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国那些事儿_老铁手【完结】(30)

  在《论同性恋患者》一文中,商鞅认为同性恋在心理上受过强烈的刺激,原本就是最需要人们关爱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大多比较非常敏感,性格非常乖戾,倾向于斤斤计较和睚眦必报,心思比女人细,手段却比男人狠,一般人很难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总之是a kind of difficult person。

  现在正好是该理论发挥作用的时候,但理论总归是理论,只能指出前进的大概方向,具体如何行走,只能靠商鞅自己摸索。好在商鞅在魏国久经官场,阅历丰富。待人接物,结交朋友的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在与景监的初步接触中,商鞅注意到景监同志对和性别有关的词汇非常敏感。比如打远处过来一只公鸡,有人说:“看啊,这公鸡多漂亮,火红的鸡冠,鲜亮的羽毛,高傲的气质”,景监听了就会有点不高兴,以为别人是在影射自己不像男人男人。如果过来的是母鸡,有人说:“看哪,这只母鸡多温顺,稳稳当当,步调轻柔,不事张扬”,景监同志听了同样会不高兴,以为别人是在影射自己像个女人。其心理大抵如是。然而,谈话之中又根本避不开类似的话题,圣人有言:“万物皆分阴阳”,但到了景监的耳朵里阴阳总免不了和性别问题搭上关系。

  这难不倒聪明的商鞅同学,他再次运用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反向推理法:既然在景监面前无论提阳性的优点或阴性的优点都会引起他的反感,那就跟他谈阳性和阴性的缺点。还是那只公鸡,如果商鞅说:“这公鸡架子大,爱炫耀,不过徒有其表”,景监就会暗自高兴,由于他认为自己已经不是雄性。还是那只母鸡,如果商鞅说:“这母鸡忸忸怩怩,磨磨唧唧、软软绵绵”,景监也会高兴,由于他认为自己还没有成为雌性。

  经过几番交谈,商鞅以得体的措辞赢得了景监的好感,继而用煽情的话语在景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部位肆意弹拨,很快两人的话题就深入下去,谈话的气氛也高涨起来,也许是由于景监的心理长期处于极度孤闷的状态很少能与人进行亲密无间的交谈,竟在一个从外国新来的小伙子面前将心扉完全打开,把自己不幸的童年,悲惨的家庭,以及宫廷生活的苦闷统统向商鞅讲述一遍。话题一旦打开,商鞅只要做个热心的听众就够了,顺便再陪上两滴同情的眼泪,就像听到祥林嫂讲她儿子被狼拖走的故事一样。很快商鞅就成了景监的死党,当商鞅请求景监将自己引见给秦孝公时,景监满口答应了。在这一刻,商鞅不讲公事,只论私事;不用理性,只凭感性就获得了无数士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在景监的引见下,商鞅如愿以偿地见到了秦孝公。两个历史上的超重量级人物在年轻时的第一次见面,按照人们的想象本应该是火光灿烂,激情四射。但实际情况并不比江湖郎中兜售狗皮膏药好多少。商鞅的药匣子里有很多张狗皮膏药,其中必有一帖吧适合秦国,只是秦孝公还不知道商鞅要卖什么药,商鞅也不急着想让秦孝公知道自己卖的什么药。只是漫不经心地从头开始忽悠。

  “在下以为秦国要想强大需高举周礼的伟大旗帜,对外恪守四项基本原则,对内坚持以德治国,……”秦孝公点点头,可是脑袋就有点迷糊,昨天夜生活持续时间太长了。“应该取信于民,要崇尚节约……”秦孝公昏昏欲睡,商鞅讲了半天,见没有动静,只好告退。

  孝公醒了的时候见商鞅已走,便把景监找来斥责道:“你推荐的是什么狗屁人才,怎么跑我这里净背些思想政治教科书上的内容了?”景监只好解释:“发现高级人才需要慢火出细活,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谈妥的。”孝公说:“好吧,再给他一次机会,让他五天后再来见我。”

  商鞅再次见到秦孝公的时候拿出了第二帖狗皮膏药:“秦国要强大,需发展生产力,巩固国家政权基础,加强军队建设,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秦孝公鼻子上的瞌睡虫又跑出来捣乱,商鞅讲完也就走了。

  秦孝公醒来的时候,见商鞅已走,再次把景监找来,正想训斥,突然觉得商鞅刚才虽然是在继续背诵思想政治教科书中的内容,但似乎透漏出了有用的信息,便让景监安排五天后再和商鞅谈一次。

  经过两次忽悠,商鞅基本上摸清了秦孝公的口味,第三次见面,商鞅一开头便说:“主公啊,秦国的老百姓是天下最可爱的人,他们身上隐藏着可怕的能量,既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也可以转化为战斗力,当然了用不好也会是可怕的内耗,如果将这股能量发挥出来,大可以一统华夏,小可以称霸诸侯,关键在于政府用什么制度来引导。”

  孝公眼前一亮,道:“说得好,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国家政治寡人还是第一次听说,但不知道你这种方法周期得多长时间。”

  商鞅道:“一般的话,需要三五十年。”

  孝公道:“寡人可没有这个耐性。”

  “也有捷径,如果国家施加压力,这股能量有望迅速的爆发,十年即可。”

  “好,那就十年……”秦孝公昨晚玩了一宿,今天特别困,但一听到商鞅今天的讲话,精神为之一振,疲劳一扫而光,君臣两人抵掌而谈,数日不倦。两个同样充满改造世界欲望的年青人总是有太多的共同话题。今日商鞅跟秦孝公的谈话与前些天跟景监的谈话绝然不同,尽是国事、阳谋、天下形势,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商鞅作为知识出口国慷慨地输出,秦孝公作为知识进口国贪婪地吸收。秦孝公强烈的进取心,独立的思考能力也给商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秦孝公身上,商鞅看到了伟大事物的两个方面:简单和崇高。谈话在两人相互敬佩,相互信任之中不得不结束,因为都实在太困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