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国那些事儿_老铁手【完结】(49)

  商鞅的话触动了魏惠王灵魂深处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于是魏惠王放弃攻秦的打算开始筹备自己的称王仪式。魏惠王穿越商周,直追夏朝。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而且魏国正好是夏朝的发源地。于是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魏惠王在扩建了的王宫里穿上大红袍,对着镜子中的人物道:“你很帅,我封你为夏王。”朝臣和外国使节也纷纷高呼:“夏王,夏王。”外国使节中有12小国的国君,还有赵国、秦国的使节,就这样魏惠王通过自我加封成为战国的第一个王。史称“逢泽之会”。

  这此称王大会,美则美矣,但美中不足的是有的国家没有参加。齐楚不参加,魏惠王还能理解,本来齐楚自视是与魏国地位平等的大国,当然不会承认魏惠王的王者地位,但一向挺乖的韩国竟然也不参加就让魏惠王有点不理解了。韩国的想法是:当初大家都是从晋国一起爬出来的兄弟,为什么我得称你为王呢?况且襄陵之战中是我韩国出手相助才换来你魏国现在的威风,要不然你魏国早就让齐楚打趴下了,魏国不感激我也就罢了,却反倒要骑在我头上。

  按照魏惠王当初的设想,称王之后就是对齐楚的用兵,新情况的出现使魏惠王不得不调整战略步伐,本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魏惠王决定先向韩国发起进攻。由此便引发了战国期间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役。

  【6、马陵之战】

  这一年是公元前343年,庞涓率领魏军向韩国杀去。庞涓为了洗刷被俘之辱,同时也为了报答魏惠王的再次信任,打起仗来非常玩命,三下五除二就将韩国的野战军杀的大败,魏军继续进逼将韩国的首都新郑团团围住。

  韩国渐渐支持不住,向齐国求救。为此齐威王开了一个高层决策会议。由于上次齐国救赵并没有沾到便宜,邹忌主张不救。田忌担心魏国吞并韩国之后实力更强大,主张早救。孙膑将该不该救,什么时候救的问题量化了。他说:“如果我们在韩国还没有疲惫的时候出兵相救,是替韩国挨魏国的打,反倒让韩国在一旁捡渔翁之利。这次魏国出征,意在消灭韩国,我们不如口头上答应韩国的请求,而晚些出兵,这样韩国以为有齐国的帮助,便会以死相抗。两国做减法运算的结果是魏国疲惫,韩国更疲惫,疲惫的韩国会委身齐国;疲惫的魏国,我们打起来更省劲。”

  齐威王采纳了孙膑的建议,告诉韩国:你们放心,齐国一定会出手相救。韩国听信了齐国的虚言,在新郑城下反攻了五次,每次都被庞涓杀得大败,眼看韩国都城不保,魏国也筋疲力尽。齐威王这才准备出手相助,时光老人已经把时间带到了公元前342年。

  此番出征,孙膑是毫无争议的军师。但在统帅的问题上,齐威王有点犯难,田忌由于在运筹帷幄方面的缺陷,他的地位已经在齐威王心目中大打折扣。一旁的帅哥邹忌看出齐威王的难处,说道:“田忌在军中素有威名,可以为将。其人虽然不善筹谋,但实战经验无人能及。”齐威王听从了邹忌的建议,令田忌为将,又派田盼为副将。

  邹忌推荐田忌为将是有原因的。邹忌的“忌”是主动语态,是说邹忌这个人心眼小,比较爱嫉妒别人。田忌的“忌”是被动语态,是说田忌这个人为人不谨慎,比较爱招人嫉妒。邹忌嫉妒田忌的原因是邹忌担心田忌靠才干和功勋爬到自己头上。一个叫公孙闳的门人给邹忌出了个主意,让邹忌推荐田忌为将,如果取得胜利,则邹忌有推荐之功;如果战争失败,田忌不是战死前线,就是受到处罚,无论出现何种结果,邹忌都是获利的一方。邹忌采纳了这个建议。当然邹忌更愿意看到的是田忌干脆死在魏国的刀箭之下。

  田忌、田盼、孙膑率领10万大军向魏国杀去。桂陵之战后的十一年,齐国的国力更加强大。反映在军队上是,齐军的武器更加精良,装甲更加牢固,粮草更加丰盛,士兵的体魄更加强壮,训练也更加充分,格斗技巧也更加成熟。总而言之,齐军的战斗力与以前相比更上一层楼。

  孙膑制定的作战方案几乎和桂陵之战中齐军的作战方案同出一辙:放弃远在韩魏前线的魏军,直指魏国防守空虚的首都大梁。但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是攻击大梁,引魏军回救。桂陵之战时,齐军采用的是佯攻战术,庞涓虽然耐着性子攻破了邯郸,但在回救的时候过分的低估了齐军的实力,所以才钻进了孙膑布置的埋伏。庞涓上当之后,他还会象以前一样不管大梁的安危一心进攻新郑么?还会再次被齐军的假相迷惑么?

  当然不会!庞涓也是成名多年的将领。同样的错误不可能重复再犯,而且他已经知道老同学孙膑在齐军中效力,所以再与齐军交锋过程中必然慎之又慎。

  再说一遍,同学期间,做脑筋急转弯的时候,庞涓能转两个弯,孙膑能转三个弯。

  所以孙膑这次进攻大梁是玩真的。于是10万齐军对大梁展开激烈的攻击。魏国在与韩国的交锋中,损失也很大,大梁城中成年男子都被送上了韩国前线。此时大梁的防卫比桂陵之战时更虚弱,齐军实力比桂陵之战时更强,结论是:齐军对大梁的威胁性更大。

  魏惠王担心大梁有失,急忙唤庞涓回救。其实他完全可以率领大梁军民多抵抗一段时间,以保证庞涓攻破新郑,同时也可以消耗齐军的力量。此时的齐军其实处境也不妙,如果魏惠王坚守大梁,如果庞涓攻破新郑之后再谨慎地回救,齐军获胜的几率不大,孙膑已经摸透了魏国君臣的心态。魏惠王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特别是称王之后,更是不把天下诸侯放在眼里。魏齐的第一次交锋以齐国的告饶结束,魏惠王打心眼里看不起齐军,此番齐国进攻国都大梁,更是触动了魏国的禁忌。魏惠王根本不想劳神费力地守城,只想调回庞涓,一仗就把齐军打垮。魏惠王回救大梁其道理与一战期间法军死守凡尔登一样,并不是从军事的角度考虑,都是心理因素使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