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晓窗就用手机联系来了一个中巴,而且是一个看上去很不错的中巴。给陈东林的感觉这个晓窗似乎早有准备,甚至,陈东林还做了进一步地联想,联想到这个晓窗是不是中巴司机的“托”,专门来兜生意的。
想了,但是陈东林并没有说。没有说的直接原因是这些人他一个也不认识。既然一个人也不认识,那么他当然就没有说。总不能随便找一个根本就不认识的人说吧。
陈东林的想法几乎很快就得到证实,因为在以后的行程中,这个晓窗俨然取代了青萍,成为本次活动的牵头人了。至少,是牵头人之一。
4
中巴于7点40准时启动,与青萍原先计划的火车时间一分钟不差。本来还可以提前五分钟的,但是青萍不让,说闪会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准时。
青萍这样一说,大家马上都赞同,并且脸上还露出了喜悦的笑容。陈东林也跟着喜悦,而且马上就意识到:这不是一般的旅游,而是闪会!
正式上路之后,青萍开始收钱,并且要大家自我介绍。
收钱是每人两百,但先收一百,用完再收。比如给司机的另外一百块钱,就回来的时候再收。
青萍在收钱的时候,晓窗主动帮着登记,青萍自然感谢不尽。二人配合默契,像是两个训练有素的导游。
自我介绍比交钱收钱有趣。老王介绍自己是教授,蓝姐介绍自己是家庭妇女,晓窗介绍自己是《清江文艺》的编辑,青萍则说她在铁路部门工作。至于那些不大不小的男男女女是怎么自我介绍的,陈东林记不清了,反正好像都是一些不愁吃穿但是也不是钱多了没有地方花的人。
轮到陈东林自我介绍的时候,不知道是觉得自己这个老板太小的缘故,还是觉得如果说自己是老板,那么就可能多花钱的缘故,或许什么理由都没有,就是谦虚,反正,他没有介绍自己是老板,而介绍自己是一个摄影师。当然,说自己是摄影师也不没错,因为他当老板之前就是一名摄影师,算是没有忘本吧。
进入湖南,青萍和晓窗商量了一下,二人学着真正导游小姐的样子,带大家做起了游戏。
毕竟见识多了,陈东林对这类把戏并无兴趣,这时候他专注地看着窗外,并且很快就发现窗外的景色更精彩。比如他看到一则标语,“光缆无铜请勿偷盗”。陈东林一想,潜台词分明是“电缆有铜快去哄抢”。陈东林忍不住笑了,而且笑得控制不住。终于,惊动了青萍。青萍以为陈东林是为她的表演喝彩,所以先是得意地表示谢意,然后马上就请这位来自深圳的摄影师出一个节目。众人自然是拥护。没有办法,陈东林问讲笑话可以不可以,青萍说可以,于是,陈东林现炒现卖,就把刚才看到了那副标语说了一遍。还没有说完,他自己就忍不住先笑起来,而且笑得挺厉害。可是,除了他自己之外,大家都没有笑。其中的一位看上去比较聪明的小伙子向陈东林解释,说光缆里面确实是没有铜,偷去了也没有用。弄得陈东林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了。
5
中午在石门吃的饭。饭店不大,一下子来了20人的大生意,老板激动得满脸通红。尽管热情,但是张罗饭菜还费了些时间。
等饭菜的时候,大家自然分成了一个个小团体,在相互交流,而且谈得非常起劲,特别是几个年龄相仿的男女,刚才还不认识,现在已经成好朋友了。男人文质彬彬,显得知识渊博而不失幽默,女人含蓄暧昧,显得热情奔放而不失矜持。有一个戴眼镜的男性不知说了什么笑话,惹得旁边两位相貌一般但内能颇高的女性笑出咯咯声。陈东林发现,这时候唯有青萍和晓窗在忙碌,仿佛她们俩不是参加闪会的,而是请来为大家服务的。陈东林觉得过意不去,于是,摆脱北京的那个女人的温柔提问,过来帮青萍和晓窗的忙,检查厨房的食用油是不是潲水油什么的。
陈东林一边这么做着,一边还跟青萍和晓窗说着客气话。
“辛苦了,辛苦了。”陈东林说。仿佛他是领导,因为只有领导才能这样代表大家说话。
青萍显然是被陈东林的态度感动了。一边说着不辛苦,一边作为回报似的跟陈东林说着一些不咸不淡的话。
“你回去的时候还走宜昌吗?”青萍问。
“不,”陈东林说,“直接从湖南回深圳。”
“哎呀,”晓窗说,“那么回来的一百块钱你不用交了。”
“不行,不行,”陈东林说,“肯定不行。是我自己不回宜昌的,钱还是照样交,要是都这样,那么司机的钱哪个出?”
晓窗还想坚持。这时候她看着青萍,希望青萍也帮着她说服陈东林,但是青萍似乎对他们的争执不感兴趣,而是去查看肉是不是新鲜去了。
转了一圈,等晓窗走了,青萍小声对陈东林说:我也是。
“你也不回宜昌?”陈东林问。问的声音比较大,至少比青萍说话的声音大。
“嘘——!”青萍做了一个轻点声的手势,说:“我是铁路上的,有免票证。所以想乘火车回来。”
“那你……”
“嘘——!”青萍再次示意陈东林不要声张,并且掏出免票证,给陈东林看。陈东林不认识这东西,但他相信是真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