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的时间就要到了。“三”本身就是一个敏感的数字,从三角形的稳定性到牛顿的三大定律,从孙悟空的三打白骨精到刘备的三顾茅庐,对今天的叶宇同和张泰雷来说,“三个月”既是当初说好的试用期限,又是张泰雷开拓市场完善产品的时间差。
随着三个月临界时间的逼近,张泰雷对叶宇同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仿佛慧眼识珠的张泰雷这一次看走了眼,请叶宇同来当公司的董事副总经理是吃了个哑巴亏。事实上,张泰雷对叶宇同的不满这时候已经不仅表现在脸上,而且表现在行动上。叶宇同已经开始感受到老姜所说的“野蛮气”了。叶宇同终于想到了一走了之,工资不要了,数据我带走,尽管这些数据对张泰雷可能价值连城而对叶宇同分文不值。
既然想到要走,叶宇同就约老姜出来再喝一次酒。不知道是面临重大选择想听听老姜的意见,还是自己决心已下,约老姜出来喝酒仅仅是道个别,或者二者皆有。不管怎么说,老姜与叶宇同已经成知心朋友了。在人情淡薄的深圳,这种友情更加金贵。
叶宇同想想就好笑,自己怎么与老姜成了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了?叶宇同发现,环境可以改变人际关系,正像所里老一辈的两个工程师,本来是死对头,后来双双被打成右派,一起被发配到了农场,居然成了生死至交。
老姜听完叶宇同的叙述,大喜过望,连声说恭喜恭喜。叶宇同不解:“我白赶了三个月有何可喜?”
老姜说:“你发财了还不值得道喜?今天你买单。”
“当然是我买单,”叶宇同说,“但你得告诉我发什么财了。”
“装糊涂是不是?”
“没装糊涂。”
“真没装糊涂?”
“真没装。”
“真没装我告诉你。”
“说!”
老姜说:“你跟老板摊牌呀!”
“弹什么牌?”叶宇同问。
“把数据卖给他呀!”老姜说。
叶宇同一怔,眼珠一定格:“对呀!我怎么这么傻?卖给他不就得了!”
过了一会儿,叶宇同眼珠又一转,说:“不行,这交易没法操作。”
“怎么没发操作了?”老姜问。
“你想,”叶宇同说,“是先给钱呀还是先给数据呀?”
“一手交钱一手交数据。”老姜说。
“那他肯定不干。”
“为什么?”
“他怎么确定我的数据是真是假?就算他相信是真的,他怎么敢相信我的‘真’数据就一定是准确可靠的呢?”
老姜点点头,刚想说“那你就先给数据”,还没有说出口就自己否定了。
“再说,”叶宇同说,“如果这样就等于我讹了他,我也做不出来。钱少了不值得,钱多了我不敢,事后他捅到所里,我和我老婆不都完了?”
老姜不说话了。他在思考。反正他感觉叶宇同肯定不能就这么回去。仿佛以前是他自己一个人在坚守阵地,好不容易来了个叶宇同和他并肩作战,怎么能随便放他走呢?
“算了,”叶宇同说,“我还是回去算了。”
“不行!”老姜说。
“那你说怎么办?”叶宇同问。
老姜苦思冥想了半天,说:“有了!”
“怎么有了?”
老姜说:“你先给他一组不太精确的数据,试试老板的反应,如果他真要你走,后面的精确数据你就不拿出来了,如果他对你还可以,你就再拿更精确一点的数据出来,总之,不要一次性就抛出来,要一次一次不断地精确,使简单问题复杂化,套住他,走一步看一步。”
叶宇同按照老姜的办法,在三个月临界点的前夕,将一组不太精确的数据交给了张泰雷,说:“###不离十吧,很多数据不是一下在就能到位的,还得逐步逼近最佳点。”
“好,好。好!好!!”
张泰雷如获至宝,马上交给生产部,要他们加班加点,按叶宇同的数据做最后的调整,三天后发货。
这时候,购买的台架在哪里还不知道。
叶宇同主动对张泰雷说:“先发货,微调问题可以在售后服务中完善。再说数据本身是变化的,随着液化气的成分和季节及海拔的变化这些数据要不断地调整,客户真要投诉,我们就往‘变化’上推卸责任。”
叶宇同心想,你能少得了我吗?
张泰雷瞪着眼看了叶宇同半天,说:“你真可以做总经理了。”
叶宇同一点也不惊喜。老姜说得对:打工的还谈什么级别呀。
三天后,就在设备即将发货之际,叶宇同又匆匆忙忙交给张泰雷一组更精确一点的数据,说:“又接近一点点,赶快再微调一下。”
叶宇同说这话时,嗓子有点哑,似乎他为这组数字熬了三个通宵。
张泰雷这一次没有再说“你可以当总经理了”,而是将手放在叶宇同的肩膀上,使劲按一下,然后重重地拍了两下,说:“明天我们签个合同,然后你就跟我去看商品房,你可以在那边辞职了,顺便把老婆孩子接过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