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趣向。这是《中国100系列丛书》的宗旨之所在。
战争是最著名的流血事件;著作则是文化结晶的载体。
中国的100次事件》、《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影响中国的100本书》、《影
响中国的100对文化》,虽然仍未脱出中国历史著作以政治(人、事)、经济(事、典
章制度)、军事(战争)、文化(书、专题文化)为纲的窠臼,但将《100次战争》和
《100本书》,从事件和文化中单独析出,独立成卷,更加突出了战争这个流血政治在
中国几千年历史变革中的作用;突出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史学著作、哲学著作、科技著作、
地理著作、天文历法及医药著作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突出地位和作用,这也符合中国
历史的实际。与世界文明发展史的脉络相比较,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同之处之所在。
本书各卷内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分则独立成卷,合则融为整体。《影响中国
的100个人物》中,列举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宋太祖、辽圣宗、成吉思
汗、康熙等帝王;老子、孔子、墨子、庄子、荀子等思想家;周公、诸葛亮、包拯、范
仲淹、王安石、岳飞、林则徐等将相;扁鹊、张衡、蔡伦、张仲景、祖冲之、李时珍等
著名科学家、医学(药)家;屈原、司马迁、班固、王羲之、李白、杜甫、司马光、曹
雪芹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旅行家;陈胜、项羽、黄巢、李自成、洪秀全等
农民起义领袖;张骞、班超、玄奘、鉴真、文成公主等民族关系和中外交通史上的先行
者;
孙武、孙膑等军事理论家。“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
动而已”。本书列举的100个体为个体的人,或大浪淘沙,或艰难玉成,但都在创造中
国历史的实践中扮演一定或重要角色,承认个人在创造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
这些人物的言谈举止的描写,写出他们的神韵、性格、思想、气质、情感、欲望、爱好
等等,这是史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本书对这些人物的述写,则主要挑选传主一生中对
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事迹进行描写、叙述,“寓论于史”,别开生面。读者也可以见
仁见智,按照评价历史人物的客观标准和主观爱好,排定这些人物的座次。
《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中,既有商汤灭夏、三家分晋、楚汉之争、三国鼎立、
三分归于西晋、北魏统一北方、隋文帝统一南北、陈桥兵变、靖康之变等封建王朝更替
之际的著名事件,也有百家争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白虎观会议等学术流派的纷争;
既有焚书坑儒、魏武灭佛、神不灭和神灭论风波等宗教史上的尖锐激烈斗争,也有商鞅
变法、盐铁会议、隋文帝改革、永贞革新、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洋务运动等政治、
经济的改革和改良;既有王莽改制、庆历新政和庆历党争、袁世凯复辟帝制、吴楚七国
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等进步和保守的斗争,也有秦始皇统一中国、成
吉思汗统一蒙古、康熙撤藩与平定三藩之乱等统一和分裂的斗争;既有陈胜吴广起义、
黄巾起义、北魏各族人民大起义、隋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王小波李顺起义等等波澜
壮阔的农民运动,也有汉武帝抗击匈奴、岳飞抗金、戚继光抗倭、康熙帝抗击沙俄、三
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的反压迫、反侵略斗争。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或建立新朝,一统天
下;或推翻旧制、解放生产力;或反抗外来侵略和民族压迫;
或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改良,等等。有的可歌可泣、令人奋起;有的复杂多变,
令人深思。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从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有所借
鉴、有所启示。
《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中,有决定或影响某一阶段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战争,
如涿鹿之战、牧野之战、越灭吴之战、晋灭吴之战、淝水之战、隋灭陈之战、蒙金之战、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武昌起义战役等等;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
争,如黄巾农民起义战争、隋末农民战争、唐末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的战役及捻军、
回民大起义等等;有为维护统一和反对落后的生产方式的侵扰而进行的战争,如西汉平
定七国叛乱之战、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隋反击突厥之战、唐反击东突厥之战、宋辽战
争、宗泽东京保卫战、和尚原之战、顺昌之战、柘皋之战、钓鱼城之战、清平定三藩叛
乱之战、清平定准葛尔叛乱之战等等。有反抗外来民族和侵略的重大战争,如明东南沿
海的抗倭之战、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镇南关大战、台湾军民抗日之战、东北军民抗击
沙俄入侵之战等等。从这些战争和战役中,我们从战争发生的背景和原因、作战的行动
经过及战争的性质及胜败的原因等方面,探讨作战决策和作战指挥的得失,概括中国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