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_王龙【完结】(44)

  洪秀全的事迹人们都耳熟能详,但说到西乡隆盛,也许并不是每位读者都很熟悉,必须多交待几句。如果你看过美国大片《最后的武士》,你就知道片中的主人公森胜元正是大名鼎鼎的西乡隆盛的原型。不过通常艺术作品都会对原型人物进行艺术夸张和拔高,而这部电影恰好例外。不是主人公森胜元不够“牛”,而是西乡隆盛实在太“牛”了!如果拿森胜元与西乡的影响作比较,那可真是应了一句老话:“腐萤之辉怎比皓月之光”?

  西乡隆盛是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近代日本的超级功臣。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绩,就是在十九世纪末领导推翻了维持两百多年之久的德川幕府旧政权,成立了明治新政府,成为新日本帝国的缔造者之一。他为明治维新做出了杰出贡献,同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一起被称为“维新三杰”。 1872年西乡隆盛任近卫都督,领元帅衔,成为明治政府主要军事领导人。在此前后,他还参与“废藩置县”和地税、学制改革等各项资产阶级改革。

  任何一次维新改革,必然是一次资源与权力重新再分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既得利益集团必然会被剥夺原本拥有的资源和权力,矛盾由此产生。1873年初,明治天皇发布《征兵诏书》,日本实行征兵制的重大军制改革,取消了封建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使得普通平民也拥有当兵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意味着,明治政府将改革的利剑毫不留情地砍向了下级武士。而下级武士不久前正是推翻幕府、浴血奋战的有功阶层。新政府背叛了把自己扶上马背的武士们,他们的怒火可想而知。《征兵令》如一石击起千层浪,在日本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当年就发生十七次暴动。

  而风波仅仅才刚刚开始。

  明治维新开始的时候,日本有四十万武士,这个庞大的集团确实是明治政府极为头疼的群体。1876年,政府颁布“废刀令”,剥夺了武士佩带双刀,杀人后不治罪的权利。在诸藩林立的时代,武士靠国家的俸禄生活。明治维新废藩置县以后,政府就开始改革禄制。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政府又决定废除武士的家禄。庞大的武士阶级作为一个封建阶层被彻底消灭。

  武士阶层分化了,有人成为企业主和资本家,有人成为政府雇员,作了警察和教师,还有一部分人沦为手工业者和农民。绝大多数士族沦为无产者。这也是后来士族暴乱不断的缘由。

  正文 两个末路英雄,不同死亡结局(5)

  2010-3-19 9:46:58 本章字数:863

  武士阶层一退再退,忍无可忍。从1874年开始,几位明治维新的元勋先后挑起暴乱,使大久保政权的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几个叛乱发生之后,全国武士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鹿儿岛--西乡隆盛的隐居之地。西乡隆盛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传统武士的代表,他的态度以及他陆军大将的声望,对全国的士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下级武士的领袖人物,西乡隆盛不由自主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1873年 10月,因坚持“征韩论”遭到大久保利通等人的反对,西乡隆盛再次辞职回到家乡鹿儿岛。他原本决心功成身退,终老余生,每日行猎垂钓,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老夫游猎度残生,狂矣病乎踏雪行。 获兔犬儿悠然憩,寒松翠挺暮云横。”然而他的内心,何尝一日宁静过?

  日本新军制改革一开始,西乡就是赞成的。他知道以公而论,废除武士从军特权,能够让日本实现军事近代化,走向强国之路。即使是背叛,对于下级武士这一阶层的背叛也是必须的。

  可是向来行事果断的西乡这回却无从下手了。他不能忘记这些曾在推翻幕府的战斗中,与他一起并肩冲锋、浴血奋战的战友。作为个体而言,下级武士原本就只拥有不多的资源,如果再被剥夺从军特权,往往就衣食无着了。西乡把自己的武士之刀砍向阻碍改革的幕府和藩主时,根本就不曾犹豫过,可要砍向一贯支持维护自己的群体--下级武士时,他犹豫了。因而在初始阶段,他实行以下级武士为主体的近卫军征兵编制,就是为了给这些并肩的战友一个容身之处。可近卫军的编制毕竟是有限的。虽然西乡本人非常豪爽大度,每当有家乡萨摩武士来找他的时候,他如果不能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就任其在他门口的钱柜里随意取用。然而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很易遭忌,容易给政治上的对手制造类似“收买人心”的谣言。

  在退出政府回到鹿儿岛之后,西乡把自己因戊辰战争的功绩得到的最高赏典禄两千石拿出来,为戊辰战争的阵亡者子弟办了赏典学校。西乡此时正在倾全力主办吉野开垦社,准备将来让私学校的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

  正文 两个末路英雄,不同死亡结局(6)

  2010-3-19 9:47:00 本章字数:999

  西乡隆盛的亲密战友大久保也来自萨摩藩,对鹿儿岛士族的独特情况比较了解,在俸禄处分的问题上持谨慎态度。对鹿儿岛网开一面。当士族叛乱不断发生的时候,大久保仍然相信西乡的统治力,他说:“有老西在,就决不会有暗地起事之类的行动,我非常了解西乡这种气质,所以无需格外操心。”

  不过眼见西南九州岛局势不稳,士族起义不断,大久保又坐不住了。 为防备西乡叛乱,1877年1月下旬,他密令把在鹿儿岛的陆军火药库的武器弹药运往大坂。然而,坏事就坏事在这个“密令”上。政府的人趁夜黑想偷偷摸摸地搬运军火,当即被鹿儿岛私立学校的学生们发现。学生们永远是最激进、最具有怀疑精神的。在私学校学生抓到警视厅的密探审问后,得知警视厅有暗杀西乡的计划。于是在1月29日袭击了甲突河上游的草牟田弹药库,抢走三万发子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