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2009年行将过去之际召开发布会,并不这么简单,里面很有意思的。有考古圈的人士称,原因不会是一条,可能因为觉得曹操墓发现太重大了,所以急于报告给公众,再就是有可能是冲着“年度考古新发现”去的。后来的事实,似乎证明了圈内人士的揣测。
2010年1月13日,河南安阳西高穴村“曹魏高陵”项目,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考古新发现”。
2010年3月,这一发现再次入选中国考古界最高级别评选——“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候选大名单,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将成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利用其空中优势,在第一时间将曹操墓发现的消息播报了出去。影响最大的,则是当天中央电视台的《新闻30分》。
《新闻30分》播出后,曹操墓在河南安阳发现一事,旋即成为热点新闻。当时正处北京几十年来最寒冷的日子,曹操墓的发现给火锅旁的食客们,增加了一道新的麻辣菜。
其实,曹操墓的发现,在考古圈小范围的人群中,并不是新闻。早在2006年即传,河南可能发现了曹操墓。在新闻发布会召开前后到目前,新发现的曹操墓至少有六种叫法: 1、西高穴墓葬 2、西高穴东汉大墓 3、汉魏大墓 4、曹魏大墓 5、曹魏高陵 6、曹操高陵 第一种叫法是因为墓址,这也是考古学常规命名方法,如“北京周口店遗址”、“四川三星堆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都是用发现地点来命名。曹操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部,距安阳市约15公里的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考古人士称,此处西依太行,北临漳河,南倚南岭,地势高亢。
顺便提一下,“西高穴”一名,在明朝之前并没有记载,此地名最早出现于明人崔铣著的《邺乘》(又称《彰德府志》,另有清人卢崧撰《彰德府志》)。清朝、民国时此地叫做高榭,后称呼易为“高穴”。现分为东西二村,遂出现了西高穴、东高穴的叫法,这在安阳的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
西高穴村叫法不过几十年,有学者把“高穴”与“高陵”、“墓穴”联系起来,推测其地名始于曹魏时期,以证明这里就是曹操墓,这应该是一点道理没有的。
西高穴村与千年古镇渔洋为邻,向东7.15公里为西门豹祠,14.32公里为故邺城。隔漳河与东魏静帝的天子冢、讲武城相望,附近有北齐宰相、后主高纬宠臣和士开的墓葬以及固岸北朝墓地(传说中的“七十二疑冢”所在地)。
第三种称呼,则是因为墓的年代。如马王堆墓葬又叫“马王堆汉墓”,因为是西汉时期的墓葬;出土越王剑的湖北江陵古墓,又叫“江陵楚墓”。
“西高穴墓葬”为什么又叫“东汉大墓”?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时代特征,专家们认为这座大墓年代为东汉晚期墓葬,于是给出了这一名称。但东汉晚期与曹魏时期靠在一起,这座墓也可能是曹魏时期的,于是又出现了一个概念宽泛的叫法——“汉魏大墓”。
比如,曾参与西高穴墓葬专家论证会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邺城考古队领队朱岩石先生,在论证会上便表明了这样的观点,认为在还不能确定是否就是曹操墓的情况下,先称之为西高穴村汉魏大墓为宜。
第7节:◇ “西高穴墓葬”是这样变成曹操墓的(2)
但有的专家肯定地认为,西高穴墓葬是曹魏时期墓葬,但又不能肯定是曹操的墓葬,于是出现了一个比“汉魏大墓”更有指向性的叫法——“曹魏大墓”。
新闻发布会后,西高穴墓葬又多出了两种称呼:“曹魏高陵”和“曹操高陵”。这种命名方法是根据墓主来定的。曹操的墓葬在《三国志》上被称为高陵,“葬高陵”,因为此陵又在邺城的西面,时人习惯称“西陵”。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评选“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时,专家便根据这一史实,给西高穴墓葬取了一个考古学名——“曹魏高陵”。“曹魏高陵”,这大概是曹操墓的正式名称了。
“曹魏高陵”从字面上看,一般读者或许觉得还没有确定西高穴墓葬是曹操墓。这实际是一种取名技巧。出于理解上的方便,现在干脆就叫——“曹操高陵”。
“西高穴墓葬”“西高穴东汉大墓”“汉魏大墓”“曹魏大墓”“曹魏高陵”“曹操高陵”。
从称呼变化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西高穴墓葬被考古认定为曹操墓的全过程。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换句话说,西高穴墓葬就是这样变成曹操墓的。
第8节:◇ 曹操现身:证明墓主身份的关键物件出土了!(1)
◇ 曹操现身:证明墓主身份的关键物件出土了!
2008年12月12日,西高穴墓葬的发掘工作正式开始。这次发掘主要清理了2座墓葬,考古分别编号为1号墓和2号墓。2号墓,就是新发现的曹操墓。
2009年9月底,历经10个月,2号墓的墓门被打开了。墓门打开后,令人惊讶的物件不断出土,可以说在墓门打开后,西高穴墓葬被认为是曹操墓的可能性,才得到了进一步证实,之前的所谓河南发现曹操墓,只是猜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