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3)
夏青已经忘记她找祁总是干什么的了,当然也就没有考虑祁总说这个故事的用意。幸好祁总及时提醒。祁总说:“动物都知道,在它们面对无法逾越的灾难时,必须牺牲一半,保全另一半。”
老板此时正对肖鹏大发雷霆:“打架伤人,搞学生来坐台,就你聪明,谁不知道学生坐台生意好?但行有行规,道有道德,你这样做是要犯戒的。你知道我在背后使了多大的力气吗?要不然早就查封了!”
肖鹏没有说话,他心里有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些都是那个叫王娟的女人惹出来的事情吧?谁给你权利让她当总经理助理的呀?马上让她走!”
老板停了一下,仿佛是发脾气发累了,休息一下。老板这样休息了一下之后,继续说:“学生实习的事,既然我们跟人家签了正式合同,还是要遵守信誉,等合同期满再说。”
肖鹏想问:您的意思是不是赶走王娟留下学生?但他没有问。问清楚又怎么样?肖鹏现在有三种选择:一是按照老板的意思办;二是据理力争陈述利害,说服老板收回成命;三是辞职不做,与王娟一起远走高飞。但这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涉及到感情婚姻还有事业,肖鹏现在还没有想好,所以他就不能说话,要等想好了再说。
肖鹏说:“这件事情对我比较突然,不管怎么说王娟来了之后的生意是好多了,至于打架投诉之类的事,本来就是娱乐场所的家常便饭。既然我已经提拔王娟为总经理助理,现在又突然要解聘她,总得有个说法,怎么说我还没想好,您容我想两天,想好了再跟您汇报。”
“可以,”老板说,“不过要快,说实话,我也有压力,有些情况我也不便跟你说,但你相信,我是信任你的。”
肖鹏说:“知道。谢谢!”
第三部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4)
女人的感觉比男人灵。刚才肖鹏接到老板电话匆匆离去,王娟就感到这事肯定与她有关。现在见肖鹏去了这么长时间没回来,王娟心里旺着火。点歌小姐该安排的已经安排上去了,这阵子不忙,王娟叫巴台给她上了杯柠檬茶,边喝边想着心事。王娟对肖鹏突然任命自己为总经理助理也感到突然,但她知道肖鹏是好意,也理解肖鹏这样做是在挤欧经理走,但她隐隐约约有一种担心,她担心欲速则不达,她更担心把欧经理逼急了她可能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上次夏青被打,其实就是一个信号,对方意在敲山震虎,如果再逼急了,同样的事,甚至是更严重的事,完全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王娟到底是鄂西人,对武汉这潭水有多深她也不清楚。事实上,昨天晚上她已经将自己的担心委婉地跟肖鹏说了,肖鹏说:“这个你放心,只要我在这,没有人敢对你王娟怎么样,他们谁都知道我们俩现在的关系,动你就是动我肖鹏,我相信汉口现在还没人敢动我。”
王娟心里不服,想:如果照你这么说,那也没有人敢动夏青了?但事实上不是已经动了呀?
王娟想是这么想,但嘴上没这么说。王娟说:“谁都知道我们俩是什么关系呀?”
“就这种关系。”肖鹏说着就从后面一把抱住王娟,然后再扳倒在沙发上,一阵亲热。
俩人亲热够了之后,王娟说:“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做些其他事?”
“什么其他事?”肖鹏问。
“我也没想好,”王娟说,“反正我觉得做这种事成天提心吊胆的,不是长久之计。说实话,我们都是尽职的人,做什么都想做好,但这种事要想做好就要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比如上次盛丹红怀孕那种事,我心里一直堵得很,总觉得是自己做了什么亏心事。”
第三部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5)
肖鹏没说话,仿佛心事重重,掏出一根烟点上。肖鹏其实是不抽烟的,但身上总是有香烟,有时敬客人时自己也陪着客人抽一根,但肖鹏自己并没有烟瘾。肖鹏单独跟王娟在一起时,这还是第一次抽烟。肖鹏这时候心里其实很矛盾,王娟说的问题正是他自己最近经常考虑的问题,但是考虑到现在也没有考虑出个结果来,于是就比不考虑还要令人烦心。肖鹏早已想到过不做了,但不做做什么?四十岁的人了,做翻译肯定没人要了。翻译其实是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桥梁,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他们都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在同等条件下,谁愿意请一个四十岁的阿叔夹在中间?不做翻译还能做什么?现在做哪一行不是女士优先?肖鹏甚至也想过回北京。其实当初转业时,肖鹏的户口就没有迁出北京,如果当时他愿意,他就可以进入一所中学当老师,当外语老师。现在男女平等,普通中学的男女生基本上是对半的,既然男同学喜欢年轻漂亮的女老师,那么女同学就可以喜欢沉稳风趣的男老师,肖鹏至少可以拥有一半的市场。但肖鹏不喜欢北京。北京太大,大得肖鹏真的成了沧海一粟,不像在武汉,武汉虽然也大,但武汉的圈子稳定,现在在武汉的娱乐圈子里,谁不知道肖鹏?北京人热衷于权力与政治,而肖鹏现在最讨厌权力与政治。北京有女儿,武汉有王娟。女儿当然比王娟重要,女儿是惟一的,王娟是可以替代的,问题是女儿不是孤立的,女儿的后面是女儿她妈,一想到女儿后面的妈,女儿的分量就与王娟基本扯平了。再说,对女儿的好要落实到行动上,现在的“行动上”已经简单化了,只要有钱就行,将来女儿出息了需要钱,没钱怎么上大学甚至是出国呀?万一女儿要是没出息呢?没出息就更要花钱了。所以,为女儿多备点钱是最实际的。肖鹏当初没有留在北京而接受这个远房的亲戚邀请来到武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钱”。在北京当中学教师每月工资几百块,来武汉做老总每月几千块。肖鹏当时心里算了一笔账:干两年等于干二十年。现在倒好,一年还没到呢,就要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