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_张秀平/王晓明【完结】(36)

  编成《定庵古文》两卷,均是稿本。

  1828年编刻《定庵文集》,世称自刻本。1839年编刻《已亥杂诗》,世称羽琌别墅

  本。以上各本,今或已不存,或不易觅得。

  龚自珍死后,魏源根据其子龚橙的存稿,选编《定庵文录》13卷,并为之序,但未

  刊刻。龚自珍的另一好友曹籀也获得龚氏遗文抄本,请吴煦出资,于1868年刊刻《定庵

  文集》上中下3卷和《续集》4卷。1886年汤伯述从龚橙处得到一批残稿,编成《定庵文

  集补编》4卷,请朱之榛出资刊刻。

  吴煦和朱之榛的两种刻本收录了龚自珍大部分学术著作、政论、散文、诗、词,流

  传广远。此后各种刊本,如“时中版”、“世界版”、“扶轮社本”等,都是以这两种

  刻本为根据增补而成。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龚自珍全集》上下卷,是根据以往各种刻

  本、稿本、抄本、各书引载和公私诸家旧藏佚文等整理编辑而成,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本

  子。

  龚自珍生活在清嘉庆、道光年间,他的诗文在当时就很有名气。他曾在一首小诗中

  颇有几分自诩地写道:“一事平生无齮龁,但开风气不为师。”(《乙亥杂诗》)他的

  确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开创了一代新风。而在他死后刊刻的《定庵文集》、《续编》和

  《补编》使他的诗文得以广泛流传,对于近代思想、学术、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巨的影

  响。

  嘉庆、道光年间,清朝统治急速衰败,社会问题丛生,士林风气转变,开始挣脱繁

  琐考据的汉学和空谈性理的宋学,转向经世致用。龚自珍是经世派的代表人物,他发表

  了大量的联系现实的政论文字,开一代政论之风。

  他以形象、生动、尖锐的文字描画和揭露了嘉道时一派衰世景象和腐败风气,严厉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他曾这样形容衰世景象:“日之将夕,悲风骤至,人思灯烛,惨惨

  目光,吸饮暮气,与梦为邻。”(《尊隐》)他这样来描述腐败的社会风气:自乾隆末

  年以来,官吏士民,狼艰狈蹶,十人中有五、六个人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

  他们或者吸食鸦片,加入“邪教”,自取杀戮,或者冻馁而死,却始终不肯“治一寸之

  丝、一粒之饭”以有益于世人。结果从京师到各地,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作为四

  民之首的读书人也奔走下贱,弄得各省大局岌岌可危(《西域置行省议》)。他尤其痛

  恨吏治的腐败,他指斥三公六卿以及士大夫都是一些醉心利禄之徒,他们毫无责任感,

  官当得越长久,就越苟且,名望越崇高,就越谄谀,离皇帝越近,就越善于阿媚(《明

  良论二》)。他对于社会上弥漫的庸俗气氛感到痛心疾首,指出:朝廷中没有富于才干

  的将相,书院中没有富于才气的读书人,农、工、商,甚至小偷、强盗也都是庸庸碌碌

  之辈;而一旦出现有才能的人,就要想方设法地束缚他,扼杀他(《乙丙之际著议第

  九》)。他并且分析了造成社会衰败和腐败的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他认为经济上的贫

  富不均是世道衰败的根本原因,他写道:贫者越来越穷困,富者越来越富有,结果就导

  致兵乱、疫疠,致使“生民噍类,靡有孑遗,人畜悲痛,鬼神思变置”(《平均篇》)。

  他认为皇权专制主义是造成平庸、腐败风气的根本原因,他指出:历代的圣主仁宗“未

  尝不仇天下之士;去人之廉,以快号令;去人之耻,以嵩高立身;一人为刚,万夫为柔,

  以大便其有力强武”(《古史沉论》二)。

  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之下,社会风气不能不趋于平庸、腐败。

  面对这样衰败、腐朽、沉闷、窒息的社会,龚自珍大声疾呼进行社会改革。他写道:

  “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乙丙

  之际著议第七》)警告清统治当局,如果不主动进行改革,将来就会有人起来“劲改革”

  即推翻其统治。

  龚自珍这些大胆而尖锐的政论文字,震动了“万马齐喑”的思想界,起到了思想解

  放的作用。梁启超说:“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

  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梁启超:《清

  代学术概论》)

  龚自珍借以发表议论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今文经学的社会历史观——《公羊》“三统”

  说、“三世”说等。他是一位今文经学家,认为《左氏春秋》经刘歆窜饰(《左氏决

  疣》),认为《周官》晚出,至刘歆始立(《六经正名》)。这些观点直接影响了后来

  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康有为(见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重刻伪经考后序》)。但是龚自珍在今文经学方面的影响主要不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