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还是歼灭战的高手。这也是一项伟大的革新,春秋时代的战争受周礼的影响,保持着一种含情脉脉的fairplay精神,击溃即可,很少造成大量伤亡。就连《孙子兵法》里都说穷寇勿追。白起突破了前人的束缚,大搞歼灭战,他喜欢在运动战中将敌军分割,瓦解,包围,最后实施歼灭。他的敌人明显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没有反包围的意识,或者即便有意识也没有有效的手段,所以白起的每次战役都是以完美的歼灭战划上句号。
白起还是一名工事建筑大师,他不但能驱赶士兵打仗还善于构筑各种防御攻势。他经常做的是将敌人引到一特定区域,然后把士兵变成民工,迅速构筑防御工事,等敌军反应过来,四面已经是铜墙铁壁。长平之战是这种战术的一次大规模应用。孙子不知工事的妙用才会提出没有十倍于敌军的兵力不要试图包围敌军的观点。其实这种战术并不神秘,熟悉星际争霸(starcraft)的朋友都知道,里面有一种叫炮塔战术,就是派老农偷偷地到敌军的交通要道上修筑大量炮塔,再辅以少数机动兵力,就能有效的杀伤敌军。古罗马的凯撒也是修筑工事的好手,在许多次著名的战役中,凯撒就是靠抢修大量工事将敌人围死,困死。而且经常是以少围多,凯撒在他的《高卢战记》,《内战记》中详细的描写了构筑工事的细节。中国人重视谋略而轻视技术,数以历史上的军事记载多关注于战略战术,而在军事技术上留墨不多,所以我们无从得知白起在长平构筑了什么样的工事,使得赵军以接近1比1的比例都无法实现突围。
【6、出来混,迟早要还】
秦昭王逼死白起之后,又打起精神,重新布置作战计划。郑安平与王龁依旧率领秦军在邯郸附近与诸侯联军作战,秦昭王又在汾城(即临汾,今山西侯马西北)设立军事基地,支援前线作战。正在缺人之际,范雎又向秦昭王推荐知交王稽为汾城的军事长官。战场形势并没有因为秦国的调整发生改变,赵、楚、魏三家联军协同作战屡次将秦军杀得打败,久历战阵的王龁尚能顾命,郑安平就招架不住了。在一次作战中郑安平被联军包围,见突围无望,便连同2万秦军缴械投降。
郑安平的投降搞得范雎很紧张、秦国法律规定,政府官员如果作奸犯科,所推荐的人与之同罪。秦国对投敌叛国的处罚是灭三族,因此范雎也要被灭三族。
不等秦昭王问罪,范雎主动承认错误,要求责罚。此时,秦昭王对范雎的信任依然坚挺。秦昭王传下令来:“全国人民有谁敢再议论郑安平的事,与之同罪。”除此之外,秦昭王还送给范雎大量财物,以安慰范雎那颗受伤的心。
但前线的战事很快就向范雎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在接下来的战争中,诸侯联军掀起了防守反击的高潮,王龁的日子更不好过了,好在王龁军事经验丰富,虽然多有损折,但总算保住了家底。王稽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一支联军做战略包抄,将王稽据守的汾城团团围住。王稽见突围无望,也乖乖地投降了联军。
王龁在秦国的少壮派军官中颇有名望,秦军的战斗力多年来是有目共睹的,然而近几年却屡次败给山东诸侯,其中原因值得探讨。秦军虽然精锐,但久钝邯郸城下,已然疲惫不堪,战斗力大幅下降,城中的赵军虽然不足为惧,但楚军与魏军却是生力军,此消彼长,秦军没有优势可言。从人才的角度看,秦相范雎包藏私心,所推荐的军事人才不是好友,就是恩人,秦昭王一概录用。军事是一门门槛很高的学问,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领兵打仗的。真正的将才大多是行伍出身。因此很难指望像郑安平、王稽这样的空降兵、菜鸟级军官能够打赢战争,如果赢,也是因人成事,如果输,问题一定出在他们身上。水桶原理尤其适用于打仗,哪里薄弱,哪里就会遭到敌人的攻击。郑安平、王稽最能说明问题。相比于联军方面,魏军统帅信陵君晓畅于军事,更可怕的是他还有一个由门客组成的强大智囊团,其中不少人精通兵法,深谙战争之道,不像孟尝君手下尽是鸡鸣狗盗之辈。后来信陵君与他的智囊团集体创作了一本兵法叫《魏公子兵法》。楚将景阳也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对孙吴兵法深有研究。如此看来,秦军遭受挫折也是情理之中。
联军越战越勇,乘胜利的东风,步步紧逼,秦军却节节败退,河东之地又回到了魏国手中,公元前256年,韩国见形势一片大好,也加入联军,痛打秦国这只落水狗。范雎在应(今河南宝丰南)地的封地又重新被韩国夺走。秦国在河东的土地几乎丧失殆尽。
战争总算告一段落,结果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赵国劫后重生,到处洋溢着喜庆。楚将景阳被赵国封为临武君。赵国的大恩人信陵君由于窃符救赵无家可归,平原君与赵孝成王决定赐给信陵君五座城池。信陵君听到之后,脸上颇有得意之色,时不时地将窃符就赵、击败秦军的事情挂在嘴边。门客中也有不少人也相互吹捧。信陵君的团队沉浸在一种志得意满的气氛当中。但不要忘了,信陵君的团队尽是一些社会精英,总会有那么少数的几个人在众人皆醉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因此信陵君的团队才能保持时代的先进性。于是就有门客对信陵君道:“有些事应该忘记,有些事应该牢记。他人对公子的恩德,公子应牢记在心,公子对他人的恩德,希望公子能够忘记。公子假借魏王的名义,夺取晋鄙的军队,对赵虽然有功,但却是伤害了魏国。而公子忘掉罪过,炫耀功绩,窃为公子所不取也。”信陵君听后无地自容,当众做了深刻的检讨,从此不再在公众场合露面。赵王听说后很过意不去,有意要给信陵君个台阶下,于是亲自去迎接信陵君。信陵君见赵王到来,更不敢摆架子,以最谦卑的礼节将赵王接入,并不停地说自己对不起魏国,对赵国也没有太大帮助,没有理由接受赵国的五座城池云云。其实赵王也不想兑现当初的承诺,赵国的城池已经不多,五座也不是个小数字,因此酒席宴中,赵王只是用好言相劝,而绝口不提送城之事。最后五城一事不了了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