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草根儿_曹保印【完结】(8)

  “我还能上学吗?”

  “上,怎么不上?听说,城里有专门为咱们办的学校。”

  “有秋后小学好吗?”

  “应该差不多吧,你柳桩叔家的闺女,就在这样的学校上学。因为学习好,听说去年过年时,学校还奖给她一本字典呢!”

  “到时候,我也一定能奖一本。”蚂蚱这才有一点儿高兴。

  蚂蚱想,能发奖品的学校,肯定比秋后小学好。

  “那你就去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吧!”蚂蚱的爸爸掐灭了又烫着手的烟头,准备出去了。

  “我去找村长开一张打工证明,顺便告诉你壮福爷一声。”说完这话时,蚂蚱的爸爸已经推开了院门。

  蚂蚱的爸爸说的壮福爷,就是石头的爷爷。

  爸爸走了以后,蚂蚱并没有立即收拾自己的东西。蚂蚱知道,自己需要的东西,妈妈会帮着收拾的,何况,这样的东西并不多。在这一点上,男孩子不像女孩子,哪怕是一个早已破得不成样子的布娃娃,都要像宝贝似的带在身上。

  不过,蚂蚱也有自己想要带走的东西,那就是兔子。可是,兔子是不用“收拾”的,只要爸爸答应,让兔子跟着自己走就行了。

  兔子是一条狗,一条个头儿已经长到蚂蚱不用弯腰,就可以抚摸它脑袋的大黄狗。大黄狗之所以不叫狗,而叫兔子,是因为它和兔子跑得一样快。不,准确地说,应该比兔子跑得还快。

  还是在兔子很小的时候,蚂蚱就把它从石头家抱来了。

  当时,兔子才刚断奶。

  为了把兔子养大、养壮,蚂蚱常常细细地嚼馍给它吃。如果哪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妈妈逮一只鸡杀了,蚂蚱更会把连自己都舍不落得吃的鸡肉,留下来给兔子吃。就因为这,妈妈没有少吵蚂蚱。但是,每次吵过之后,妈妈都会把自己碗里的肉,再拨到蚂蚱碗里去。

  当然,长大、长壮了以后的兔子,也没少给蚂蚱挣脸面。

  有一年冬天,下了好大好大的雪,田里的冬庄稼、杂草丛、乱灌木林等,都被厚厚的雪盖住了。连秋后西边一里外的废黄河,也结上了硬硬的一层冰。在这样的日子里,大人们最喜欢做的事儿,就是聚在一起打牌、唠嗑、吹牛。

  小孩子们在雪地里玩累了以后,也聚到了一起。不过,他们消磨时间的方式和大人们不一样。当然,和城里的孩子,也很不一样。

  他们常常是,在一个伙伴家里升堆火,然后,围着火堆轮流讲故事。听故事的人,当然也不会老老实实坐着,他们会把花生、玉米、大豆、红薯等埋在火灰里烧。随着故事情节的曲曲折折,那些食物的香味儿,也慢慢悠悠飘起来。

  再看讲故事和听故事的孩子,几乎每个人的嘴边都流着长长的口水,有的口水流得老长,摇摇晃晃成了一根亮亮的线,在空中左一摆、右一摇的,就像夏天从槐树枝上,咬着一根银丝,凌空吊下来的小虫子似的。这样长的口水,真不知是被食物的香味儿引诱的,还是被故事情节逗的。

  这一天,蚂蚱正想去石头家玩,走到半路的时候,看见柳桩叔一帮人扛着鸟铳、领着自家的狗,要到田里打野鸡、野兔。这可是一件既刺激又好玩的事儿!

  蚂蚱赶紧跑过去,大声对柳桩叔说:“柳桩叔,我也要去!”

  柳桩笑了:“好吧。”

  要打猎,没兔子怎么行?没石头、二蛋儿、三虫儿怎么行?兔子是蚂蚱的好帮手,石头、二蛋儿、三虫儿是蚂蚱的好朋友。想到这儿,蚂蚱赶紧打了几声响亮的口哨,接着,又大声喊着石头、二蛋儿、三虫儿的名字。

  “石头!”

  “二蛋儿!”

  “三虫儿!”

  在大雪覆盖了整个世界的农村,到处都是静悄悄的。蚂蚱尖锐的哨声、响亮的喊声,很快就传到了本来就不远的地方,传到了这些小伙伴的耳朵眼儿里。

  不一会儿,先是兔子箭一般窜过来。接着,石头、二蛋儿、三虫儿,也气喘吁吁跑来了——“呼!呼!呼!”

  “蚂蚱,有什么好事儿呀!”三虫儿急急地问,他和叔叔的性格一样,不管做什么事儿,都火急火燎的。

  “打猎!和柳桩叔他们一起!”蚂蚱简短而又兴奋地说。

  这时,柳桩他们几个大人,正站在村边。笑眯眯地等着他们。

  蚂蚱、石头、二蛋儿、三虫儿,每个人都领着自己的狗,狗儿一个比一个欢实,人也是一个比一个快乐。

  很快,他们从废黄河上面的破砖桥上走过,向离秋后更远的田里走去。

  走了差不多快一个小时的样子,他们停了下来。

  “注意看地上脚印。” 柳桩说。

  柳桩说的脚印,是野鸡、野兔的脚印。在大雪覆盖的田野上,如果有什么动物刚走过不久,便会在雪地上留下清晰的脚印。一看这些脚印,你就会马上知道,是野鸡刚走过,还是野兔刚来过。

  “这儿,这儿!”蚂蚱喊。

  一群人很快从四面聚拢过来,站在一个清晰的脚印边看。

  第一章 离家2(2)

  “是野鸡!”

  柳桩话音刚落,兔子便窜了出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