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雄关:1644年风云局势中的山海关_刘剑【完结】(62)

  与多尔衮相比,吴三桂就没有那么沉着和冷静了。他登上镇东楼、澄海楼等制高点向远望,已经看见大顺的军队集结而来的烟尘。现在要孤注一掷,打好这场仗了。当天晚上,他召集所有的将领及当地士绅,开了一个战前鼓动会。

  山海关已经成为孤城,关宁铁骑处境艰难,缺饷,缺粮,百姓人心惶惶,没有办法,吴三桂一直采取“捐输”的形式以资军备,他还把当地百姓武装起来,以资兵源。对于吴三桂来说,山海关里能够依靠除了自己的军队,还有另一只力量,那就是以余一元、朱国梓、马维熙、刘克礼、吕鸣章等为代表的山海关八大士绅,他们手中的民团也是抗击大顺军的主要抵抗力量。吴三桂自来山海关后,对诸位士绅一直以礼相待,如今危难,他们也都派上了用场。

  当晚,吴三桂语气沉重的告诉大家,不管清军是否如约承诺,决战在所难免,关城守得住守不住,都不能放弃!

  吴三桂多年用兵,深知决战容易,部署最难。在李自成大军的行进途中,他已经做了一个先手,玩了一手“间谍情报战”。在出关向清军请兵的同时,他另外又派出手下人高选、李友松、谭邃环、刘泰临、刘台山、董镇庵等六人作为他的代表,前去李自成军营诈降。这几个人就是吴三桂派去的间谍,也是死士,为了稳住李自成,他们在三河县与李自成的军队相遇,宣称带来了吴三桂的密令,愿意投降。李自成对此将信将疑,毕竟内心深处,他还是希望招降不希望打的,于是把这六人带到军中,一边行进一边静观其变。这六人巧舌如簧,竟骗得这位大顺皇帝放松了警惕,延缓了行军速度。这个时候的李自成智商变得很低了,他自己玩了一辈子诈降的游戏,居然没有识破吴三桂的计策;他手下众将也没有什么异议。这支军队的素质,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就是这么一延缓,多尔衮的军队反而抢了先手,抢先由另一面抵达了山海关。

  李自成的军队在二十日抵达山海关,山海关城内,已经全民皆兵。此时李自成尚报一丝幻想,他希望可以见到吴三桂下马受降的样子,但等待的他不是吴三桂,而是箭上弦,刀出鞘的关宁铁骑,几万关宁铁骑摆开阵势,如一面屏风,将前路全部封住,大顺军刚一靠近,箭如雨下,炮声隆隆,吴三桂向他们开了火!

  李自成一惊非同小可,急召六位间谍,得到的消息是他们跑了,李自成大怒,命军士速将六人擒来,这六人只有李友松比较幸运,逃了出去,其他几人全部抓获,就地正法!

  与李自成不同,吴三桂已经开始布兵了,正像他给多尔衮的第二封信中所报告,他已遣精锐兵马出关城,在山海关以西,即石河西岸占据战略要地。前去的部队除了关宁铁骑的精锐外,还有当地民团组织派来的乡勇和士绅们组织的地方武装,这部分人马由当年袁崇焕手下名将朱梅之子、通判朱国梓及乡绅吕鸣章等人统领,在此前已经经过了短期训练,此时全部投入战场。吴三桂把整个山海关都调动了起来,要打这场硬仗。

  李自成杀了几位诈降的使者,最后一次命人送信给吴三桂,提出招降之意,但吴三桂意已坚决,宁可玉碎,决不降贼。

  事已至此,李自成知道打是唯一出路。于是,他调来山海关地图,也同样做了战略部署,兵力分为两部,一部分在主力战场打阵地战,以正面进攻为主,这个主力战场被定在了石河;而另一路,则绕到关外,从九门口出发,到一片石安营,截住吴三桂向东逃窜之路。两路战场,精锐部队由他亲率,降将唐通的部队则打另一战场。

  部署完比,军队集结于石河,一场决战就要在此地拉开序幕。

  石河大战

  “奔流一派北山隈,乱石交冲怒若雷。剩有湍澜从海去,更无舟楫渡人来。”这首诗是明朝一个叫尚絅的人写的,诗中所写的这个“乱石交冲”“无人来渡”的地方,叫做石河,在今天山海关区燕塞湖一带。

  石河发源于青龙县境内燕山余脉的群山之中,古名渝水。石河发源于今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但却流经山海关。在山海关的右翼,石河冲击了一条自然形成的鸿沟,由此可由侧面进入关城。石河自古以来就是害河,经常洪水泛滥,因此形成地势上的死角,历代兵家多以此为自然屏障。

  此地遍布河床,沙石堆积,但河水清澈且浅,褰裳可涉。它的下游自北面燕山山脉绵延至渤海约十余里,两岸地势开阔,是非常适合于作战的主战场。也因此争夺石河就是争夺山海关关外大门,双方都投入了主要兵力,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唐通的军马先走后,李自成又命轻骑率先到一片石与唐通汇合,力图联成一线,切断吴三桂与清军的联合。二十一日晨,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拉开了阵脚,向山海关进迫。

  吴三桂率全部应战,乡勇协助列营排阵,战场自石河东岸龙王庙至西岸谭家坡,两军鳞次排列,对峙片刻,各自发令强攻,众将士闻得号令,轰然一声奋力冲杀,进入鏖战状态。

  吴军先杀数十余人,但大顺军马上反击,双方以硬破硬,伤亡惨重。吴三桂的军队及以吕鸣章为首的山海关八大乡绅组成的民团作为主力,正面迎击。乡绅首脑吕鸣章还亲自驰骑入阵,督民饷士。战斗由早晨一直打到正午,众将士未有倦态反而战事愈加激烈,在大顺军的猛攻下,吴军阵营西北角渐渐不支,最后西北防线被突破。数千名大顺军骑兵飞奔至关城的西罗城北侧,在迅猛攻势下,城马上就要被攻破了,守御此处的吴军投降,大顺军正要进城时,突然从北坡鱼贯而下另一支军队,偷袭农民军,城上守兵倒戈反击,大顺军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