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_张秀平/王晓明【完结】(146)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和内容出自孙武。但后人因《汉书·艺文志》著录《吴孙

  子兵法》有82篇,图9卷,而多认为13篇是曹操削除繁冗,取其精粹而成。又有人因

  《汉书·艺文志》著录的《齐孙子》,即《孙膑兵法》久已失佚,后世流传的只有一部

  《孙子兵法》,而认为13篇出自孙膑之手。不过,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

  一部《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的残简,以及记载孙武言行的70余枚竹简后,学者们

  已多倾向于13篇应出自孙武之手,82篇则是孙武后学所著,是用以补充和解释13篇的。

  《孙子兵法》共有13篇,各篇均有其主题思想,但又构成一完整的思想体系。

  《计》篇论述的是能否进行战争的问题。孙武指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

  大事。“道”、“天”、“地”、“将”和“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五项基本要素。

  “道”指使人民与统治者同心同德;“天”指昼夜、晴雨、寒暑等气候时节和天命、人

  事、道义;“地”指土地和地势、地形的高下、险要、平坦、距离的远近,攻守进退的

  利弊;“将”指将帅的智谋、赏罚必信、爱抚士卒、英勇果断和军纪严明;“法”则指

  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职责的划分和管理,以及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

  孙子认为,从这五要素出发,根据国君是否贤明,将帅有无才能,“天”、“地”

  二方面的条件如何,法令能否贯彻实行,兵力强弱与否,军队是不是训练有素,和赏罚

  是否分明,可以预知战争的胜负,从而采取适当的对策和相应的行动。

  《作战》篇主要阐述的是如何进行战争。孙子认为,战争的清耗和战费的开支是十

  分庞大的,战争旷日持久势必危及国家的存亡。所以,他主张速胜。此外,为弥补己方

  的消耗和削弱敌国,他又主张“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

  《谋攻》篇主要论述了如何进攻敌国的问题。孙子主张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取得

  最大的成功,即力求不战而胜,不靠硬攻而夺取敌城,不需久战而毁灭敌国。所以,为

  实现这一目标,他就特别强调以谋略取胜,指出:用兵的上策首先是以政治谋略取胜,

  其次以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取胜,下策才是攻城。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仅

  需要知己,还要做到知彼。

  《形》篇主要讲如何利用物质之“形”来保全自己,取得完全的胜利。孙子认为,

  只有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时机,才能夺得战争的胜利。

  当取胜条件不足时,应采取守势,当取胜条件具备时,则应采取攻势。因此,会用兵的

  人善于使自己处于不可战胜、必胜无疑的地位,擅长于创造战胜敌人的机会。只有这样

  的人才能掌握胜败的决定权,他所战胜的是已经注定要失败的敌人。而上述足以使自己

  立于不败之地的物质之“形”,便是由国土的大小所产生的物产、军资、士卒的多少,

  以及军事实力对比的强弱。

  《势》篇主要阐述如何造成有利的态势,来压倒对方。孙子认为,只要选择有才能

  的将领,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以自己的军事实力为基础,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有力态

  势,士卒就会勇猛无比地战胜敌人。而要造成有利的态势,就必须正确组织和部署兵力,

  善于指挥调动军队,擅长出奇制胜,即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奇”、“正”是相

  辅相生的关系,它们的变化是无穷的。所以,要出奇制胜,就应善于因时、因地、因事

  制宜,根据情况的变化,改换奇正的战法。此外,要造成有利的态势,还必须善于故意

  向敌示弱,诱敌以利,以达到欺骗和调动敌军的目的,造成战胜敌军的有利时机。

  《虚实》篇主要论述指挥作战如何争取主动权,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孙子认为,

  要取得主动,就要善于诱敌以利,调动敌军而不被敌军所调动,就要善于了解敌情和隐

  瞒我军的意图、行动和用兵规律。如能做到这些,就能掌握主动,集中我军兵力,分散

  敌军兵力,利用敌军的弱点和错误,以众击寡,避实击虚,因敌而制胜。

  《军争》篇论述的是如何通过机动掌握主动,先于敌人造成有利态势和取得制胜的

  条件。孙子认为,两军相争时,最困难的莫过于要懂得将迂曲视为径直,以不利为有利,

  比敌人后出动而先到达必争之地,先敌取得制胜的有利条件。孙子还指出,要先敌取得

  制胜的条件,必须避免轻率冒进,把握各国的动向,了解道路、地形,重视向导,善于

  欺骗敌人,根据情况分散或集中使用兵力,擅长指挥军队,根据军队的士气、军心和军

  力,因敌而变,去夺取胜利。

  《九变》篇主要论述如何发挥指挥上的灵活性。孙子认为,灵活性的基础在于对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