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_欣武/刘卫华【完结】(15)

  随后的那4个星期,我每天撑着一双拐杖在校园里笃笃奔波,后来又跛行了两个月,但 没误一堂课,也没有拖欠一篇作业,只是刚参加了一个月的哈佛国标舞队只好退出了。因怕 爸爸妈妈担心,我一直没说起受伤的事,直到那年春节妈妈问我:“国标舞学得怎么样了? ”我才给他们讲了因崴脚受伤退出舞队的事。

  大一刚上了半个学期,我就发现在中国掌握的不少学习方法到了哈佛仍然有效。不少美 国同学虽然在高中就学过了大学的一些课程,但学的内容不深,赶上甚至超过这些先行者也 是有可能的。比如说,在一门被戏称为“地狱般的”计算机课上,我的程度比美国同学落后 5—7年,刚开始,别人十几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我得花几十个小时才能完成,难得我都想 放弃了,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大一期末考试后,数学老师给我发邮件说:“按学校的规定,一般不允许公布学生们的 考分名次,但我由衷地告诉你,你是全班第一。”第一学年结束时,经济学教授马丁·费尔 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美国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席)邀请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他 组织的鸡尾酒会,并邀请在第二学年担任评改学生试卷的工作(他教的是1000多人的大课) ,我也有幸名列其中。

  大二的时候,因为数学好,我得到了一份数学辅导员的工作,辅导低年级学生的微积分 (享受奖学金的哈佛学生需要在校园打工挣到买书买衣服及零用的钱)。学期结束的时候, 因为我“成绩好,表达清楚,应变能力强”,我被学校的数学系聘为微积分课的学生助教。 大三开学后,有一次妈妈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无意中搜到了哈佛的课程安排公告,发现 了我的任课时间,她还特地下载了那个网页,让爸爸和她一起“感受女儿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

  哈佛学生在一起基本不谈“学习成绩”的话题,打听别人的成绩更是被视为缺乏自信的 表现。在美国,中学和大学都把学生的成绩和名次视为个人隐私,校方不得公布,最多会通 知学生本人。哈佛师生的共识是:本科4年的学习,最重要的不是得多少分,而是找到最适 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为将来打个好基础。所以大家不但从学习中,也从课外活动和校内打工 、校外实习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寻找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在学业上精益求精,因为学习本身就很有乐趣。比如说,在高中 学数学常使我惊叹数学的奇妙;在哈佛学数学常使我惊叹数学的实用……入学以来,我连年 超过Honors(优等成绩)标准,连年获得哈佛学院学业荣誉奖(Harvard College Scholars hip)。

  在经济繁荣时期,哈佛学生的成绩好不好似乎无所谓。很多学哥学姐都说,成绩如何对 哈佛学生就业没什么影响。但在经济衰退就业困难时,成绩的影响却突然显现了——我在大 三应聘暑期实习生和大四应聘正式工作时,几乎每个好公司都对应聘学生的成绩有所要求。 这让我颇感意外,又深感庆幸。

  边学习边打工,忙并快乐着

  除了当数学辅导员并升任数学课学生助教之外,我在哈佛还打过好几种工。刚到哈佛不 久应聘的第一份工作,是为一个金融教授当研究助手,我的任务是更新数据库。数据库由两 个部分所组成,一是某些国家的基本情况;二是这些国家所有主要银行的各种报表。这个研 究课题是为了给想在这些国家投资的人提供决策依据。

  我付出时间最密集的工作,是大一暑假给哈佛商学院的两位教授当研究助手。当时他们

  为了一个耗时较长的研究课题——共同基金经理的投资心理对回报率的影响,需要聘一个能 为他们工作较长时间的研究助手。招聘说明上要求应聘者有研究经验,还要求会两种我还不 太会的电脑程序。我在哈佛的网络信息库里发现这个消息之后,觉得值得争取,就大胆地先 把名报了。两位教授后来告诉我,他们没想到会有大一的学生来应聘,觉得有点好奇,就给 了我面试的机会。接到面试通知后,我连夜上了三个网上的电脑程序课,以防在面试的时候 要求我当场演示,然后,就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面试去了。那一天,排队面试的几乎 都是些研究生,后来和我一起工作的也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但面试的时候并没有 考我的电脑程序(大概认为我敢来报名自然是会的啦),倒是聊了一通对经济学的看法。当 时我正在看一本经济心理学著作,各种感想正新鲜着呢,就热炒热卖了。结果,我赢得了这 份工作,简直高兴坏了。

  工作本身是枯燥的,主要是数量巨大的数据整理。它使我想起爸爸妈妈常说的话:再伟 大的事业,也是由琐碎的细节组成的。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啊!几个月后,因 我要回国参加HPAIR在北京的筹备活动,才辞去了给商学院教授做助手的工作。

  大二开学后,我找到了一个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中心做研究助手。 具体的工作是,用数学模型研究不同周期的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很有意思。

  还有一些临时工作也很有趣。比如说,参加商学院教授主持的心理实验。这些实验都是 商学院教授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而精心设计的,目的是为他们的论文获取第一手资料。学生参 加实验的动机则是:既有机会挣钱,又可以学知识,长才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