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眼下这支围攻二又城的武田大军,虽然步卒占了大多数,足足三千人,但直属的骑兵却有600人,这在其他任何同时代大名的军团中都是不可想象的,不过,也正因为武田信玄努力将自己的军队的全员骑兵化,才会形成那样强大的机动力和冲击力,无论是骚扰、袭城还是野战,都是难以抵抗的优势。
在铁炮被极大改良和规模化列装之前,大集团的骑兵冲锋在日本这种无论军事装备还是人数都差得可怜的国家,是不可战胜的,试想一下,面对数万骑兵的冲锋,即便是手持五米长枪、专门克制骑兵的足轻方阵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你无法像欧洲那样,比如众所周知的马其顿方阵,亚历山大利用长枪方阵击败了大流士,从而占领了波斯,但前提是,你要有马其顿那样的装备、训练还有最关键的人数,同等数量的长枪足轻是无法克制骑兵的,骑兵只需要围绕着长枪方阵,绕圈子,随便放放箭,或者趁你一时转向不及冲击薄弱点,你只能是全军覆没的命运。
然而武田家一旦总动员,可以征召大约4、5万骑兵,这对于骑兵来说,绝对是可怕的数字,可想而知,你如果想和如此庞大的骑兵军团对抗,需要征召多少足轻?!有几个大名可以随时征召这么庞大的足轻兵团?!所以说,武田信玄固然自身的谋略能力不凡,但更重要的却是他创造的甲斐军制使他和他麾下的武田军团名扬天下。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这十六字真言确实道出了骑兵的真谛,巧妙运动迅疾的机动力,那么就可以让骑兵在局部战场始终占据人数优势,马匹的冲击力和长枪的杀伤力以及大规模冲锋的气势,则可以让骑兵拥有强大的自信,,可退可攻,骑兵如果被一位伟大的将军统帅,足以征服世界!如果非要找骑兵的缺点的话,那大概就只有后勤负担大,缺乏攻坚能力,防守能力也几乎没有这几点了。
可是,历史上却有一个人,将骑兵的这些缺点尽数克服,从而创造了一个举世震惊的庞大帝国,虽然这个帝国遗憾地最终没有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第七个帝国,但它的强大和恐怖直至后世依旧深深地烙印在一些民族的血脉之中。毫无疑问,这正是成吉思汗一手创造的蒙古帝国(金帐汗国)。
执旗四方 第十节 狂呼酣战
轰隆隆,沉重地脚步声践踏着大地,发出雷鸣一般的巨响,沙尘漫天中,两支军队同样全速行进着,直到辽阔的原野上,平手军的第二队霍然出现在眼前。
“止!!”眼见第二路织田军严阵以待,武田军阵立刻传出一声大喝,声音一出整个因一路追击而略显散乱的武田队列立刻猛地一收,然后重新编队,停了下来,放弃了对残余的平手军一队的追击。而与此同时,溃退的平手第一队也缓缓移动到第二队一侧,开始重整,显然是准备再较量一番。
“弓箭备队上前!!!”这一次,武田军自然不可能再让织田方抢占先手了,远程打击的煎熬让武田军第一时间就召集了跟随在后排的弓箭番队,准备也给织田军来一次饱和箭雨的洗礼。可惜,织田军同样训练有素,于是,双方几乎是同时下令弓箭打击,隔着大约四百米的距离,两片乌云一齐腾空而起,朝着相对飞去。
“举盾!护!!!”见到对手行动如此迅速,双方的将领都是神情微变,立刻高声大吼竖起盾墙,护在大军之前。于是,再次几乎同时的,双方的军队前方,一面面高大的木橹被健壮的军士竖起,各自给暴露在箭雨之下的大军竖起了一杆保护伞。
“笃笃笃……”下一刻,瓢泼般的箭雨如约降临,夹杂着迅猛势能的锋利箭矢重重地砸落在盾墙上,发出沉闷的穿透声,不过,即便有盾墙的防护,仍有密密麻麻的箭矢越过了木橹的高度,落入到盔甲单薄的长枪足轻群中,扫倒一片片绝望的杂兵,溅起漫天凌空绽放的凄艳血花,哀嚎声连绵响起。
两支军队顶着盾墙缓缓靠近而不断缩小的距离,使得重藤弓的威力几乎发挥得淋漓尽致,随之而来的是杀戮变得无比惨烈,双方每向前一步,无一例外都是踏着同袍的尸体走过去,连绵不绝的箭雨没有丝毫间歇,不要钱似的倾泻在彼此的方阵上,承受着同样沉重的伤亡,双方都在咬牙呕血坚持着,期待着对手露出破绽,可惜,直到双方的长枪足轻交锋到一起,身经百战的双方军队也没有丝毫致命的破绽。于是,两支强悍军队的较量十分自然地从令人胆寒的弓箭战转移到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
无论是勇气、自信还是实力,如今的织田家都丝毫不逊于武田家,因而肉搏战注定是拉锯的僵持战,甚至当战斗已经进行了两刻钟后,双方交锋的火线竟没有移动多少,可见双方将士是多么强猛,几乎个个都是拼命的架势,一寸也不后撤,整条被密密麻麻的雪亮枪刃布满的火线两端,已经是堆满了血肉模糊的尸首,层层叠叠,十分恐怖。
眼见战况超乎预料的激烈,两名平手军副将都是神情震惊,显然没想到,以二敌一,人数上也相差不大,但慢慢的,却是己方的阵线在渐渐被撼动,武田军的战斗力和坚韧力远远比他们想象的更为可怕。而更关键的是,由于战况正朝着他们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他们不得不提前吹响信号,让平手汎秀的主力尽快投入战斗,否则单凭他们,也许在前后夹击尚未成熟的时候就败下阵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