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茉尔笑着道:当年格格一席话,就能把洪师傅那半个死人给说活了!这会儿,只是收服一位老太太,又有何难!
大玉儿瞪了苏茉尔一眼,苏茉尔忙含笑掩口,不敢再说。
洪府书房里,洪承畴神情显得很颓丧,精神不济,顺治不禁问道:师傅,你还好吧?
洪承畴勉强一笑,强打精神问道:臣不要紧。皇上近来读到宋史了吧?记不记得赵普常念的那本书?
顺治答道:不是说他“半部论语治天下”吗?从前在上书房开蒙时就读过了!
洪承畴点头:好,温故而知新,臣请皇上默诵一章。
顺治犹豫地随手翻开面前的《论语》,正好翻到“为政”篇,他有些尴尬地仰头望天,绞尽脑汁地苦思,嗫嚅道:子曰……子曰……
洪承畴提个头:为政以德……
顺治结结巴巴地:子曰,为政以德,譬如……譬如……
洪承畴叹了口气,失望沮丧催化了他满腹委屈,竟然忍不住流下泪。
顺治吓了一跳,忙起身问:师傅,你……你怎么啦?
洪承畴连忙用袖子拭泪,垂首道:臣失仪。
顺治歉然道:师傅,对不住,当年我就没有好好背,早就忘得精光……
洪承畴忙道:没事儿,皇上请坐,臣只是……一时感触,不要紧,不要紧!
顺治坐下,显得很惭愧自责,他默默低着头翻了几页书,突然看见“子曰:君子不器”这一条,想了想,计上心来。
他拿起书走向洪承畴问道:师傅,这句话怎么讲啊?
洪承畴擦擦眼泪,定睛细看,只见顺治一只手掩在书上,把“器”字下面那两个“口”字遮住,变成了“君子不哭”四字。洪承畴不禁破涕为笑。
小唐笑着拍手:好了好了!师傅笑了!
洪承畴收起笑意,正色道:当前人心望治,如大旱之望云霓。皇上聪明过人,要上慰两宫、下慰百姓,臣俯请皇上,就在今日痛下决心……
顺治打断道:知道知道!朕一定会用功的!
洪承畴感伤地:臣虽难逃千古骂名,只愿辅助皇上成为一代贤君,造福黎民,那么……也算稍稍对得起良心了!
这时,小唐轻咳一声,低声道:这会儿已是辰时三刻,请洪大人预备接驾吧!
洪承畴一愣:接驾?
小唐解释道:圣母皇太后只带着亲信,出宫上完香,便要临幸府上,说是要来探望大人的高堂……
洪承畴闻言大吃一惊。
洪府花园里,洪承畴扶着洪母往凉亭走,紧张地猛揩额头上的汗。
洪母满脸不悦,骂道:别拉我!我谁也不见!
洪承畴紧张地:娘,想见您的是……圣母皇太后啊!
洪母一怔,停下脚步,声音更大骂道:管她什么黄太后紫太后,要我跟蛮子下跪,办不到!
洪承畴哀求道:您老人家帮帮忙,照个面就行,皇太后不会为难您的!
洪母毫不客气地:你就说我已经被你气死了!不见不见!
洪承畴一面低声哀求,一面连扶带拉,将洪母领至凉亭中。
洪承畴见大玉儿与顺治满面微笑地坐着,苏茉尔、小唐站在他们身后,连忙打千:臣恭请皇太后、皇上圣安!
大玉儿笑道:洪大学士快请起!
洪母气得将拐杖在地上一顿,转身就要走,大玉儿站起,柔声道:打扰了老夫人静养,真是对不住!不过您既然来了,何不坐一会儿?
洪母头也不回,硬声道:乡野鄙人,不懂礼数,怕冲撞了皇太后。
大玉儿微笑道:老夫人放心,又不是年节朝贺,咱们只是顺道探望,聊聊家常,何必拘泥什么礼数!
洪母见大玉儿和颜悦色,言语谦恭,略觉奇怪,转头看着大玉儿,冷冷地问道:老身何德何能,敢劳皇太后屈尊降贵,亲来探望?
大玉儿真诚地:听说老夫人是名臣之后,知书达礼,教子有方,因此特来讨教。
洪母转头怒瞪着洪承畴,冷冷道:教子有方?哼,老身最后悔的就是生下这个不忠不孝的孽子!
洪承畴满脸尴尬,不敢抬头。
大玉儿走近洪母,柔声问道:老夫人是责怪洪学士……不该降我大清?
洪母不答,冷冷地别过头去。
大玉儿仍微笑道:老夫人读书知史,可还记得古时名臣,管仲和魏征,也都不是从一而终,史书上对他们有褒无贬,只因为他们能够辅佐新主做好事!
洪母看大玉儿一眼,欲言又止。
大玉儿庄重地:我猜到老夫人心里的话,你要说,管仲和魏征的新旧主子原是同邦,而我满洲人是异族?
洪母虽没有说话,但从她神情可以看出她对大玉儿的话默认了。
大玉儿继续道:老夫人,我说你还是想不开。舜,东夷之人;文王,西夷之人也。他们君临天下,却能四海归心,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施政,能从全局着眼,并不以夷狄自居,所以就无所谓华夷之辨了。
洪母神色犹疑,仿佛想反驳又不知从何驳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