到自己在余老板的心目中,和一个公关小姐没有多大差别,之所以成功,全赖余老板所赐。

  主席御宝的前世今生(3)

  毛主席致柳亚子先生那封信后来果真在天讯画廊卖出了大价钱,余老板一夜之间造就了一个富姐。

  近年来,有关毛主席和“文革”的文物价格一路蹿升,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让人不堪回首,可“文革”的文物都奇货可居,一套景德镇主席用磁卖了上千万元;一幅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卖了一千五百万。

  安源煤矿大罢工,本来是刘少奇的杰作,在“文革”中却安插到了伟大领袖头上,据说他老人家还专门在中南海调看了这幅画,对这幅表现自己开创中国工人运动先河的掠美之作,主席非常欣赏。

  肖像画家有一条经验之谈:要想让被画者满意,必须美化之,越美越好,越不像越好。

  类似的还有《井冈山会师》,本来是毛泽东和朱德会师,却被篡改为毛主席和林彪会师。

  有一个当代民间故事说:“文革”中朱老总驱车驶过长安街,看到了改版的《井冈山会师》的大幅壁画,疑惑不解问秘书:“我有那么矮吗?”

  秘书只好回答:“这是为了突出伟大领袖。”

  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文革”的文物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所传达的历史信息是深厚而独特的。

  而毛泽东曾是新中国的精神支柱。有关他的一切自然成了稀世珍宝。

  一条大鱼终于游向了余世杰。

  这次是毛主席的手书长卷《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这首词是毛泽东青年时期所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气概非凡。一九四五年赴重庆谈判时,毛主席奋笔疾书,抄来送给当时上门索字的柳亚子,并由《新民报》首次发表。

  此词一出,舆论大哗,大家纷纷惊叹毛泽东有王者之气,蒋家王朝的气数尽了。

  气得蒋介石急令国统区所有的御用文人每人都来填一首《沁园春》的词,结果没有一个人能超越毛泽东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

  《沁园春·雪》是毛主席唯一的一幅有题头有落款的手迹。

  至于来路则更加扑朔迷离。

  余老板早就陷入到对主席书法的迷恋之中,买卖《六盘山》的成功更是让他信心百倍,这生意大有赚头。

  陈少雄为《沁园春·雪》开价五百万,余世杰眼眨都没眨,便付了款。

  《沁园春·雪》成了天婵画廊的镇店之宝。

  一年以后,何家全陪新华社一位副社长参观天讯,下榻在鹿港大酒店。

  这位副社长很惊诧在天讯画廊看到毛主席的《沁园春·雪》。

  他向何家全讲述了《沁园春·雪》的典故:

  一九四五年,毛主席在重庆应柳亚子之约,抄写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毛主席诗《和柳亚子先生》中的“索句渝州叶正黄”,指的就是这段史实,渝州即重庆。《沁园春·雪》的手稿由时任《新民报》总编辑的赵超构交给了郭沫若,郭沫若托付给重庆《新华日报》。建国后,《沁园春·雪》的手稿一直妥为保管在新华社总社的保险箱里,遇有重大庆典,偶尔会拿出来展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